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草原工作站站长才让吉,今年42岁,藏族。1992年毕业于甘肃省甘南州畜牧学校,长期从事畜牧业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2011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先进个人;同时被推选为省、州、市的党代表。一、情系草原,无私奉献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才让吉深刻认识到只有遏制草原退化,解决草畜矛盾,才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每一个难题,她总是举一反三,认  相似文献   

2.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是甘肃省的重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优良草甸草原之一。但在传统思想支配下,在靠天养畜、粗放经营、数量增长的传统生产方式下,甘南州草原畜牧业生产付出了极高的生态代价,理论载畜量为620万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甘南州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科技示范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并探讨了甘南州畜牧业发展中还需科学技术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牧业》2014,(22):21-21
<正>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西南部,甘青川交界处,境内有天然草原40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草原鼠害是甘南州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不仅直接导致草原退化,草场减产,还恶化草原生态系统,削弱自然控害因素,为鼠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甘南州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减少牧民因灾损失"为目标,以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动力,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发动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2013年9月1~5日,笔者随农业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郭作玉一行,赴甘肃省对草原补奖政策落实、草原信息化建设以及当地草原畜牧业发展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几天下来,走访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临夏县等4个县的9户牧户和3个合作社,与甘肃省农牧厅草原处、草原监理站、甘肃农业大学和甘南州及有关市县等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总体感觉是,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到位,深受广大农牧户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对牧区的生产发展、生活改进和生态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草原增绿、生产增效、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农业部党组和分管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畜牧业司的指导下,在有关司局的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部、畜牧业司的中心工作和草原执法监督、草原防火防灾、草原保护监测等重点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草原监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有力促进了草原保护建设工作。一、扎实推进草原执法监督工作1.扎实推进草原执法监督工作。组织好"草原执法监督年"系列活动,组成4个检查组,分赴内蒙  相似文献   

7.
草原既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基地,又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实现草原生产和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更是新时期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辽宁省是北方重要草原区之一,为保护草原资源,明晰草原权属,2008年在全省启动了草原权属确定工作,现已完成草原确权面积1350多万亩(1亩≈667m2);2009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建设工程",完成草原沙化治理面积300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改革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农牧村经营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我县草原确权承包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有效调动农牧民群众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合理利用、保护草原的积极性,促进草原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试点的通知》和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将肃南县确定为甘肃省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试点县。开展草原确权承包登记工作以来,我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参与了草原确权承包登记各项工作,归纳总结了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与各位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9.
正她深爱着她的事业,以把青春、热血和汗水,倾注给草原和居住在这里的牧民为荣—在她心里永远都亮着草原的那一片天空,她是妇女同志的代表,在她的身上折射出女同志兢兢业业、自强不息、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她就是农业部畜牧业司草原处处长李维薇。知难而上,开拓创新。长期以来,草原的生产功能被过于放大,对生态功能的重视不够,导致草原生态整体持续恶化。李维薇敏锐地感觉到,如果不改变旧有  相似文献   

10.
草畜矛盾何时了——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恒杰  王安禄 《四川草原》2006,(6):47-49,62
草场承包到户是我国牧区草场制度改革的方向,它有力地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但是草畜矛盾已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本文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总结了草场承包到户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草畜矛盾的成因,并从制度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通过调整优化草原畜牧业经济结构,发展种草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草原畜牧业由“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由自给半自给型向商品化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省草原畜牧业生产迈入持续稳定发展的良性轨道,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草场承包到户是我国牧区草场制度改革的方向,它有力地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但是草畜矛盾已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本文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总结了草场承包到户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草畜矛盾的成因,并从制度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分析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通过多年统计数据、查阅年鉴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两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补奖政策草原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两轮补奖政策实施后,甘南州平均鲜草产量达到6 534.00 kg/hm2,其中,第1轮补奖政策后较补奖前增加17.61%,第2轮较第1轮增加16.28%;2)甘南州畜牧业总产值明显增加,第1轮补奖政策后理论载畜量较补奖前提高30.45%,第2轮较第1轮增加9.32%;3)两轮补奖后甘南州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第1轮较补奖前增加135.36%,第2轮较第1轮增加33.76%。【结论】依据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高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加大草原监管执法工作扶持力度、按照草原退化程度由县(市)政府确定草原禁牧区域和合理禁牧年限。  相似文献   

14.
李辉 《养殖技术顾问》2011,(11):230-230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原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近年来,甘肃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  相似文献   

15.
吉金凤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5):69-69,71
甘南州是甘肃省主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是甘南州的特色产业和基础产业,也是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牧互补”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一特四化”的提出,州委、州政府把牛羊育肥作为甘南州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笔者就对甘南州目前的牛羊育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天然草原是甘肃省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科学、准确地估算甘肃省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甘肃草原重要性认识和生态安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数据,计算出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然后结合甘肃省各种草原类生物量,修正甘肃省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最后计算出甘肃省各类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草原提供的其他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在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价值的3.1倍和3.7倍以上;2)甘肃省暖性灌草丛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84418.28元·hm?2,温性荒漠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低,为10120.21元·hm?2;3)甘肃省草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069.73×108元,是2016年畜牧业总产值的23倍,约等于甘肃省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4)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高,为1733.27×108元,占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4.52%;高寒荒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低,为58.51×108元,占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0.83%.本研究不仅为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提供了思路,也为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草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甘南州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畜牧业作为甘南州首位产业发展迅速,但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退化严重,草原生态恢复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制约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甘南草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甘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畜牧业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承工启农的核心产业,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消除贫困,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甘肃草原是我国第六大牧区,面积1 790.4万hm2,人均草原面积为0.72 hm2。长期以来,由于气候、人为、超载过牧等因素使得该省草原大面积退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干旱、雨涝、沙尘等恶劣天气频发,制约着其畜牧业的发展。草畜平衡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核心,中央统一部署,根据甘肃省省情和草原现状进行实施,但草畜平衡政策实施多年,甘肃省草原依然存在退化趋势。本文对甘肃省草畜平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草原建设和草畜平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落实草原“双权一制”是草原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变革,是草原畜牧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它将为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经营方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草原畜牧业经营管理体制,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有力保障。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是党在农村牧区的一项基本政策。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农牧民加大生产科技投入,合理配置自然资源,最终达到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对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目前,我旗正处于落实阶段,作为直接参与者,结合本地的工作,就如何加快草原“双权一制”落实步伐,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