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麻业》1983,(4):23-23
为了促进麻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江西省棉麻学会于1983年6月18—19日在分宜县召开了第一次麻类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会员代表与有关单位的领导和科技工作者共58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农学院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农牧渔业部发了贺电。会议收到论文21篇,十几位同志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麻作》1983,(4):23-23
为了促进麻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江西省棉麻学会于1983年6月18-19日在分宜县召开了第一次麻类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会员代表与有关单位的领导和科技工作者共58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农学院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农牧渔业部发了贺电。会议收到论文21篇,十几位同志在会上宣读了论文、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中国麻业》1980,(1):5-5
湖北省棉麻学会于12月初在武汉召开麻类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的代表40人,省农科院付院长阮季平同志到会讲了话,会议传达了全国麻类科研会议精神,回顾了建国以来该省麻类生产和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畅谈了当前麻类生产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浙江省萧山市召开期间,浙江麻纺厂离休干部杨松年同志将珍藏几十年的麻类文献资料原棉麻改进处南京麻种场1949年年报、浙江黄麻生产精洗纺织资料(1950年编印)及黄麻与洋麻的脱胶和分级检验一书(1982年出版)捐献给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图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主办,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萧山国家黄/红麻综合试验站、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环保型麻地膜应用技术与效果现场观摩暨研讨会",于2009年6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召开.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农牧业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魏平世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7月27日在武昌逝世,终年64岁。魏平世同志1954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经济作物特别是麻烟技术的改进和推广工作。曾担任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棉麻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湖北省烟草学会第一、二届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麻作》1980,(3):32-32
“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第一次编委会议,于1980年6月19日至23日,在湖南沅江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福建农学院、湖南农学院、华南农学院、热带作物研究院、热带作物学院、华中农学院、黑龙江省农科院松花江农科所、辽宁省农科院辽阳棉麻所、农业出版社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及科技工作者共十六人。  相似文献   

8.
棉花种质资源抗虫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12月,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召开的棉花种质资源研究“七五”攻关合同会上,由参加攻关的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保所、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辽宁省棉麻所。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和特邀的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代表,共同商讨制定了棉花种质资源抗棉蚜、抗棉铃虫、抗红铃虫鉴定统一方法(试行),这三个鉴定方法考虑到鉴定的可靠性、可能性和所要完成的任务等几个方面,限于现有各种条件和以往的基础,不一定是最完善的办法,还望同行提出宝贵意见,现介绍出来,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省棉麻学会于6月28~30日在庐山马铃薯育种站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学术研究讨论会,四十余名本会理事、学员和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传达了中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会精神,会上宣读了十四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报告,与会代表还围绕江西棉花夺取高产优质为中心议题开展了热烈讨论,并针对江西棉花生产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许多有关政策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省棉麻学会理事长、省农牧渔业厅经作处处长卢耀章主持了这次会议,名誉理事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和湖南省棉麻公司共同主持的苎麻仓贮虫害防治工作座谈会于1992年10月30日在益阳市结束。益阳地区供销社、益阳地区棉麻公司以及沅江、益阳、南县、华容、桃源、汉寿等县(市)棉麻公司和6902,6903两个国家贮备库等12个单位的1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课题负责人张继成副研究员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湖南省棉麻公司麻科科长王怀义工程师对两年来全省苎麻仓贮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这次仓虫的发生引起了商业部棉麻局和省人民政府以及省、地、县(市)各供销社、棉麻公司的高度重视。全省供销系统出动1200人次进行清仓查虫及薰蒸防治。目前已有效地控制仓虫的蔓延为害,保住了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棉麻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于3月21~24日在丰城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市和省直单位从事棉麻生产、科研、推广、教学、情报、检验和供销等方面推选出来的会员和特邀代表共计102人。这次会议,讨论审议了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传达贯彻了中国科协、省科协工作会议和中国农学会、中国棉花学会召开的棉花综合利用科普展览和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学习了柳斌副省长在省科协工作会议和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上的讲话;围绕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工作重点,以棉麻生产“三提高”(单产、产品品质、经济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办好《江西棉花》,促进科教兴棉,本刊于1991年11月19日在南昌召开了编委会。参加会议的除赖占钧同志外,编委会的其他全体成员及责任编辑均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编委会主任吴济森同志主持,省棉麻学会理事长、省棉办副主任芦耀章同志到会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0月7日至13日,我们一行三人。按照省厅经作处和棉麻学会的统一安排,对湖北省的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短期的考察,先后听取了湖北省农牧厅棉麻处和荆州地区棉麻负责同志的经验介绍。围绕良种、良法和优质棉基地等情况,考察了荆州地区的江陵、潜江两个县。我们认为,湖北省对棉花生产抓得紧,种得好,产量高,经验多。尤其在种子工作方面,有更多的可取之处。现将这次考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89年11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省麻类科学研究所举行了建所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前来参加大会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科委、省计委、省农业厅、湖南农学院、省水科所、省棉麻公司、中共益阳地委、行署、地区科委、地区农业局、湖南南县人民政府、中共沅江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科委、市农业局、马公铺乡政府、马公铺村等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苎麻高效种植及多用途现场观摩与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曹兵海教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沼气研究所所长李谦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彭定祥教授、以及来自湖南省农业厅、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重庆市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及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研发的"苎麻高产高效种植与多用途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现场观摩与研讨.  相似文献   

16.
对1994年棉花生产必须早制定三个方面的政策刘道槐,朱良臣,徐士中江苏省射阳县棉麻公司224300棉花丰歉固然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波动较大,但政策因素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为稳定发展1994年棉花生产,我们认为,至少要考虑制定以下三个方面的政策:1要充分考...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于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一九七五年一月八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棉油糖麻烟生产会议,总结和交流了发展棉花、油料、糖料、麻类、烤烟生产的经验,号召全国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抓紧批林批孔,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努力夺取今年农业的全面丰收。 会议期间,国务院领导同志接见了到会的全体代表,表扬了先进单位和先进地区,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简介唐仕芳,赵辉湖北农科院经作所430064经济作物研究所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个专业研究所之一,主要从事棉花、麻类、蔬菜、瓜类、食用菌等多门类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下设有棉花遗传育种、棉花生理栽培、蔬菜、麻类四个研究室和...  相似文献   

19.
<正>2024年1月4日,在Web of Science网站以“cotton”或“Gossypium”为“Title”(文题)检索词查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和“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SM”数据库中2023年发表文章,选择被引次数5及其以上文章68篇,按被引用次数从高到低排序,列于表1,以便棉业同行查阅。其中棉纺织、材料、电力设备制造领域文章分别有33篇、5篇、1篇,棉花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等农业科学领域文章有32篇。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农科院麻类所原所长郎续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6月10日22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93岁。郎续纲,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先后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所、中国农科院麻类所工作。先后任中国农科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湖南省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湖南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