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研究对济南郊区卫生和管理条件较好的大型奶牛场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和隐性奶牛乳房炎与胎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场1~5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而两种不同型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在6~9胎次奶牛表现相同,均为28.00%。临床型乳房炎除第3胎次稍有降低外,其余随胎次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胎、2胎、3胎、4胎、6~9胎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为3.86%、8.04%、5.26%、9.00%、10.00%、28.00%,不同胎次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依次为16.49%、29.15%、31.58%、20.07%、22.22%、28.00%,其中第3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胎次发病率,且各组间也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总之,该奶牛场随奶牛胎次的增加,乳房炎总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6~9胎次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3胎次。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又名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奶牛饲养过程中的一种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四大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乳房炎。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在国外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5%~60%。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又名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奶牛饲养过程中的一种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四大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乳房炎。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在国外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5%~60%。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北京南部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对北京市某区及河北省保定地区4个奶牛养殖场的1248头泌乳奶牛的4992个乳区进行了调查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10.90%,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3.7%;随着胎次升高,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第4胎次之后奶牛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与之前胎次的差异显著(P<0.05);第三季(7~9月)发病率最高,与其他季节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6个大中型牛场2600头奶牛的跟踪调查发现,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49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11.55%;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163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6.99%。根据中草药的药理性质进行组方,采用TMR饲喂技术预防性投放中草药+抗生素乳区局部治疗的方式用药,经过该技术措施的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低至4.92%;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目前在规模化或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菌增效剂、抗生素+激素、中草药和抗生素+中草药等四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中西药相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奶牛饲养中奶牛乳房炎是发病率高,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同时也在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乳房炎种类较多,一般分临床型乳房炎(又分急性与慢性)和隐性乳房炎。急性临床型乳房炎包括卡他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乳房炎、蜂窝织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乳房脓肿、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等多种。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疾病。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是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 奶牛乳房炎根据症状表现分为临床与隐性两种,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症状.在此重点说一下临床型乳房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1什么是奶牛隐性乳房炎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没有临床症状,也就是奶水是白色乳状,乳房组织有肿胀和痛疼,但是乳汁的生物化学、乳汁成份则发生变化,肉眼看不到乳汁和乳房变化,所以叫做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有什么危害呢?最大的危害是隐性乳房炎能由于病情发展,变成显性乳房炎,乳汁出现絮状物(豆腐脑样子);乳房组织肿胀,痛疼,甚至病牛发烧,不出奶。其次是奶牛得了隐性乳房炎产奶量下降,一般要减少乳量10%左右。奶牛隐性乳房炎是怎样得的呢?隐性乳房炎由于现在检查方法有了,人们都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关于…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奶牛业的大难题,而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因素。目前世界上有奶牛2.2亿多头,其中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20%~75%,有的地方高达80%以上。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所对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地区22个城市的32个奶牛场,共计10 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调查显示,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3.41%。并对其中5个地区20个牛场的3 384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查,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头平均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44.74%。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  相似文献   

12.
临床型乳房炎为乳房间质、实质或间质实质组织的炎症。其特征是乳汁、乳房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乳汁变性,乳房组织不同程度地旱现肿胀、发热和疼痛。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牛场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难以估计。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奶牛乳房的炎症,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非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以隐性型多发,据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因隐性乳房炎症状不是很明显,故在部分...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多发性且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疫病.大多数奶牛乳房炎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必须借助生化检验或细菌检验方可查出异常,该类乳房炎称为隐性乳房炎.其发病率较高,据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0%~40%.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牛场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难以估计。1病因1.1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由乳头管口侵入是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的病原菌是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病毒、真菌和支原体(霉…  相似文献   

17.
奶牛常见乳房炎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一直困扰着乳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1]。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汁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而被迫淘汰。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被称为奶牛的最昂贵的疾病,据美国乳房炎理事会对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证明,奶牛患乳房炎后,其用于治疗的费用、废弃的低质量牛奶、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每头奶牛每年要损失161美元,而在奶牛乳房炎中,如果发展为临床型乳房炎,则产奶量可下降40%.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牛场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难以估计。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的主要疾病,发病率高、奶产量降低、医疗费用高。乳房炎分临床型和隐性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下降,炎症奶废弃。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品质明显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