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一直是果洛州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草原承担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没有草原植被,就没有生态屏障,国家的生态安全也就难以保障。其次草原生态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的全局,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草原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得力措  相似文献   

2.
试谈对做好草原大文章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广袤的草原功能多样,以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为核心,以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以科学利用草原为前提,以落实草原生态补偿为保障,以推进草原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强化草原法制建设管理为基础,以实现草原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做好草原大文章,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加文 《草地学报》2018,26(5):1052-1055
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草原生态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生态安全。从总体上看,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生态修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明确草原生态修复的主要任务,夯实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提高全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草原生态修复的针对性,科学谋划草原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不断完善草原保护政策,全面加强草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拥有天然草原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在我国绿色生态植被系统中占63%,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同沙等重要生态功能.全国266个牧区半牧区县(旗)近1 600万牧民生活在草原上,1.2亿少数民族人口中70%以上分布在草原地区.草原既是陆地生态屏障的主体,又是牧民群众最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料.统筹解决好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持续增收的问题,是实现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的必然要求,对建设生态文明、繁荣牧区经济、促进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旭东  杨春  孟志兴 《草业科学》2016,33(9):1901-1909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针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工程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天然草地草产量有所增加,草原违法案件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存在部分区域草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仍比较淡薄、草原鼠虫害仍比较严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的对策和建议:整合现有工程项目,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宣传力度,重视草原工程项目监管,加大草原监管查处等。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草原资源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草原数量逐年减少、草原质量不断下降、草原生态环境变劣、草原生态功能降低4个方面,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总结新成绩新经验,坚定做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的信心2009年以来,草原工作年年有突破,草原这篇大文章终于破题了,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是草原认识定位达到新高度。草原既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农牧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长期以来,受农畜产品短缺时期优先发展生产的影响,强调草原生产功能多,重视草原生态功能少;强调草原开发利用多,重视  相似文献   

8.
丁佩秋 《内蒙古草业》2010,(1):26-28,33
作为北方最大的天然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是沙尘暴入侵首都的最后一道屏障,对北京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在保护和开发上存在很多问题及矛盾导致草场退化,长期缺乏治理.短期内无法彻底恢复草原原有的生态功能和原有的生产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草原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经济发展对草原的破坏。为解决该问题,应当首先从法律上完善对草原的保护;其次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政府也应当加大草原执法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9.
乌珠穆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是基于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管理和开发利用乌珠穆沁草原的思想而进行设计的。系统开发借助于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C++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per MapObjects5.2、数据库软件SQLServer2000,进行乌珠穆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系统具有信息存储提取、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地图属性提取、地图判读、专题图生成、生态工程规划分析等功能。系统可以实现资源与信息的科学管理和数据共享,为相关部门进行生态监测、保护、规划、管理提供数字化操作平台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草原资源的功能,属性及其利用战略转变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济利用是我国草原资源功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影响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转变单一的经济利用,开发草原资源的生态功能、环境功能是实现我国草原资源功能利用战略转变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贵南县草原生态的现状,指出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草原严重退化,对共和盆地、龙羊峡和黄河中下游的生态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针对草原生态日益恶化的趋势,提出了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草原生态保护战略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我国草原生态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与危害,并提出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技术路线、政府行动、保护行动、科技行动在内的草原生态保护对策和草原生态保护的整体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3.
甘肃牧区草原生态现状及保护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典型调查和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甘肃牧区草原生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逐步构建以多层次、多元化的草原生态牧业、草原生态工业、草原生态旅游业为主体框架的牧区生态经济模式的草原保护与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林 《草地学报》2014,22(2):229-233
草原保护事关我国生态及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局。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是构筑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础,是加强我国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前提,是确保我国畜牧业产业安全的保证,是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草原生态保护红线与耕地保护红线一样,具有不可撼动的国家战略意义和重大历史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草原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和意义,阐述了划定生态红线的基本思路,给出了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罗绍宏 《草业科学》2004,21(3):67-67
青海省近日在西宁召开了全省草原重点项目建设会议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04年青海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加强生态和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确保农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4):68-68
据农业部公开的信息,2011年起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今年将扩大。2012年国家将安排150多亿元,将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范围。为保护草原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建设和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长期受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沙化退化形势依然严峻,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  相似文献   

18.
《新疆畜牧业》2012,(9):1-1
(2012年7月2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 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发展草原畜牧业,事关畜产品供应和农牧民增收,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关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稳定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更加强调草原的生态功能,但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9.
《吉林畜牧兽医》2014,(3):37-37
<正>为增强全社会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意识,促进草原生态和草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亿丰集团董事长冯燕建议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草原法》,依法保护草原、建设草原、发展草原。冯燕代表表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过度放牧,我国90%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草原生态恶化,生态屏障功能日益丧失,草原畜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0.
草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又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增长,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畜牧业的发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