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种子标;隹化工作,制定种子标准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种子质量和种子产品的竞争力。国际上早已提出“质量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21世纪是质量世纪,未来竞争是世界范围的质量竞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加强了种子标准化的建设工作,国家先后颁布了与种子相关的普通和专业法律法规。但我国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相比,从体系构成还是技术内容,差距仍然较大。总结我国种子标准化工作并吸收国际种子标准化的经验,对探讨我国种子标准化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种子标准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种子标准化工作。总结我国工作并吸收国际的种子标准化经验 ,探讨我国种子标准化问题是十分必要的。1 种子标准化基本概念和内容所谓种子标准化 ,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原则 ,对农作物品种、种子的质量、生产、加工、检验、包装、运输、贮藏等方面制定先进而又可行的技术标准 ,以便于种子工作者检验和认真贯彻执行。种子标准化是在反复实践中 ,不断地提高品种种子质量水平 ,以达到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品种标准 是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产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主要产棉国都十分重视抗虫棉种子标准化工作,大多数国家抗虫棉种子都有一套成熟的技术规程标准。抗虫棉种子标准化对于繁育推广良种,保持和发挥其优良种性,提升品牌信誉,参与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竞争,促进抗虫棉种业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我国标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种子标准化工作。总结我国工作并吸收国际的种子标准化经验,探讨我国种子标准化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 种子标准化基本概念和内容所谓种子标准化,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原则, 对农作物品种、种子的质量、生产、加工、检验、包装、运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法制化是种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麟  范敏  员玲 《种子科技》2001,19(4):206-20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生效和加入 WTO步伐的加快 ,我国种业进入新时代 ,既具有无限机遇 ,又面临巨大挑战。参照国际惯例和准则 ,广泛开展种业标准化工作 ,实现种子市场的法制化管理 ,才能确保我国种业蓬勃发展。1 标准化是加快种业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标准化是当前加快我国种子行业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种业标准化是指按照“统一、简化、选优”的原则 ,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 ,把种子的育、繁、加、销乃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纳入标准管理的轨道。1.1 实施种业标准化是种子行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种子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范实施,我国种子产业已逐步进入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近几年来,我市的种子产业面临来自国内、国际两方面的竞争,一些大型的跨国和国内种子产业集团凭借其在综合实力、发展策略、营销战略等方面的优势与我们争夺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种子质量向标准化迈进,国际种子检验规程正在我国进一步应用。为了真正认识国际发芽法的实用价值,笔者对玉米种子采用国际发芽法和国标发芽法测定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远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贺玉林  李先恩  淡红梅 《种子》2007,26(1):106-107
目的:制定远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的远志种子千粒重、含水量、净度和发芽率等指标,利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原理,使用SPSS11.0软件,对千粒重、发芽率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制定分级标准。结果:远志种子质量等级分为3个等级。结论:此方法制定的质量分级标准科学、可行,可作为远志种子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我国种子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种子标准化的概念和发展,对种子标准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时我国种子标准化的构成、体系和与法律法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种子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加速种子包衣技术推广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谷铁城最近,农业部确定了我国种子实行产业化的改革方向。产业化的突破口为种子加工。通过种子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的标准化,提高种子质量,创立优质名牌,达到增产目的。从种子加工现状看,我国已有...  相似文献   

11.
对种子企业来讲,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效益。种子企业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必须把提高种子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当今国际质量管理已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ISO9000族系列标准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把各要素标准化。杂交稻种子质量控制贯穿于种子生产、销售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即全程控制、全员参与、技术保障、制度保证)是提高种子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种子标准检验室的科学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标准检验室的科学管理刍议安微省宁国市种子管理站(242300)张传进建立种子标准检验室是做好种子检验工作,实现种子质量标准化的基本条件,是把好种子质量关的重要措施,是实施种子工程的重要环节。为了使种子标准检验室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检验工...  相似文献   

13.
依法规范种子标牌标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建忠 《种子》1997,(5):50-52
本文论述了种子标牌标识的特点、构成及其作用。通过分析我国种子标牌标识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加强种子立法,实行种子认可制,实施标准化,加强执法检查等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种业要安全,种子质量要有保障,必须推进种子质量标准化工作。以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5类农作物的种子质量标准体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重要组织的96个标准与中国13个现行标准,采用体系架构方法、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国内外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国际种子生产程序等级分为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基础种子、注册种子、认证种子”三级,我国仅分为“原种和大田用种”两级,两级不同的质量指标分别达到国际标准不同的等级要求;我国水稻发芽率(85%)仅次于日本(90%),玉米单粒播发芽率(93%)高于国际(90%)3个百分点,小麦发芽率(85%)与国际标准相当,大豆发芽率(85%)、棉花光籽和包衣籽发芽率(80%)均高于国际标准。综上,我国应借鉴国际标准,制定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三级程序,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国标根据中国种业发展实情提出了玉米单粒播新标准新模式,既体现了中国现代种子生产要求,又保证了中国种子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未来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单粒播种技术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制定单粒播种子质量评价标准,为单粒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谢瑞礼 《种子世界》2005,(11):10-10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种子在农业增产中的份额占诸多要素总和中的30%以上。当前,全国各地均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种子作为农业的基础,实现种子标准化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实践认为,目前种子标准化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与广大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吴国平 《中国种业》2006,(1):13-13,15
种子标准化就是将传统的生产经验与现代的科技成果相结合,制订出一系列因地制宜、简明可行的标准,指导和规范种子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及种子的加工、经营、销售等活动,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种子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在种植业中的地位特殊,无法取代,种子标准化工作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加强种子标准化工作是实现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种子企业走向现代化,体现种子企业服务农业和农民宗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质量决定了品种的种用特性、推广范围、播种属性及种业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市售种子品类较多,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国内种子质量指标相较于国际上的指标还有一定的落差,为规范种子生产技术、降低种子加工损伤、标准化种子质量检验规程、提高种子质量,对国内外种子检验方法进行比较,是加强我国种子质量意识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种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秋 《种子世界》2006,(6):12-13
种子加工是种子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种子质量和科技含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实现种子商品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标志着我国种子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种子加工、包衣推广工作,提高种子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成为我国种子加工工作者的一项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已由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布,自1984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种子工作上的第一个国标,也是第一次颁发种子检验规程方面的国家标准。这个标准的贯彻执行,将使我国种子检验方法标准化,将使种子质量大提高,有利于我国农村商品生产的不  相似文献   

20.
雷玉明 《种子》2003,(6):81-82
种子病原检测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目前种子质量监督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在全国第二大制种基地河西走廊高校建立种子病原检测实验室的意义,以及建立该实验室面临的人才、科技、地域、信息等优势的机遇。抓住机遇,提出加大投资力度,稳定检测人员,开发研究快速、准确检测病原的新方法、新技术,建立适应国际种子贸易要求的标准化实验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