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的峰峰矿区鼓山上,鼓山地处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相似文献   

2.
北京西南部的大山,称作西山;北京西北部的大山,称作军都山。西山和军都山都在太行山的北端。太行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的地方在2000米以上。在太行山上,有许多被河流切割而成的山间谷地,成为往来交通的孔道,在古代被称作“陉”。其中最重要的有八陉,即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泾、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军都陉即关沟,又称太行第八陉。关沟是北京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春龙桥火车站都在关沟中。关沟的最上部,是八达岭。过了八达岭,也就是出了关沟,触目平旷,可以四通八达,不为山谷所限。…  相似文献   

3.
美哉此关山     
在河南省辉县市境内。有一座紫霞关,这里是太行八陉的第二陉,也是河南通往山西陵川的重要关隘,故名关山。  相似文献   

4.
正这里的山,峰峦叠嶂,郁郁葱葱;这里的水,清澈潺潺,奔流不息;这里的景秀美宜人,如诗如画……这里就是被誉为"太行明珠"的全国首批千年古县——井陉。井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会西陲,为冀晋通衢要冲,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全县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人口33万,是石家庄市唯一的纯山区县,也是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县之一。井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风景绮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背水之战、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聂帅义救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是全国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全县共有风景名胜118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业》2014,(16):F0002-F0002
从巨大的地理沙盘上看,连绵的太行山像一堵突如其来的墙,屹立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西边。这是我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它既是中国地理的第三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也是中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同时还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自古以来,人们提到太行山时常说“八百里太行”,那是指这座逶迤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之间的山脉,它的总长度约400公里。  相似文献   

6.
全党动员加快步伐绿化太行──三级书记办林业全党全民绿太行中共长治市委长治市人民政府长治市地处太行山中段腹部,因地势高险,“与天同党”,故有“上党”之称。全市辖13个县(市、区),总人口297万,总面积2096万亩,宜林面积735万亩,占35%。是太行...  相似文献   

7.
龙泉揽胜     
绵延千里的太行山,有数不尽的雄伟秀丽风光景致。当年陈毅过太行山,感叹“太行山似海,波浪壮天地,山峡十九转,奇壁当面立”,“此日见太行,险峻称第一”。位于太行山中段的左权县龙泉国家森林公园是镶嵌在太行山上的一颗绿色明珠。这里有崇山峻岭、龙泉瀑布、密林峡谷、寒背松涛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绿化工程全面启动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战太行、绿太行、富太行”的目标,制定了三抓(抓质量、抓进度、抓管护)、两保(保成活、保效益)的具体措施。成立了以主管省长为组长的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太行山造林绿化的决定》,加大了太行山绿化领导力度。各级领导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一级干给一级看,有力地推动了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把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作为推动太行山绿化的重要举措。以非公有制为主的造林绿化异军突起,发展迅速。缓解了多年来制约林业快速发展的筹资难、…  相似文献   

9.
正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如果从北京出发,沿着步道向南徒步,左侧是一望无际、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右侧是黄土漫漫、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穿越我国华北地区,沿南北走向,串联京、冀、晋、豫四大省市,全长约2200公里。北端为北京市延庆区,南端为河南省济源市,是华北民众走向自然荒野的最近平台。走进太行深处,沿太行山国家森林  相似文献   

10.
险峻的太行山,长期的烽火连绵,给生活在这里的太行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困难、灾难。但面对天灾人祸,太行儿女没有退缩,而是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顽强无畏的抗争精神,用勤劳、勇敢和智慧,谱写出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八年抗战的太行儿女历史的车轮在时间的流淌中不知不觉地滚动,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太行山深山区县。在省、市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工作安排部署下,涉县大力度、强措施开展改善生态环境工作,以全面改善涉县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打造宜居靓丽的“大美涉县”为目标,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使涉县生态环境改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加强太行山区国家攻关科研示范基地的建设,科研项目硕果累累,并形成了科研、推广、生产、服务一条龙, 7项科研成果在太行山区得以推广应用,掀开了太行山区由传统造林向科技造林转变的历史,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到 93%和 86%,加快了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1986年以来,山西省林科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石灰岩中山区造林绿化技术的研究”、“太行山石灰岩区生态林业工程模式研究”和“太行山石灰岩区生态林业工程综合配套技术与示范”等专题的研究工作,历时 15年,共营造…  相似文献   

13.
绿讯     
河北省召开太行山绿化工作暨省会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表彰会议 河北省于3月初召开了太行山绿化工作暨省会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表彰会议。副省长、省会绿化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陈立友同志在会上作了《战太行、绿太行、富太行,开创太行山造林绿化工作的新局面》的讲话;省林业厅厅长、省会绿化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李兴源同志向大会介绍了太行山绿化、省会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情况和安排意见。会上还宣布了省会绿化工程指挥部关于表彰1995年度省会全民义务植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业》1994,(1):19-20
太行山抗旱造林系列化技术攻关研究取得新进展□林业部科技司太行山南起黄河,北接燕山,西界汾河,东临华北大平原,总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以海河为纽带,把太行山与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连接为一个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太行山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华北平原及京...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天然林化的理论和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小平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1):54-55,58
针对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存在的问题,在“近自然林业”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林天然林化”的理论与内涵,分析了太行山阴坡油松近天然林50余块现有标地资料,归纳出4种接近太行山自然状态的群落类型,并将其确定为油松人工林天然林化的目标森林群落类型,初步提出了各群落类型天然林化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汗水换来太行绿1997年1月9日,是安阳市人民、尤其是太行山区人民最为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安阳市“全省荒山造林绿化先进市”光荣称号,并进行全省通报表彰、奖励。荒山变绿山,这是太行山老区人民祖祖辈辈的愿望,这一夙愿今天终于变成了...  相似文献   

17.
<正>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境内山峦叠嶂,沟谷纵横,是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也是冀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全县总面积15.07万hm2,其中耕地1.53万hm2,宜林荒山10.47万hm2,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为加快太行山绿化步伐,有效改善涉县生态环境,作者对太行山绿化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太行山绿化工作经验,汲取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太行山绿化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多年森林经营技术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借鉴“近自然林经营、森林多功能经营及结构化森林经营”等先进理念和技术,结合太行林局中幼龄林特点,探索出了封育加密模式、促进生长模式、结构调整模式、渐伐定株模式、景观优化模式、卫生清除模式6种森林抚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 林业部于1993年8月28日在北京召开 了有30多家新闻单位参加的“太行山绿化工 程新闻发布会”,徐有芳部长郑重宣布:我国 又一项大型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太行山绿 化工程,从今年起开始全面启动。这是我国继 一亿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三北”、“长江中上  相似文献   

20.
《绿化与生活》2000,(2):30-30
百望山森林公园面积2000余亩,位于颐和园北三公里处,京密引水渠绕山而过,是距北京城最近的森林公园。 《长安夜话》有云:“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百望山属太行山余脉,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故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 百望山主峰海拔210米,突兀挺拔,与黑山头、韩家山鼎立相望。登临主峰,极目远眺京华大地,气象万千。向东向南,美丽壮观的京都,气势辉煌;向北望去,林网密布,处处稻香;西跳巍巍太行层峦叠嶂。百望山是京城人登高游览的好去处。 百望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