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农业科学》2004,(6):84-84
金博士1号(新麦3306)是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南省超高产冬水组区试中连续2年第一,高产达10932kg/hm^2。2003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宛麦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选育的弱春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5~2008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492.0kg/h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8.24%。该品种高抗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南部及周边中高肥力地种植,目前,该品种在豫南及周边地区已累计推广16.67万hm2。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浚单22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桂荣  胡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380-3381,3392
[目的]为浚单22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浚单22和对照玉米品种的生长和品质指标,探讨了浚单22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浚单22在河南省和黄淮海地区的夏播生育期分别为103和97 d,千粒重为340-360 g,出籽率为90%。该品种在1998和1999年的浚县品比试验中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 760.00和10 170.00 kg/hm^2。该品种在2000年河南省玉米预备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 365.50 kg/hm^2,在2003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7 195.50 kg/hm^2,在2003年河北省高密组夏玉米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9 046.95 kg/hm^2。该品种的淀粉含量分别比豫玉18、邢抗2号高3.78%和3.92%。该品种的综合抗病(虫)性较好,在同等肥力水平下,其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结论]浚单22品质优良,适宜在黄淮海平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西南隅的黄河北岸,现有耕地面积2.51万hm^2,全市常年夏粮面积1.67万hm^2左右,其中优质小麦2018年发展到0.67万hm^2,是河南省农业生产先进市、科技示范市。小麦生产在全市种植结构中占主要地位,经过田间试验和调查研究,笔者现将孟州市小麦播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国审小麦新品种晋麦79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麦7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共同选育而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已通过国家及山西省品种审定,并申请品种权保护。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在国家北部旱地区试中平均产量4305.37kg/hm^2,较对照增产5.13%;在山西省旱地区试中平均产量3819.75kg/hm^2,比对照增产10.97%。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泛,抗逆性强,优质专用等优点,在旱地小麦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开麦22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用周麦18作母本,百农矮抗5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在2011~2013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237.5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25%。在2013~2014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 545.5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00%。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通过对开麦22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质、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描述,以期推广该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段艳菊 《河南农业》2008,(21):38-39
新麦18是新乡币农科院小麦所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属半冬性矮秆中熟品种。综合抗病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为了探讨该品种的最佳播种期。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河南省惠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安排了新麦18的播期试验,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项麦969是项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21号与豫麦18号杂交,F1代又与豫麦18号回交,经连续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2003~2006年在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于河南省高中肥力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9.
漯麦18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2011)。漯麦18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在同类品种中位居前列,在2009—2012年参加国家区域及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第一位;高产示范中,该品种产量连续2年超过10 500.0 kg/hm2,具有高产潜力;漯麦18具有低氮高效等优良特性,研究熟化漯麦18栽培技术,创新推广模式,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近3年累计应用面积80万hm2,实现了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优质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研究结果表明:5个优质油菜品种在该区域种植均能获得丰产。其中,德油4号和绵油11号无论农艺性状还是单产表现最好,其单产分别达2769kg/hm^2和2644.5kg/hm^2,分别kE,CK德新油18号增产22.3%和16.8%,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数据对小麦新品种平安9号进行高产和稳产性分析,以期为今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平安9号产在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亩产量分别达564.2 kg和480.7 kg,较对照品种周麦18号分别增产2.75%和2.10%;第二年区试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出高产特性。通过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适应度及离优度对参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平安9号的高稳系数、适应度及离优度值均优于对照品种,表现出品种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小麦新品种中育12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小麦品种中育12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对中育12号,豫麦49和周麦18小麦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产量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育12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结论]中育12小麦品种广泛适应于河南省种植,其产量水平在该区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河南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方法]通过对参加2014—2015年河南省水地小麦区试53个品种(系)的分析,研究河南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及其与丰产性的关系。[结果]92.5%以上品种(系)高感赤霉病,在参试品种(系)中,濮麦8062中抗赤霉病,产量达8 310.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河南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和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业科学》2004,(8):56-56
20 0 3~ 2 0 0 4年度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总结会于 2 0 0 4年 7月 2 9~ 31日在郑州召开 ,来自河南省区域试验承试单位、育种单位、种子企业等约 15 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赵虹研究员主持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张进生副站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沟通了育种家与企业的联系 ,对引导小麦品种利用、企业经营、小麦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在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的原则下对品种进行了合理评价 ,认为表现较好的小麦新品系有 :周麦 18、郑麦 0 0 4、开麦 18、矮抗 5 8、温 95 19、睢科 2号、丰舞 981、郑麦 36 6、许农 …  相似文献   

15.
王莎  李建华 《河南农业》2019,(22):47-47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56.8mm,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日照时数2228.8h,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9.5万hm^2左右。为进一步促进安阳市小麦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引导农民正确选用良种,根据近几年全市小麦品比试验,结合小麦品种在高产创建和实际生产中的产量表现,以及对冻害、干旱、病虫害等灾害的抗逆性表现,笔者特提出小麦品种布局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开农53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开农53荚果平均产量4059.04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42%。生产示范中,开农53春播最高单产9343.5kg/hm^2、夏播最高单产7317.9kg/hm^2。该品种适宜春播、麦垄套种和夏直播种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1粮食生产现状 平山县位于石家庄市西部山区,拥有耕地30133.33hm^2,全县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34586hm^2,总产20万t左右,常年小麦亩产397.4kg,玉米常年亩产428.6kg(近10年平均)。目前农业生产中主推品种有石麦15、石新733等,玉米主推广品种有郑单958、浚18、三北21、承玉9号等。2008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4589hm^2,总产19.88万t。  相似文献   

18.
范志业  吴春西  宋小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9-10640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省级审定情况。[方法]结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1~2005年小麦新品种的审定情况,从审定品种数量、育种单位、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浅析。[结果]2001~200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共审定小麦新品种61个,53个适合水地种植,3个适合旱地种植,2个适合信阳麦区,3个适合南阳地区。科研院所育成品种有48个通过审定,公司、农场、农技站有13个品种通过审定。18个科研院所育成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11个种业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29个半冬性品种和31个弱春性品种通过省级审定。通过省级审定的中筋、强筋、弱筋小麦品种分别为534、、4个。[结论]河南省不同小麦生态区均有审定品种,不同类型育种单位之间审定品种数量差异较大,审定品种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9.
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麦主推品种国审周麦16号——属矮秆、大穗、超高产。中筋类型,优质面条小麦。在高水肥条件下产量可达10500kg/hm^2以上、省区试最高产量10692kg/hm^2。高水肥管理,早中茬播种。国审周麦18号——超高产、综抗5种病害、耐旱、抗千热风、大面积稳产、高产,区试最高产量10236kg/hm^2。3年国家和省级试验,产量连获8个第1,为国内试验品种首例。中晚茬均可播种,优质水饺、面条小麦。  相似文献   

20.
<正> 豫麦18原名矮早781,系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用郑州761与偃师4号杂交选育而成,经1988—1990年河南省小麦区试和黄淮南片小麦春水组区试,1990年秋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据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对1989~1990年度黄淮南片水地小麦区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综合评价:该品种主效应大、丰产性好,适宜高水肥地种植。现就该品种在黄淮南片和省区试亩产400公斤以上的产量结果,将亩穗数(x_1)、穗粒数(x_2)、干粒重(x_3)与产量(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