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而草业和畜牧业是相辅相成的产业,草料丰盛则畜增、畜壮,草料缺乏则畜瘦、畜死。无论是半农半牧区、农区、还是城镇,都可以根据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草业生产和草业开发建设。这样,草业不仅可以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而且是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结合的纽带,也为草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地类型多,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特点各异。为此,我区从实际出发,先后出台了《关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和《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推进规模化养殖,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选择不同路径,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1牧区大力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发展生态家庭场牧近年来,广大牧民群众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创新形成草牧场流转建设规模牧场、自觉自愿联合组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四子王旗从畜牧业大区转变为畜牧业强区,并且真正实现农区舍饲圈养,牧区以草定畜,冷季舍饲半舍饲,暖季轮牧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战略目标。四子王旗应该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人工草地:1.生态经济型人工草地,以发挥草地生态功能为主,防风固沙与建设草牧林业并举,建立农田、草牧场生态屏障,达到防风固沙,防止风沙入侵的目的;2.农区高产高效人工草地,在农区利用平原、丘陵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相对发达的农业栽培技术,建设高效、优质的饲草饲料生产,达到为集约化的养殖业提供物质基础的目的;3.牧区人工草地建设,主要用于解决牧民以草定畜后牲畜冷季舍饲或补饲的饲草料供应,以减轻天然草地压力,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施行草地农业推进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4年7月30日~8月13日对西藏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引草入田建立人工草地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潜力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西藏农业生产水平的经济有效措施。故施行草地农业是推进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4年7月30日~8月13日对西藏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引草入田建立人工草地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潜力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西藏农业生产水平的经济有效措施。故施行草地农业是推进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海南州高寒草地生态畜牧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青海省海南州高寒草地长期以来存在人、草、畜矛盾突出,草地建设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畜群结构不合理,品种退化严重,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品牌战略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了该地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恶化,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畜牧业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下对策:以草定畜,建立以“人、草、畜”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加大有机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对农牧民培训转移;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调整畜群和畜种结构,发展羔羊经济和幼年牛早期育肥;因地制宜,实施划区轮牧和禁牧;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草产业;实施良种工程;强化科技服务。通过以上措施实现高寒草地生态平衡和草地畜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泽库县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主要问题,以及在近几年畜牧业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入手,提出泽库县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建议是:灭治草地鼠虫害,彻底根除鼠虫危害,治理退化草地,缓解畜草矛盾;加快草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加强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畜产品产出能力,加强防灾保畜工作,减少牲畜损亡率。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草地生态日趋恶化、畜牧业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成因和制约因素,应用系统工程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从草地畜牧业的人、草、畜三要素以及相应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调整草地利用结构,构建要素完备的牧草生产系统,促进粗放型的放牧畜牧业向放牧与半舍饲结合的经营型转变;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构建和完善家畜高效养殖系统,促进草地畜牧业由数量型向标准化、质量效益型转变;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完善产品加工流通系统,促进草地畜牧业由原料生产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变;调整就业结构,构建和完善科教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培训等综合服务系统,促进草地畜牧业由传统的高土地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泽库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青山 《草业科学》2003,20(1):32-35
从分析泽库县草地畜牧业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入手,提出高寒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综合治理退化草地,缓解畜草矛盾;加强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畜产品产出能力;加快草地基地设施建设步伐,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强化草地监理执法工作,保护草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地类型多,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特点各异。为此,内蒙古从实际出发,先后出台了《关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和《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  相似文献   

11.
退牧还草改善草地生态环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青海省草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实际状况,提出退牧还草,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建议和措施一是种植优良牧草,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二是发展牧区二、三产业,搞好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大力推广使用优质饲料产品;四是压缩非生产畜,缓解草场压力,走高效畜牧业路子;开展草地生态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草地资源经营的历史发展与当前任务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许鹏 《草地学报》2005,13(Z1):1-3,9
回顾近40年中国草地资源经营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当前任务:1.要明确工作总则,围绕生态与小康两大目标,思考与部署草地资源经营工作;确立草地生态置换理论与对策;组建草原生态建设与草原牧业发展综合治理工程.2.要做好退牧还草工程,主要是把握实质做出实效;做好统筹规划、加强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做好实施方案;提高科技含量,做好基础工作,特别是治理区水、草、林、土资源本底重估与优化配置,草牧产业发展要点,以及牧民定居点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甘南牧区草地生产力与载畜量时空动态平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5~2007年每日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和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与实际载畜量资料,建立甘南州草地生物量与可食牧草量遥感监测模型、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和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分析天然草地的生产力与载畜量的时空动态平衡状况与调控对策。结果表明,甘南州全年总可食牧草的鲜草产量为61.9亿kg,其中暖季草场、冷季草场和全年草场的可食牧草产量分别占总可食牧草产量的35%、24%和42%。全州的理论载畜量为689.5万羊单位,冷季牧场和全年草场的超载率分别为82%和84%,而暖季草场欠载率为37%,全州草地的超载率为26%。如果保持现有的家畜数量不减,则全年需要补给牧草约26亿kg,补饲量占全州天然草地提供牧草量的42%。如果将农牧区和纯牧区的超载量分别降低50%和80%,则需要补给牧草13亿kg和5.2亿kg,补饲量占全州天然草地提供牧草量的21%和8.4%。  相似文献   

14.
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兴元 《草业科学》2012,29(9):1352-1358
以藏北那曲地区为例,分析了1955-2005年高寒草地、人口、家畜和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50年来,藏北那曲地区的年均气温上升了0.8~2.0 ℃,年均降水量增加了100~240 mm,牧业人口增加了5倍左右,家畜存栏数增加了2.9倍,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4.1%,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93.1%,高寒草地退化面积占总草地面积的64.3%。以上结果说明,藏北那曲地区的气候向湿润暖温方向变化,对减缓草地退化趋势具有促进作用,而牧业人口的增加和过度放牧利用成为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处理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屏障保护的关系,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是目前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粮食安全视角出发,以苜蓿为例,对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解决“人畜争粮”问题,实现饲料粮的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法对饲料粮增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以饲料粮逐期增长量的影响因子为子序列,饲料粮逐期增长量为母序列建立分析模型,根据关联度高低排序,以确定影响饲料粮增长的关键因素。结果 牧业总产值逐期增长量、主要畜产品逐期增长量、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逐期增长量和一年生饲草种植面积逐期增长量对饲料粮逐期增长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949、0.893、0.858、0.831、0.551,即牧业总产值、主要畜产品和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对饲料粮更为敏感,我国畜牧业增长与饲料粮增长密切相关,而发展多年生饲草产业可以缓解饲料粮的增长需求。结论 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苜蓿饲草产业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支持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西藏草地资源的结构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苏大学 《草地学报》1995,3(2):144-151
西藏拥有各类天然草地8205.2万ha,居全国各省、区草地面积之首。但草地能承载的牲畜数量和产出的畜产品数量却低于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仅列全国第5位,其原因在于西藏草地资源结构不合理。地处高原亚寒带、寒带,以小莎草和矮禾草为主组成的高寒草地占西藏草地总面积的94.94%,是西藏草地的主体。草地热量不足。年平均干草产量仅384kg/ha,为全国最低水平。割草地贫乏,可供割草的草地面积不及草地总面积的0.1%,牲畜必须终年放牧,冷季放牧草地面积小,利用期长,载畜力低,暖季放牧草地面积大,利用期短,冷、暖季草地分布不平衡、载畜力不协调是制约西藏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本文还对西藏草地营养和草地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西藏草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西藏草地资源和草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草地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重建、高寒草地畜牧业、牧草与草坪草种子生产、草坪业和牧草种质资源五方面对西藏草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西藏草业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饲草料是畜牧业的基础,是确保畜产品优质安全的源头。玉米秸秆是养殖牛羊的主要粗饲料来源。玉米秸秆在自然条件下由于质地粗硬是一种劣质的饲料,适口性差,营养价值较低,加上秸秆利用方式落后和产业化水平低等因素制约,秸秆饲料的科学利用率低,造成有限的秸秆资源浪费严重。针对临夏州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饲草料生产现状,提出积极推广玉米秸秆饲料的开发加工与应用,为助农增收、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西藏昌都市对边坝县农牧业发展区位定位,边坝县将大力发展以藏东黑山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鉴于藏东黑山羊种源质量参差不齐、现有特色资源无法发挥其资源优势和远远不能满足边坝县藏东黑山羊产业发展需求的情况,提出培育适应饲草料短缺的高海拔环境的节粮型无角、多胎、快长、繁殖率高和屠宰率高的藏东黑山羊新品种方案,以期为边坝县藏东黑山羊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人们对各类奶制品需求量的逐渐增加,进一步带动了以奶牛业为核心的畜牧业发展。目前一些大型畜牧场将玉米(Zea mays)饲草作为畜禽的主要饲料,远不能解决畜牧业快速发展导致的饲草不足问题。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一种仅次于青贮玉米的优良饲草作物,耐干旱,耐贫瘠,生物产量高,籽粒可以用作配合饲料,茎叶和秸秆可进行青饲、青贮等。本文从甜高粱的刈割、甜高粱不同预处理方式及甜高粱的多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综述,对甜高粱饲喂奶牛的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并提出饲用应注意事项等,旨在为今后使用甜高粱饲喂奶牛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