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根据河南调查总队和河南省有关部门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受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的影响,2008年河南粮食(小麦、玉米、籼稻、大豆4种,下同)生产亩均效益(净利润)为269.92元,比上年减少2.02元,下降0.7%.如果加上政策性补贴收入,则每亩收益达到307.68元,与上年同比每亩增加14.67元,增长5.0%.  相似文献   

2.
幼龄果桑以培养丰产树形骨架为目的,单位面积桑园产果量少,农户收入低。为了提高此类果桑园经济效益,增加农户收入,宿豫区蚕桑技术指导站于2012年秋季在大兴镇高圩村新植果桑园,试点推广了冬季小拱棚套作荠菜技术,试点当年每亩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  相似文献   

3.
黄云根  余虹 《科学种养》2010,(12):16-17
<正>我县油菜直播种植面积大,但产量低、病虫害多、效益低。近年来,我们通过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趋利避害,培育壮苗,亩产比采用油菜直播技术增产15%~20%,亩收入增加百元以上。现将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滨海县莲藕种植户为提高藕田的综合效益,将黄蟮和泥鳅混养于藕田中,2012-2015年共推广黄鳝、泥鳅混养莲藕田面积达2200亩,平均每亩净产莲藕3000千克、黄鳝600千克、泥鳅500千克,平均每亩增收36 000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增加了黄鳝、泥鳅的养殖收入,又改善了藕田的生态环境,使莲藕种植年限延长,病虫害减少,其产量、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秋西瓜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技术人员精心培育出来的,1985年被列入湖北农民应用科技新成果致富竞赛项目以后,全省有27个县(市)、96户农民参赛种瓜,面积达300多亩。参赛农民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用科学和汗水换来了可喜的收获。参赛农户有67%秋西瓜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超过1500公斤。其中有一半农户每亩收入超过400元,少数农户每亩收入接近700元。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对鲜食甘薯需求量的增加,甘薯身价倍增,2008年山东市场上每千克售价达2.4元,每亩种植效益达3600元以上,种植面积呈现递增的趋势。然而由于连作及管理粗放等原因,茎线虫病对鲜食甘薯的为害逐年加重,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是确保其产量及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民勤县东湖镇、西渠镇茴香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被誉为"茴香之乡",2010年3万亩(1亩=0.067hm2,下同)茴香喜获丰收,亩收入2500元,总收入达7500万元。小茴香带动了大产业,大产业增强了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山东省昌邑市岞山镇设施果品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效益也明显提高,特别是大拱棚葡萄,平均每亩收入在3.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6.0万元,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新亮点。现将玫瑰香葡萄大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大拱棚的建造昌邑市岞山镇的设施葡萄种植棚,多以钢架为主,跨度8米,棚高3米,长度不少于42米,棚架间距1.0~1.2米,棚中间栽植横向距离1.2米、纵向距离  相似文献   

9.
北镇市是我国水果产品的重要产区,享有“中国葡萄鲜食鲜贮第一县”的美名,种植面积40万亩(1亩为0.067hm2),年总产量达42万t。截至2012年末,北镇市已建大、中、小型机械恒温冷库4300余座,以贮藏巨峰鲜食品种葡萄为主,贮藏保鲜量达到1.8万t。每1kg果品经过贮藏可增加效益2元,全市年贮藏收入达3.6亿元。  相似文献   

10.
棚室黄瓜生产中需要对黄瓜进行吊蔓整枝,传统的整枝法在整个生育期要进行多次落蔓,不仅费工费时,影响产量,而且容易给植株造成损伤,诱发病害的发生,增加菜农的人工投入和农药投入,影响生产效益,也不利于蔬菜生产向无公害方向发展。《中国农技推广》杂志2001年刊登了1篇《温室黄瓜整枝技术改进试验》的论文,根据此文,南皮县农业局于2001年冬季、2002年春季,分别在日光温室和大冷棚中进行了下位子蔓伸长整枝技术试验,均获得成功。该法较传统日光温室平均亩增产1500千克、增加效益900元,较大冷棚平均亩增产1000千克、增加效益500元,截止目前,在南皮县推广面积达3000余亩。现将该项技术及增产增效原因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和林  倪健英 《种子科技》2009,27(8):39-39
经过5年实践,累计在1.2万亩杂交玉米制种田上应用,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保墒、保肥水的作用;让作物处于最佳生长环境下早生快发,提早成熟15~30天;有效防御和避开不良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制种要比一般露地制种每亩增产93.6 kg,净增产值每亩达到300元以上,创造社会效益3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烈日炎炎,荷花绽放,正是赏花的好时节。2014年7月初以来,重庆市铜梁区土桥镇荷花园3000亩观赏荷花进入盛开期。尽管是盛夏酷暑,但是丝毫不影响游客赏花的热情。到8月底,土桥荷花园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门票收入15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500万元;拉动城区交通、餐饮等综合收入六千余万元。土桥镇有着"莲藕之乡"的美誉,规模种植莲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到了今年,商品莲藕种植面积达1万亩,每亩莲藕产量1500~2000千克,生产的莲藕50%以上销往重庆主城农贸市场和永辉、重百等大型超市。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底,黑龙江省庆安县平安镇民族村鸿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高高兴兴地拿到了二次分红和奖励款174万元。用当地话说,这些稻农种地"掏上了"。他们入社土地保底收入每垧高出当地1000元,二次分红每亩又多出了100多元。  相似文献   

14.
湛长菊 《中国种业》2011,(Z2):71-72
辣椒是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因其较耐贮运,可春秋栽培,在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中占重要地位。辣椒生产效益较好,2010年进行生产示范,一般每667m2收入1万元左右,好的达到15000元。辣椒属茄科类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霜冻、忌高温、怕水涝、较耐肥。  相似文献   

15.
荒漠绿洲香梨园生草覆盖节水省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南疆荒漠绿洲光热资源充足,但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连续5年对香梨园进行了覆草节水试验。结果表明:覆草能显著提高香梨产量和品质,5年间年均增产幅度为15.2%~65.3%,节水幅度达到28.8%~36.1%,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5.6%~70.5%,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增加39.1~76.4mg/kg、4.5~18.0mg/kg、29.8~76.9mg/kg,0~30cm土层10.0mm直径总根数增加幅度达到55%~122.1%。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苜蓿生草覆草最宜,5年年均增产7514.3kg/hm2,年增收入达到5008.85元/hm2,节水效益达到508.55元/hm2,省肥效益达到1950元/hm2,产投比为5.67。  相似文献   

1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二团从2010年开始采用异地脱毒原种草莓苗,在本地扩繁生产,9月中下旬栽植在温室大棚,翌年2月上中旬草莓上市,每亩温室大棚产量平均在3000千克左右,亩收入2.5万~3万元,经济效益较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祥 《科学种养》2012,(8):43-43
近来,随着河蟹养殖规模扩大、产量的增加,河蟹价格呈下降趋势,养殖效益普遍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养蟹积极性。若在河蟹养殖塘口套养青虾、翘嘴红鲔、鳜鱼、黄颡鱼等特种水产品,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每亩水面增收400元左右。蟹池套养特种水产品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正>上杭县南阳镇的槟榔芋种植近几年发展较快,2013年全镇种植面积比2008年增加了259.8公顷(产量是2008年的12.7倍),预计2014年超过310公顷。2013年,全镇285公顷槟榔芋普遍获得好收成,平均产量1462千克/亩,纯收入1800~2100元/亩,效益好的纯收入超过2500元/亩。然而就在这一年,槟榔  相似文献   

19.
宜昌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是我国著名的茶乡之一。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 ,源远流长的产茶历史 ,博大精深的茶叶文化 ,繁荣了县域经济 ,丰富了群众文化 ,增加了茶农收入。 1 999年 ,全县茶园面积达到 46 6 7hm2 ,产量 2 6 0 0余t,茶叶产值超过 6 0 0 0万元。实现税收 40 0万元 ,成为宜昌市茶叶产量、产值第一县。1 宜昌县茶叶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多年的努力 ,宜昌县已有 40 %的乡镇、村 ,2 3%的农户和 2 5 %的农民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同时带动了近千名农村劳力从事加工、运输和销售。已先后培育出两个国家级茶树良种“宜红早”和“宜昌大叶茶”…  相似文献   

20.
<正>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每年甘薯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近几年随着市场对甘薯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甘薯品种、种植方式不断更新。笔者于2014年开展了甘薯一年两季种植模式的探索,平均每亩收益达5000余元,由于种植效益的提高,甘薯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至2016年已达5万亩以上,并且由一家一户零星种植向种植大户转移、由收获后上市销售向收获后上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