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非质量因素引起的种子纠纷事件有增多的趋势。非种子质量因素纠纷是指种子质量符合各项标准规定,但受气候、环境和人为等因素影响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和质量影响。与由于种子质量低于种用标准(国家强制标准)或者标签标注内容、含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即有害生物)和使用在不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投放区域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和质量影响而引起的种子质量纠纷,非种子质量纠纷更难以调节和处理。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劳动付出与农资投入的载体.优质种子能最大化地反映农业投入的效率,不合格的种子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种子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情形往往带有普遍性,还因辛勤劳动得不到回报对生产者造成情感上的损害,容易产生民愤.因此,及时有效解决种子质量问题造成损害引起的纠纷,对维护生产者权益,创建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能主动发挥调解功能,对提高处理种子质量损害纠纷能力,化解矛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种子纠纷处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新 《种子科技》2012,30(11):14-16
种子纠纷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种子质量、栽培技术、品种适应性、自然灾害等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就其损失原因和责任问题所发生的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  相似文献   

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人们的种子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增强,种子使用者的维权意识明显提高,种子质量纠纷逐年增多。这些纠纷有些是种子质量事故造成的,有些是非种子质量事故造成的。非种子质量事故是指种子质量合格,因非种子质量因素(如气候因素、栽培因素等)造成作物减产、使用者减收甚至绝收的农业生产事件。非种子质量事故一旦发生,或影响巨大,损失惨重:或上访告状,纠缠不清。非种子质量事故虽然种子经营者不承担任何责任,但给种子经营造成的影响很大。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实践分析了非种子质量事故的形成因素和责任归属,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种子纠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国保  耿月明 《种子科技》2001,19(6):315-317
种子纠纷是以种子为对象而产生的纠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维权意识的增强,种子纠纷与日俱增,从宏观上讲,种子纠纷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正常现象,为了促使种子市场正常发育,对种子事件应从情节上加以认识,把一般的种子质量事件与坑农害农区别开来,对种子纠纷的处理也应按法定程序进行鉴定。农业部应组建种子质量事故鉴定专家组,各省也应以同样的方法组建专家组,主要是对种子质量事故进行科学的鉴定,分清责任,以此作为赔偿的基础依据。为了缩小种子使用者与经营者之间因赔偿额度而产生的分歧,国家应颂布一项有关种子质量赔偿的法规,对赔偿的细节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引起种子纠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种性问题,有种子质量问题,也有非种子质量问题。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酿成重大事故,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诱因之一。作为大型的国有种子企业,肩负的不仅仅是"盈利",社会稳定、农民增收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来,公司在强化质量管理,避免种子纠纷,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除了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良好的效果,保障了公司的种子质量,使纠纷降到了最低的限度,得到了农民朋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7.
<正>种子纠纷是指种子购买者和种子使用者在购买种子、使用种子过程中,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就其双方的权益和责任问题而发生的争议。仔细加以遴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纠纷除个别案例确系种子质量因素之外,绝大多数属非种子质量(包括广告宣传、经营承诺、缺斤少两、品种适应性、不当栽培措施、标签内容不规范、品种缺陷未告知、病虫害、气候原因、肥害、药害等)纠纷,因此,对非种子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越发值得种子管理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出台,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种子经营主体增多,有关部门针对种子经营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以规范种子市场,保证种子质量和保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经营者点多、品种杂和规格不一,加之有时自然灾害造成个别作物的种子供应偏紧,个别地方种子市场出现混乱,制售假劣种子和不规范经营行为时有发生,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发生的质量纠纷屡见不鲜.现就<种子法>中有关种子质量的规定和种子质量纠纷的处理、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种子使用者购种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发生种子质量纠纷时应如何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纠纷发生,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9.
种子纠纷是种子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发生了种子纠纷小等于种子质量一定有问题.作为种子经营者,出现种子纠纷后要尽力减少损失,正确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妥善解决,弥补损失.对因自然灾害、病虫危害、栽培方法不当造成减产的纠纷,要耐心地向群众解释清楚,做到不厌其烦,不激化矛盾.对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纠纷及时协商解决,绝不能无故拖延.对发生纠纷后经协商难以达成赔偿协议的,可以申请受理机关依法鉴定.  相似文献   

10.
种子质量纠纷的成因,既有种子质量的因素,也有非种子质量的因素,而有些种子质量纠纷是由种子的虚假宣传引发的。防范种子质量纠纷的关键,是要抓好种子质量工作,建立健全的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实事求是地进行品种广告宣传,做好因种栽培技术研究和指导,做到良种良法一齐推。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种子是农作物种植材料和繁衍材料,包括果实、根茎、苗木、叶、花、籽粒等。农作物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安全的前提,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不断修正《种子法》相关内容,为广大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法律、行政、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持。由于种子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种子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我国种子质量纠纷案件越来越多。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关系到我国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类型,造成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的途径,对维护种子使用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种子是活的生命体,极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生产中往往发生种子质量事故和纠纷。为了正确区别种子质量事故和非种子质量事故,妥善处理种子质量纠纷,明确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责任,现根据种子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粗浅的鉴别方法,供种子管理、检验、经营人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种子纠纷处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纠纷是指种子购买者和种子使用者在购买种子、使用种子过程中,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就其双方的权益和责任问题而发生的争议。造成农业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假劣种子外,品种适应性、抗逆性(不抗高温、不抗低温、不耐渍、不耐旱、不抗病、不抗虫等)、缺斤少两、广告宣传、经营承诺、政府强制干预、  相似文献   

14.
浅谈种子纠纷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纠纷是指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因种子问题产生的纠葛或者矛盾。种子是特殊的商品,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通过精耕细作总希望获得较好的收成,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假劣品种、恶劣气候、栽培管理不当、种子标签不实等),导致减产减收,难以如愿以偿,遂与种子经营者发生种子纠纷。出现种子纠纷后,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农民集体组织上访或社会不安定。  相似文献   

15.
于爱萍 《种子科技》2002,20(2):80-81
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没有质量就谈不上效益 ,数量优势也会变成劣势。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搞活 ,种子质量纠纷也随之增多 ,农业种子生产销售中的质量管理将成为种子企业的当务之急。1 种子质量纠纷的主要表现由于种子质量引发的纠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种子活力不强 ,发芽率不达国家规定的标准 ,在栽培技术不当或不良气候条件影响下造成出苗不全 ,引发苗期种子质量纠纷。二是种子纯度不达标 ,造成大田生产中自交苗严重超标 ,植株整齐度极差 ,成熟期不一致 ,严重影响作物的应有产量 …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种子在大田种植后,常会发生由于种子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造成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影响的事故。若供种和用种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的原因或者损失程度存在分歧,就将发生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由于种子是活的生命体,极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生产中往往发生种子质量事故和纠纷。为了正确区别种子质量事故和非种子质量事故,妥善处理种子质量纠纷,明确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责任,现根据种子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粗浅的鉴别方法,供种子管理、检验、经营人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徐辉  罗会斌 《种子》2014,(4):132-134
种子质量纠纷是一种主要的种子纠纷形式,它主要是由于假冒伪劣品种造成的。种子质量纠纷现在多采用田间处理办法予以解决,并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同。要减少种子质量纠纷和更好地开展纠纷处理,需要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强化种子质量管理,搞好农业科技传播,提升种子检测水平及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9.
李翠云  王方  田胜利  李华 《种子科技》2004,22(5):270-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为处理种子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种子是活的生命体,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如何准确地认定种子事故,科学、公平、公正地处理种子纠纷,是种子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产生种子事故和纠纷的原因除了假劣种子外,还有因天灾或农户管理不善造成的.下面分别谈一谈种子事故的认定和种子纠纷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0.
种子是有生命力的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及农民的收入;处理好种子纠纷,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现代种业的发展.结合实际,分析了引起种子纠纷的原因,提出了防范种子纠纷的技术和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