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实用技术》2006,(9):56-56
泰宁采取措施加强湿地管理。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结合“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广泛宣传湿地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湿地保护的目的意义,提高公众自觉保护湿地的意识。二是开展湿地资源调查。2002年对全县湿地资源开展调查,2006年又进行补充调查,查清湿地资源本底数据,全县湿地面积达1776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6%。三是建立湿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提供依据。四是做好湿地保护规划,完成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工作,并拟建立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五是加强湿地监测。全县设立监测站2个、监测点3个,并筹集5万余元资金添置调查监测设备,对湿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及时掌握湿地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实地调查了大关县境内的主要湿地资源,分析了湿地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保护湿地资源的措施,倡导保护并修复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福泉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和补充调查的成果资料基础上,根据福泉市实际情况,采用3S调查技术对福泉市范围内符合湿地定义的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摸清了全市湿地资源的分布、数量、面积、类型、保护等级等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全市湿地资源保护数据库总面积为21030亩,分布于2镇1乡2个街道,占全市国土面积的0.83%,湿地保护率为40.65%。福泉市湿地按保护等级均为一般湿地,保护形式有5大类: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县级湿地公园、其他保护形式。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湖北省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策略,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湿地资源的特点。同时探讨湿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湖北省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美丽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就是要使我国自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一要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执行湿地保护补助政策,加强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推动各地谋划实施地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努力扩大湿地面积。二要科学构建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发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重要湿地纳入禁止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6.
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和选取,简述了长株潭湿地资源概况.通过对湿地资源及湿地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以长沙(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阐述了长株潭城市近郊湿地的适宜性保护及开发模式--湿地公园,并规划出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人大功能区.  相似文献   

7.
常州市是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之一。近年来,常州市政府通过采取成立湿地保护管理站等方式加大了对湿地资源保护的力度,在建设湿地公园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湿地资源仍存在水体污染严重、湿地动植被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其仍需从科学管理、完善保护制度、提高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4个角度形成促进湿地资源保护和恢复进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晋江湿地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湿地的问题显得特别突出,概述了湿地的作用及意义,分析了晋江市的湿地现状和特点,对如何保护当地湿地提出对策:提高保护湿地意识;开展湿地系统研究;建设保护湿地;增加保护湿地的资金.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将湿地保护工作放在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黑龙江省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已经纳入当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领导,通过建立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制定区域保护规划等方面进行湿地保护管理,从而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成果,分析了长江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湿地资源及其湿地保护现状,重点论述了长江流域内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的分布数量、湿地面积、保护形式等情况,同时通过对流域内423个重要湿地受威胁状况及其影响面积的调查分析,总结了长江流域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探讨了长江流域湿地保护对策,旨在为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综合治理策略研究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了贵州思南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面积、分布以及动植物资源,梳理了湿地资源面临的威胁和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苏州湿地资源的特点,以"创新湿地管理机制、完善湿地保护体系、构建湿地监测与评价体系、强化湿地科普宣教能力"为主要内容,初步建成具有苏州特色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湿地综合保护与管理水平,为苏州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丽江市古城区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和调蓄洪水方面发挥着其重要生态功能,目前存在着资源面积萎缩和破碎化,湿地污染严重,对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湿地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藉此,提出加强湿地保护利用体系和共建共管体系及其宣教体系建设,开展湿地物种保护及其生境修复,开展水源保护、湖滨带保护、汇水面山以及流域两岸植被保护,进行湿地基底修复、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大对湿地的调查监测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力度等丽江市古城区湿地保护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浦城县湿地资源调查资料及保护现状,对各类型湿地所处区域实施的保护途径、湿地类型的面积和长度进行分析统计,提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宜昌市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本文通过分析全市湿地资源的特点和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宜昌市湿地资源因受水电开发、工业污染物排放、农业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导致湿地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结构改变和功能部分丧失,亟待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结合宜昌市情和湿地资源利用方式,提出全面禁渔、停止小水电站审批、健全湿地管理机构、分期多元化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体系设计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3,(6):62-69
为了满足全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需要,国家于2009年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并于2012年完成。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按照湿地国际公约要求的调查类型和8 hm2的起调面积,利用"3S"技术与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重要湿地开展了湿地动植物、水文水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受威胁等情况详查,获取了我国湿地资源现状。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体系,展示了部分调查成果,并且分析了国家两次湿地资源调查间隔期内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状况等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湿地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其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自然资源情况和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对全省湿地进行规划分区,为陕西省湿地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与工程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湿地的定义和分类出发,探讨了湿地的功能。湿地的效益可以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2种,但间接利用价值并不亚于直接利用价值。作者认为中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有4个方面,即湿地面积萎缩、湿地资源过度利用、湿地污染和水土流失。鉴于中国湿地的现状提出了保护湿地的4点建议,即完成湿地资源清查、实施公众意识教育、履行湿地公约和执行已经颁布的中国保护湿地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9.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水利、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郑州市湿地资源较多,通过对郑州市湿地资源的分布、规模、保护现状、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郑州市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湿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概述了湖北省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并结合湖北省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几种主要威胁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湿地保护对策 ,意在加强湖北省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使湖北省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协调发展 ,得以永续利用 ,造福于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