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产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以根、茎、叶、果实入药。人参含有人参皂苷、挥发油、酚类、肽类、多糖、单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人参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总皂苷和个单体皂苷的多寡及比例。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强心救脱、益心复脉、生津安神等功能。是我国应用时间最早、范围最广的中药材品种之一,被誉为百草之王,东北三宝之首。近些年,随着我国对人参产业的大力扶持,人参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参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参的植物基原是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r.的干燥根。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我国是人参生产大国,也是销售大国和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3.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入药,其茎、叶、花、果也可药用。人参作为我国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效。人参化学成分复杂,生物活性较为广泛,药理作用独特,应用价值极高,被应用在医学、药学、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市场广泛。经过人们长期的探索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积累,人参的成分和功效也越来越清晰。通过查阅梳理近几年国内外人参相关文献,针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皂苷、多糖、挥发油等进行了综述,并综述了人参皂苷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入药,其茎、叶、花、果也可药用。人参作为我国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效。人参化学成分复杂,生物活性较为广泛,药理作用独特,应用价值极高,被应用在医学、药学、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市场广泛。经过人们长期的探索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积累,人参的成分和功效也越来越清晰。通过查阅梳理近几年国内外人参相关文献,针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皂苷、多糖、挥发油等进行了综述,并综述了人参皂苷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是我省中药资源大宝库 ,开发长白山中药资源为人类健康服务 ,迫在眉睫。特别是当前我国加入WTO后 ,要想使祖国医药走向世界 ,首先的任务是对长白山区特产中药材进行研究 ,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为此 ,我们利用长白山区特产的人参和薤白佐以山楂制成具有降血脂和耐缺氧的保健食品。为预防中老年人的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现将我们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1 产品配方人参、薤白、山楂、白砂糖。2 配方依据2 .1 人参中主要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补肺 ,生津安神的功效。现代…  相似文献   

6.
人参(Fanax ginseng C.A Mey)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珍品,认为人参能“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参的用途更加广泛,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成为重要的营养补品。致使人们  相似文献   

7.
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好时机,而人参是滋补药中的佳品,但怎样选购和服用人参呢?一般说来,野人参优于栽培的人参。人参按产地可分为产自朝鲜的高丽参,美国、加拿大的西洋参,日本的东洋参,以及我国吉林、辽宁的吉林参。其中以高丽参最优,具有大补元气、养阴助阳之功;西洋参侧重于养阴清热,补养之力稍弱,多用于热症患者津液不足;日本的东洋参与我国的红参功效相似。  相似文献   

8.
人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素有“百草之王”美誉.相传人参有“大补元气、生滓止渴、养颜益寿、起死回生”的功效.集安是边条人参的发源地,被誉为“参茸故里”.而人参这一神奇的药用植物,正是集安的重要物产.  相似文献   

9.
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要生长在东亚,特别是寒冷地区,具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等作用。其主要成分有皂苷多糖、多肽、皂苷、氨基酸和维生素等[1,2]。目前,人参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对能量物质的利用、改善心脏功能、降血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癌作用等方面。因人参成分复杂,故进一步研究各成分所起功效成为了人参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将对人参果胶分组成和研究现状做重点详细介绍,以便更好的开发利用人参中的果胶成分。  相似文献   

10.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药用根,名贵中药,中医认为人参性温,入脾、肺二经,具大补元气、益血生津、宁神益智之功效。现代科学证明,人参能增强机体对备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促进蛋白质、RNA和DNA的生物合成,预防运动中ATP的下降。文献大量报道了人参有抗疲劳、抗炎  相似文献   

11.
《药性考》谓:“洋参性寒,甘苦,补阴退热;姜制益元,扶正气”。《医学衷中参西录》则云:“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这说明了两层意思,其一说明西洋参是滋补强壮药,是人体保健剂,因为可“益元,扶正气”。其二说明西洋参适于凉补而人参适于温补.所以西洋参是  相似文献   

12.
<正>人参文化,是人参产区文化活动与人参经济的总和,包括了这个地区的全部生产生活活动。长白山区的人参文化,伴随着人参采挖及栽培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如何使人参文化与人参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达到协调同步发展,这便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在我国应用人参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已经了解到:人参根的生命力特别顽强,曾有五百年参龄的人参出土;典型的人参根,其外形具有人体形态的特征。古人不能解释人参的这些奇特生命现象,便产生  相似文献   

13.
人参对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是中医常用的补“气”药,同时它也是现代许多滋补剂如人参蜂王浆等重要成分。人参之所以能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主要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人参确有各种强壮机体的作用。而且在诸种强壮作用中,以其对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和垂体—性腺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是人参宗主国、产参大国,但人参商标品牌不多,尤其是盛产人参的东北地区,从业者品牌意识淡薄,没有自己的品牌。以下是通化孙氏人参工坊注册的九个人参商标,具有历史文化、地域性、唯一性、年代感。  相似文献   

15.
曹志强 《人参研究》2003,15(1):10-13
1 人参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是我国传统中药 ,被誉为百草之王 ,东北三宝之首 ,人参在世界上也是特别驰名的中药 ,应用历史相当久远 ,早在两千多年之前 ,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利用人参治疗疾病。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学名著《神农本草经》就明确记载 :人参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日、开心、益智 ,久服轻身延年”〔1〕。该书中阐述的人参扶正固本 ,也就是当今医药界所称的“适应原样药物”和“双向调节药物”。人参的作用特点 ,已逐渐为现代药理学和…  相似文献   

16.
据《神农本草》记载,人参有“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之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参主要生物活性成份是人参皂苷,人参皂苷对动物体的精神系统、心血管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物质代谢(水盐代谢等)、免疫系统、生长发育等都发生影响。到目前为止,关于人参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人参与免疫     
人参以其神奇的功效、独特的生理作用,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奉为药之上品.人参可以回阳救逆,益智强身.在古代医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到:“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可轻身延年”.人参这种延年益寿的功效,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表明能够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提高机体适应性.中医理论也认为: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中成药》第5期、第6期连载《古代人参基源再认识》一文,对在中药界,特别是在人参学术领域内早已解决的问题,即中国是世界上应用人参最早的国家,人参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中国自古以来所用的人参是五加科人参PanaxGinseng C.A.Meyer,而决不是桔梗科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等等,在学术上已有结论,然而这些问题在《古代人参基源再认识》一文(以下称“再认识”)中再度提了出来,而且强调对这类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半个多世纪,尚未定。”“论证古代人参是否即是今之党参,各执一端。”果真如此吗?非然。 其实,在本草文献和中医药经典论著中的记载,人参的药用与临床疗效早有定论,其功效与应用,党参和其他任何一味中药所不能取代的。世界公认的我国本草学的始源,秦汉时代形成的《神农本草经》,对人参的应用价值已有全面总结,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这段经典论述,对人参多方面的补益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面调节作用,对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及抗衰防老、滋补保健等特有的功能,都有精辟的概括,即使是运用现代的药理研究和  相似文献   

19.
用中医理论解析进补人参的养生之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使人参这一百草之王能走进千家万户,使之更好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拉动内需,促进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揭力弘扬了中华人参文化,并通过用中医理论解析了在秋冬之季,进补人参的养生之道,举了应用人参保健的实例,阐述了祖国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其理论与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要切记;凡火郁内实、肺热喘咳、邪气方锐,宜发不宜补。  相似文献   

20.
人参为临床常用补虚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通过查阅汉代以来与人参相关的本草、医学典籍共计77部,归纳总结人参古代炮制方法,对不同时期人参净制、火制、加辅料炮制、其他制法及人参贮藏保管经验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查阅的77篇古代医药及本草典籍中有61篇明确提及人参去芦炮制,且人参芦公认为催吐的副作用成分;其中强调切制有“剉、切、槌”等6种方法,“焙”法有6种,“煨”有2种方法,“蒸”法有5种。其中蒸法大部分为饭上蒸,另外也有炒、炖、炼、熏等炮制。本文对人参古代炮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人参的炮制研究及遵古炮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