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念孵化经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15):30-32
除种鸡、饲养因素外,好的孵化成绩与孵化场的建造、孵化管理乃至雏鸡保存等因素关系密切。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孵化率降低,全国数以万计的孵化场,孵化各类家禽种蛋百亿个以上。然而,分布在各地的孵化场,有土有洋,规模、设备,管理水平不同,孵化成绩也不同,加强孵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孵化率哪怕只提高0.01%,全国就可增加100万只出雏家禽。再念孵化经,很有必要。臧广贺等人的文章在技术细节处可操作性较强,为此,本刊安排分期连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影响孵化厂效益的因素很多,如生产指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市场波动等,孵化指标(如孵化率、健雏率)和雏鸡质量及生产成本是孵化人员可以控制的。随着近年来孵化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健母雏孵化率提高0.1%,全年的经济效益就可以提高很多。因此搞好孵化管理,提高孵化指标及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孵化场得到长足发展的保证。现就本人的实践谈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孵化是家禽生产的重要一环,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孵化场的经济效益,并且对雏鸡的成活率和雏鸡今后生产性能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规模较大的孵化场来说,种蛋孵化率是获取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养鸡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家禽企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现在的竞争除了技术的竞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成本的竞争,想方设法提高孵化率,降低孵化成本,是增强大型孵化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家禽的孵化原理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提供鸡蛋到雏鸡转变所需要的条件,因此,抓好孵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  相似文献   

4.
谭国冰 《中国家禽》1998,20(8):26-26
孵化场适宜的孵化温度和湿度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病原微生物一旦感染了胚胎或雏鸡,就会造成胚胎的早期死亡及雏鸡产品质量的低劣,轻者造成孵化场经济效益的下降,重者威胁孵化场的生存。可见加强孵化生产过程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已成为孵化场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在广大农村 ,存在众多的家庭孵化场 ,这种作坊式的土法生产方式 ,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和弱雏率相对较高。据笔者多年调查发现 ,对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技术相对落后是一重要原因。因为孵化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而病原微生物一旦侵染了胚胎和雏鸡 ,就会造成胚胎的早期死亡及雏鸡产品质量的低劣 ,轻者造成孵化场经济效益的下降 ,重者威胁孵化场的生存。可见 ,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控制 ,已成为家庭孵化场生产中重要的内容。  孵化前的病原微生物控制孵化前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有两个 :种蛋和孵化用具 ,现分别简要…  相似文献   

6.
孵化场在种鸡场内处于关键地位,孵化率和孵出雏鸡的质量与其经济效益直接相关,但影响孵化率和孵出雏鸡的质量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种蛋质量、孵化设备、孵化技术、孵化场的建设及管理等,无论其中哪一项出  相似文献   

7.
小日龄种鸡蛋(160~200日龄种鸡生产的种蛋)的孵化是困扰孵化场的瓶颈之一,在孵化过程中存在"出雏拖延时间长、雏鸡个体差异偏大"等问题。下面谈一下小日龄种蛋孵化各环节  相似文献   

8.
孵化场的任务是将受精种蛋尽可能多地变成优质雏鸡,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高的孵化率、好的雏鸡质量,要靠孵化工作者在孵化各环节的管理上下功夫,只有严抓细节管理,加强孵化条件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日龄种蛋(160~200日龄种鸡生产的种蛋)的孵化是困扰孵化场的瓶颈之一,虽然小日龄种蛋孵化的雏鸡表现产蛋率高、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在孵化过程中存在出雏拖延时间长、雏鸡个体差异偏大等问题。因而,在小日龄种蛋的孵化方面,提高雏鸡的出雏整齐度以及雏鸡的成活率是孵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种蛋质量、孵化场环境卫生、孵化温度和育雏措施对保持肉鸡最佳生产性能至关重要,文章着重阐述孵化温度和湿度对7日龄雏鸡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翠芳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4):104-105,107
机器孵化法具有适应集约化,工厂化生产,孵化量大,质量好,可以满足市场各方面需要。机器孵化的操作技术是孵化场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涉及到孵化的机的基本构造、孵化前的准备、孵化期及出雏期的管理操作等方面,正确地把握这些操作技术是保持高而稳定的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商品蛋鸡孵化场种蛋孵化效果的好坏与孵化过程中一系列管理环节密切相关,定期检查和分析种蛋孵化效果能够有效指导孵化工作。本文从胚蛋外观观察和内部结构解剖的角度简述了种蛋孵化效果检查与分析的方法,以期为规模化企业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1 孵化场管理原则1.1 孵化场生产成绩孵化场所孵的种蛋来源于不同周龄的种鸡,早至25~26周龄的开产种鸡,晚至65周龄或更大周龄的种鸡,而孵化场种蛋来源的平均种鸡周龄为40~52周龄.孵化器有两种:单阶段孵化器和多阶段孵化器.多阶段孵化器主要是为产蛋早期、中期和后期多日龄种蛋混合孵化而设计的,孵化器内部同时孵化不同日龄的胚胎.多阶段孵化器冷却方式为水冷或者气冷两种,不同的冷却方式决定了人孵蛋的落盘时间.单阶段孵化器所孵化的种蛋均为同1日龄,可以根据种鸡日龄和种蛋日龄设定特定参数.目前孵化场的平均孵化率为85%左右,受精蛋的孵化率为92%(受精蛋孵化率=孵化率÷受精率×100).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可以排除无法控制的受精率因素,因此它是孵化场衡量孵化效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孵化场管理有几个关键点对于确保孵化率和雏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关键点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孵化时间、种蛋处理与储存及卫生与品质控制、孵化器的维护.  相似文献   

14.
孵化场对一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可给产业链带来利益,但是要应用良好的卫生标准。在孵化场内进行早期的疫苗接种带给雏鸡健康和雏鸡质量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近几十年来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理想的种蛋孵化环境也是致病性细菌、病毒、霉菌的最佳繁殖场所,  相似文献   

15.
许多因素对种蛋的孵化率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孵化场甚至同一孵化场的孵化率也有很大差异.一些环境和管理因素如温度、湿度、转蛋等对孵化控制很重要.同时,入孵前种蛋管理和出雏后雏鸡的放置同样影响孵化效果和雏鸡质量.本文讨论了获得好的孵化率的环境和技术因素,也提到了对这些因素作用的生物学机理,特别是发育中胚胎忍耐性的研究结果.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上述影响孵化的因素.必须提供最佳的种蛋收集、储存和处置条件以保证入孵前和孵化期间胚胎的存活力.入孵后孵化机中的温度、湿度、翻蛋、凉蛋、落盘、出雏机和雏鸡处置必须进行控制,才能获得尽量多的雏鸡,降低可售雏鸡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鸭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鸭的饲养和孵化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其规模化程度远不及鸡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鸭种蛋自身的特点,采用普通孵鸡的方法来孵鸭很难取得优异的孵化成绩,因而鸭的专用孵化设备和孵化工艺有其特殊性。本文对目前机器孵化所采用的几种鸭孵化设备及孵化工艺进行探讨,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孵鸭设备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目前常用的孵鸭设备 目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鸭孵化设备主要有箱体式孵化机和巷道式孵化机。 箱体式孵化机适用于中小型孵化场,一般采用整入整出法孵化,生产过程中大…  相似文献   

17.
孵化场是种鸡饲养效益的体现地,也是种禽场对外形象的一个窗口。孵化的任务是将受精种蛋尽可能多地变成优质雏鸡,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高的孵化率、好的雏鸡质量,要靠孵化工作者在孵化各环节的管理上下功夫,在实践中通过严抓细节管理,加强孵化条件控制,取得良好的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汪全生  王珏  韩中栋 《中国家禽》2004,26(12):19-20
巷道式孵化器以生产能力大、占用空间小、节约能源等优点逐渐被大型孵化场所采用。但有关巷道式蛋鸡孵化技术的报道较少,笔者作为国内最大的蛋种鸡公司(日生产健母雏15万只)孵化管理人员,从事孵化工作10余年,经历了箱式孵化器到巷道式孵化器的变迁,体会到二者使用中的利与弊,现就巷道式孵化器孵化技术及要点作简要阐述,希望对广大种鸡场、孵化厂及相关技术人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种蛋的孵化效果直接影响孵化场甚至种禽场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孵化教学和实践经验,从种蛋质量、孵化条件和孵化厂的生物安全方面总结了提高种蛋孵化效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翠然 《中国家禽》2000,22(10):21-22
孵化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尤其是在养鸡业处于低谷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孵化成绩确保雏鸡质量是基础。自 1993年以来,养鸡业经历了三次低谷,大多数场家亏损,甚至倒闭。而我场却每次都顺利地渡过了难关,并得到了长足发展,健母雏年生产量由 1993年的 120万只发展到 1999年的 900万只。年平均受精蛋孵化率在 90%以上,健母雏率在 48.7%以上。现就我场的成功经验谈几点孵化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1种蛋的选择与保存 1 1首先选择健康无病、营养全面、管理严格的种鸡群所产的种蛋,千万不能选择对孵化成绩有影响的病鸡群所产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