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干旱的特点与类型 干旱是指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较长时段内因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特别偏少,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通常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大气干旱的特点是空气干燥、高温和太阳辐射强.有时伴有干风。在这种环境下植物蒸腾消耗的水分增加。  相似文献   

2.
干旱是指由水分收支或供求不平衡所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是一种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的自然现象。干旱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和影响范围大,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农业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已经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指农作物的水分的收与支、供与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邓州市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季风转换影响,造成干旱频繁发生,对邓州市的烟草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通过邓州市近30a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干旱对烟叶造成的原因及危害程度,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干旱可以发生在作物生长的任何一个时期,其危害程度与当年的季节、环境变化、农作物的种类、品种、生长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干旱时期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对农作物的生产和收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绝产的严重后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不同季节干旱的种类,以及会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干旱对农作物造成影响的对策,希望能为广大的劳动者在衣作物抗旱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干旱的特点与类型 干旱是指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较长时段内因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特别偏少,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通常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大气干旱的特点是空气干燥、高温和太阳辐射强,有时伴有干风.  相似文献   

6.
近代华北地区干旱灾害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 《农业考古》2013,(4):44-48
近代华北地区的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并呈现一种增强的趋势,这促使农民扩大甘薯、玉米等耐旱作物的种植,并通过棉花、鸦片等作物的种植来获得更多的收益,以应对干旱灾害。近代华北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频发的干旱灾害之间存在相关性,是农民一种主动应对灾害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序言水分是作物生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各发育期内,水分对作物的满足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华北地区除雨季外,作物的降水保证率是很低的。土壤水分经常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因而在一些地区水分便成为农业生产的中心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水分资源不足,对水分平衡及土壤干旱进行计算和予报,以便采取措施,合理用水防止干旱,在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水分平衡方程式,探讨其各主要分量及土壤干旱的计算和予报方法。为了在广大气象台站能够实际应用,所需资料都取自气象台站实际观测或气象予报。本方法存北京地  相似文献   

8.
刘志强 《甘肃农业》2009,(11):96-97
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尤其在我国北方旱耕区,降水是解决干旱问题的主要水源,如何提高有限水分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旱地农作物生产效率的关键问题。利用保水剂达到节水增产是旱区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措施,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试论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农作物一旦由于干旱引起严重缺水,就会影响正常发育而造成损害,长期大范围干旱形成旱灾,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1干旱与作物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与洪旱灾害进行着斗争。干旱在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对农作物生长危害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农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重庆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3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重庆市气象灾害标准》统计1960-2013年农作物生长季的干旱次数和强度,并采用数理统计、地统计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市农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干旱发生次数年代际差异明显,且干旱长期变化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近10年来,高强度等级干旱发生频率有上升趋势;重庆市干旱主要发生在渝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以及渝东北地区.研究成果可为重庆市不同区域农作物布局和防旱避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干旱灾害对濮阳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者是少雨,破坏作物的水分平衡,使土壤的水分不足而减产的气象灾害,是农作物生长和农民生活消费的重要限制条件,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损失。因此,充分认识干旱对濮阳市农业发展的危害性影响,并探讨合理化的应对措施尤为重要,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干旱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魏国强 《河南农业》2013,(23):13-14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我国已进入气候剧烈变化阶段,未来大部分地区干旱将逐步加剧,极端干旱事件将大幅度增加,跨区域、跨季节、跨年度旱灾发生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冷季型草坪草地上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5 种冷季型草坪草在持续干旱胁迫过程中, 土壤水势 ( S W P) 对蒸发率 ( E T)、叶片生长率 ( L G R)、叶水分相对含量 ( R L W C)、叶水势 ( L W P) 及草坪外观质量的影响进了系统观察,探讨了草坪草在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生理变化。为干旱或缺水地区选育草坪和草坪的科学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呼伦贝尔西部草原草地不同时期土壤各层次水分含量的分析,揭示了半干旱草原土壤干旱特征,分析了干旱的季节分布以及不同季节水分在土壤各层次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cm土层特旱发生频次较高,50cm、100cm土层中旱和轻旱发生频次较高,重旱在各层土壤发生频次均较低,各层次干旱发生频率均在55%以上;干旱的季节分布特征表现为:春季干旱开始发展,夏初干旱发展到最严重时期,秋季稍有回升,但封冻前未能够恢复到早春土壤含水量水平,土壤各层仍然维持干旱状态,预示来年春旱的可能发生;呼伦贝尔西部草原春、夏、秋三季连旱体现了半干旱草原的显著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6.
1根结线虫病症状鉴别该病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地上部表现植株矮小,发育不良。在土壤干旱和水分供应不足时,中午可出现萎蔫症状。线虫主要发生在须根或侧根上。主要症状是根部形成根结(根瘤),一般在根结上可生出细弱新根,解剖根结有很小的乳白色  相似文献   

17.
利用归一化差异水分指数(NDWI)对衡邵盆地进了干旱监测分析。结果表明,NDWI能很好地反映干旱发生发展的过程,NDWI监测的干旱发生时段和区域与降水量严重偏少的时段和区域有很好的吻合性。此外,NDWI监测的干旱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衡邵盆地中部的农业耕作区,能间接地反映农业干旱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利用归一化植被水分指数(NDWI)对衡邵盆地进了干旱监测分析。结果分析表明,NDWI能很好地反映干旱发生发展的过程;NDWI监测的干旱发生的时段和区域与降水量严重偏少的时段和区域有很好的吻合性。其次,NDWI监测的干旱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衡邵的中间盆地农业耕作区,能间接的反映农业干旱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9.
抽条现象多发生在1-3年生的幼树,通常表现为自上而下的枝干干缩枯死。抽条严重者整株干缩死亡,轻者抽条后树形不规整,树姿生长不均匀,树形衰弱。抽条实质上是冬春交替季节树体水分供求失调所造成的一种生理干旱。此时土壤尚未解冻,树体地上部分不能从根部吸收水分,地上部白天中午气温在0℃以上,枝条在较干燥的空气中发生蒸腾作用,导致水分散失,造成树体生理干旱,即发生抽条。  相似文献   

20.
董蕾  李吉跃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8):5477-5483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众多环境因子共同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降水量下降等问题频繁出现。目前气象学家一致预测未来环境变暖会使干旱更加频繁剧烈,这一环境改变使植物死亡更加严重。植物在水分胁迫、特别是干旱胁迫条件下,体内水分代谢与碳代谢会发生失衡现象: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降低,带来生长降低;为维持植物新陈代谢,植物呼吸作用必然下调。在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储存发生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使植物陷入碳饥饿现象。另外,由于水分失衡而出现的木质部栓塞和空穴会进一步加剧水分运输障碍,而修复空穴则需要大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这使植物陷入两难选择。总结了植物干旱胁迫下,碳饥饿与水分代谢、植物死亡关系的相关研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的植物死亡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