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正>烟台地处胶东半岛,黄渤海之滨,山海叠映,气候宜人,山青水秀,可居可游。烟台苹果是烟台的靓丽名片,“中国苹果看山东,山东苹果看烟台”。烟台苹果是“中国第一个苹果”发源地,有蓬莱的百年苹果古树王,还有“走遍天下,唯有栖霞”的肉脆、皮薄、汁多的红富士苹果,更有烟台福山绍瑞口盛产的、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烟台人的“青香蕉”。  相似文献   

2.
夺冠之路     
1999年12月18日至至20日,在广东省东莞市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名特优果 品展销会上,已在1997年第一届全国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获得“中华名果’荣誉称号的山东省栖霞市的宇冠牌红富士苹果,从其商品化程度、商品外观指标、商品内质指标和市场认可度等四个方面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荣获了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统一设计制作的首枚奖牌,奖牌为木制铜面,上面刻有“中华名果”标志、单位和品牌名称。此举为提高栖霞中的宇冠牌红富士苹果的声誉、扩大销售渠道,打人国际市场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届名特优果…  相似文献   

3.
正栖霞—烟台苹果生产的龙头,栖霞—中国苹果产量第一市。宝田苗木生产基地位于栖霞市苹果生产大镇一观里镇政府西侧,距沈海(同三)高速海阳、莱州出口2000米。我基地是以甜茶为基砧,经精心考察,从烟富3(全红)和2001(条纹)中优中选优,培养繁育乔化与矮化高端红富士苗木的专业厂家。年产优质苗木100万株以上。甜茶砧木根系粗壮发达,能深入土层6米之深。因此,抗旱、防涝、抗重茬性极强。彻底解决了果树烂根、烂葫芦的老大难问题,从根本上杜绝了涝洼地死树的现象。老果  相似文献   

4.
栖霞县是烟台苹果的集中产地。随着“中国苹果第一县”地位的确立,栖霞苹果以其一流的质量,在国内市场上独领风骚。在苹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让栖霞苹果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上再显风流,是我们今后发展苹果生产的主攻方向。 一、着眼未来,在国际市场上 叫响“中国苹果第一县”  相似文献   

5.
1 栖霞果业概况 栖霞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鼓励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高产高效农业,全市果园面积达4.3万hm2,其中苹果3.5万hm2,实现了人均667 m2果园.苹果年总产达12亿kg,农民收入80 %来自果业.栖霞市于1998年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苹果第一市",2002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之都"称号.  相似文献   

6.
《果农之友》2008,(6):36-36
一个红富士苹果在超市里卖到20元,这是栖霞蛇窝泊镇针对著名超市、五星级宾馆和高端用户的需求,培育的十八盘优质高端富士苹果。蛇窝泊镇郝书记告诉记者,普通的红富士苹果市场价一般是一元钱一个,这种苹果由于全部使用的有机肥,采用海拔300米以上的山泉水浇灌果树,高光效甩剪法保证了其内在外在品质达到目前国内最好的顶级富士,所以身价倍增。  相似文献   

7.
胶东地区2005年红富士苹果减产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富士苹果是苹果中“大小年”现象较为严重的品种之一,生产中如果遇到气候不良或管理不善,都会造成“大小年”结果。果树生产不同于一年生作物,一年产量的形成受多年综合管理水平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2004、2005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管理不到位,使胶东地区2005年红富士苹果大幅度减产。如烟台地区,2004年红富士苹果栽培总面积为12.09万hm^2,总产量为244.297万t,平均每666.7m^2产量1347kg。2005年栽培总面积为12.57万hm^2,总产量209.569万t,平均每666.7m^2产量1111kg,与2004年相比,减产14.2%。我们对栖霞、招远、蓬莱、牟平、海阳、文登、乳山、环翠等县(市、区)部分红富士苹果园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2005年胶东地区(烟台、威海两市)红富士苹果减产的原因,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招远市蚕庄镇前孙家,240户,700人,年产黄金7000两,被誉为“中国黄金第一村”。全村人均2亩多果园,年产红富士等果品200万公斤,产值300万元,是烟台市首批果树专业村,省级样板园。在1995年第2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该村参评的苹果,连获4块金牌。村党支部书记、东林实业总公司经理孙良林同志,在北京受到国务院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前孙家参评的新嘎拉,以总分第一获嘎拉类苹果第一名;参评的红富士(条红、片红2个品系),分别获红富士类苹果总分第2名和第13名;参评的乔纳金获  相似文献   

9.
李建明  王娟  李强  梁娟 《果农之友》2007,(11):13-13,36
静宁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340~2245米,年均温8.3℃,年均日照时数2252小时,年降水量423.6毫米,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是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2007年以红富士为主栽品种的苹果面积达到2.53万公顷,产值3.2亿元,苹果产业已成为静宁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但红富士苹果难管理,挂果迟,早期效益差,长期制约着产业效益的发挥.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动力,提升产业效益,笔者就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早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地区气候特点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天达2116是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制的产品,是一种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无副作用的生物制剂。现将其在苹果、大樱桃、葡萄、枣果树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简报如下。1在几种果树上的应用效果1.1苹果主要功效是防病、防霜冻、增加单果重、增加果实含糖量和色泽、提高产量等。例一:据山东栖霞调查,5~7月喷施2116,红星苹果>85mm的果实占83.6%,提高30.3%;嘎拉苹果>75mm的果实占到了79.5%,提高32.8%;红富士苹果>80mm的果实占81.2%,提高35.9%。例二:山东文登县张家产镇调查,红富士苹果喷施2116,平均667m2(亩)产2670kg,增产19.9%。例三:山东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山东省栖霞市以实现"果品升级、果业增效、果农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苹果全产业链提升计划,着力推动苹果品质向高端提升、市场向高端拓展、产业向高端转型,努力打造"国际标准、国内领先、地方特色"的栖霞苹果产业,进一步巩固栖霞的中国"苹果之都"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在锦州地区红富士苹果发展很快,至1987年末,全地区已栽植富士苹果26.1万株,其中红富士占72%,面积为9.8万亩。几年来的栽培实践证明,冻害问题已成为影响本地区发展红富士苹果的主要因素。1987年冬季的冻害造成红富士幼树大量死亡,甚至出现了毁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鲁殿 《山西果树》2007,(6):56-56
由烟台市农业局承担的《红富士苹果》国家标准制定任务,通过近3a(年)的努力顺利完成,近日由国家农业部颁布并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第1个红富士苹果标准,《红富士苹果》标准按照果实外部感官、内在质量、安全用药等指标将红富士苹果分为3个等级、几个规格,改变了以往仅以果实直径和颜色等外观指标来划分等级。同时这一标准着眼开拓国际市场,兼顾国内市场。与日本的国家标准相比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红富士苹果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果树品种,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全国红富士商品化生产具有莺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果菜》2011,(2):57
2010年9月28日中国苹果年会在山东栖霞召开,会议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栖霞市人民政府、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苹果分会、中国  相似文献   

15.
<正>观水镇位于烟台牟平区南部,地处牟平、栖霞、海阳、福山、乳山五市区交汇处,交通便利,苹果种植面积0.67万hm2,素有中国苹果第一镇之称。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根据当地苹果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农业经济发展中新的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探索出以合作社为平台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沂源县现有红富士苹果1.2万hm~2,所产的沂蒙山牌红富士苹果,以个大、形正、色泽艳丽、风味醇厚、耐贮运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沂蒙山牌红富士连续四届被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取得了“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是国家首批无公害果品基地示范县。根据多年的实践,我们探讨出了一套沂蒙山牌A级绿色食品红富士生产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红富士苹果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SPAD-502叶绿素计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红富士苹果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分析其相关性,建立拟合方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间呈正相关;红富士苹果叶片叶绿素a含量与SPAD值的回归方程为:y=0.0662x-0.9603(R2=0.913);红富士苹果叶片叶绿素b含量与SPAD值的回归方程为:y=0.0246x-0.3515(R2=0.4745);红富士苹果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与SPAD值的回归方程为:y=0.898x-1.3214(R2=0.9096)。红富士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回归方程预测值间均无显著差异。采用回归方程,通过SPAD值可以预测红富士苹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丘陵山区有机苹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招远市蚕庄镇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处于胶东半岛丘陵山区,位于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内.1994年起,灵山集团从荷兰直接引进M9自根砧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苗木,按照每667 m^2栽植67株高标准建园66.67 hm^2,其中脱毒红富士苹果43.33 hm^2、嘎拉苹果10 hm^2.在统一产业思路、管理标准、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基地的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条件及生产条件进行了有机改造,并注册“灵峰”牌商标.2002年6月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9月,经专家论证和中国农业大学检测,基地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达到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要求.2004年2月,脱毒红富士苹果、嘎拉苹果通过中国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质量认证.现将几年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白水县是陕西,也是全国有名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全县3.5万hm2苹果中,红富士苹果占到了80%,是白水名符其实的第一大主栽品种。近年来,随着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和产量逐年提高,白水晚熟红富士苹果的早采现象越来越突出。据了解,目前白水95%以上的晚熟红富士在国庆前就已采收上市,比果实正常成熟期提早采收了30~50d,  相似文献   

20.
红富士苹果规范化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红富士苹果协作组于1989年提出的《红富士苹果幼树规范化管理技术提纲》经各省市因地制宜地推广后,反应效果很好,在此基础上于1991年又提出了《红富士苹果幼树规范化管理技术修正提纲》,经过一年来的验证,并根据近两年来的研究新成果和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又提出了成龄树规范化管理技术要点部分内容,现将幼树、成龄树两部分内容汇总整理为《红富士苹果规范化管理技术要点》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