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柞树是宽甸地区天然林的主要树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宽甸柞树林分别遭受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花布灯蛾Camptoloma interiorata、栎粉舟蛾Fentonia ocypete等虫害的危害,累计发生面积达到9.33万hm2,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到9.4亿多元。通过采取自然调控和人工、物理、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措施,可以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栎窄吉丁虫害防控对策及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栎窄吉丁害虫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中的薄弱环节,确定栎窄吉丁虫害防控对策及主要技术措施为:加强虫情监测调查,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增加林分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招引生物天敌,促进森林生态平衡;对虫害木实施卫生伐除,并严格实施检疫及除害处理措施;采取初孵幼虫期树干打孔注药、成虫期化学药剂飞机防治等措施实施综合防治,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吉林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蒙古栎林于2006年突发栎窄吉丁虫害,导致部分受害林木枯死.持续5 a观察结果表明:害虫在蛹期受到啄木鸟的大量捕食和部分寄生蜂的寄生,其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虫害发生之后,相继引发四点象天牛和双簇污天牛的滋生以及多种木材腐朽菌的侵染,最终导致受害木分解腐烂;虫害造成部分林木枯死,使林分郁闭...  相似文献   

4.
栗山天牛是辉南县柞树天然林重要害虫,2005年发生面积达6 520 hm2。采取虫害木采伐更新和除害处理、黑光灯诱集人工捕杀成虫以及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应急处置,使栗山天牛发生面积下降到720 hm2,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应急处置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1 ~2008年的连续调查,鉴定出岫岩县柞树主要害虫有栗山天牛、舞毒蛾、栎粉舟蛾、黄褐天幕毛虫和银杏大蚕蛾,并对这5种害虫的发生面积和发生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辽东山区柞树成、过熟林萌芽更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柞树林进行小面积皆伐与更新试验,结果表明,柞树成、过熟林小面积皆伐,萌芽更新效果良好。17a 生柞树萌芽林胸径达5 .8cm ,树高达7 .4m ,蓄积量66 .78m3/hm2 。柞树萌芽能力与采伐年龄和采伐季节有密切关系,林龄越大,伐后萌芽力越弱;树液流动季节采伐,萌芽力弱,反之较强。  相似文献   

7.
1山东省2005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基本情况据统计,山东省2005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5.12万hm2(轻度发生43.77万hm2,中度发生9.10万hm2,重度发生2.24万hm2),同比上升19.60%。其中病害发生16.34万hm2,同比上升27.73%;虫害发生38.78万hm2,同比上升16.47%。2005年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仍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特点是: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发展态势较为严峻,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形成新的扩散;杨树虫害发生面积大幅度上升,局部成灾;杨树病害在全省速生丰产林中发生严重,部分地区造成植株死亡;经济林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总体上升,轻度发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吉丁类害虫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丁类害虫是新疆林业的重要有害生物,该虫在新疆境内不同地点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尤其幼虫对杨柳科树种、蔷薇科树种危害较为严重。目前吉丁类害虫在新疆林区危害发生面积达0.8万 hm2,危害有虫株率达70%~80%。吉丁类害虫发生范围广、扩散蔓延能力较强、易于传播、突发性强、生活隐蔽又复杂、危害重,对新疆的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是我国东北地区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幼虫期的优势寄生性天敌.通过野外采集幼虫室内观察与饲养并适时在林间进行解剖分析,研究了辽宁地区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和对其寄主白蜡窄吉丁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蜡吉丁啮小蜂是一种容性群聚性内寄生蜂.在室内25℃条件下.白蜡吉丁啮小蜂从卵发育到幼虫化蛹前需要12 d,蛹期需要10 d.越冬代羽化成蜂雌雄比为0.97:1,寄主平均出蜂量为64头.白蜡吉丁啮小蜂在辽宁1 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坑道内越冬,少数跟随寄主进入蛹室内越冬.5月中、下旬林间开始有成蜂活动.其寄主白蜡窄吉丁在辽宁1 a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道内及浅层木质部的蛹室内越冬,成虫5月下旬陆续羽化出孔.白蜡吉丁啮小蜂在1 a内可3次寄生寄主幼虫,适宜寄生的寄主幼虫状态和所处位置的变化可导致寄生率波动较大,进而影响对白蜡窄吉丁的自然控制作用.白蜡吉丁啮小蜂的过冷却点-25.21℃~-24.17℃,冰点-18.98℃~-16.81℃;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26.13℃~-24.79℃,冰点-21.24℃~-19.28℃,两者在辽宁地区均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10.
花曲柳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属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科Buprestoidea窄吉丁属Agrilus,是术琴属树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调查研究表明,花曲柳窄吉丁以幼虫越冬,但在不同纬度地区其幼虫的越冬虫态、发育历期和年发生代数不同。在河北省唐山市与天津市及其以南地区,花曲柳窄吉丁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层木质部蛀建蛹室开始越冬,第2年有1个化蛹、羽化高峰。在辽宁省本溪市也为1a1代,但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蛹室或蛀道里越冬,老熟幼虫比例约占90%,相应地第2年有1大1小两个成虫羽化高峰期。在吉林省吉林市有一部分虫体完成1代需要多于1a的时间,可能为1a1代和2a1代混和发生区。在纬度较高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生1代需要2a时间,幼虫发育需要经历2个冬季。随着纬度的增高,花曲柳窄吉丁越冬幼虫中有低龄幼虫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老熟幼虫的比例逐渐减少的趋势。吉丁虫类昆虫(包括花曲柳窄吉丁)可能为异动态昆虫,其幼虫阶段越冬可能为其化蛹所必需。  相似文献   

11.
从2003年至2012年,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采取样方调查的方法,开展防控技术研究.调查全区病、虫、鼠害发生面积4 400.Ohm2,发生率为17.6%.其中病、虫害各2 000.0 hm2,鼠害400.0 hm2.危害重点是落叶松球蚜危害人工落叶松林,云杉八齿小蠢等5种危害杨桦次生林.防治食叶、蛀干、病害、鼠害危害面积6 666.7 hm2;开展了中华鼢鼠等4种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强监测测报,营造混交林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迪庆州板栗低产原因及增产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庆州现有板栗种植面积1 200hm2,但大都属低产栗林,板栗产量较低.通过对全州板栗低产原因的调查和分析,认为实生繁殖、造林地块选择不当、造林密度不合理、病虫害严重、管理粗放是造成迪庆州板栗低产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衰老树更新修剪,低劣品种高接换种,幼树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采用优良品种的嫁接苗,合理密植,配置授粉树等科学经营管理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3.
褐顶毒蛾近期在云南省红河州爆发成灾.为了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河口县开展了利用森得保粉剂防治褐顶毒蛾的林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褐顶毒蛾对森得保粉剂非常敏感,3种浓度的森得保粉剂林间防治药效达81.7%~95.9%,防治时建议使用2 500 g/hm2和5 000 g/hm2这2种用药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在笋用竹主产区的余杭、德清两县区竹园内竹瘿小蜂、贺氏线盾蚧 (简称线盾蚧 )、竹秆锈病、竹丛枝病 4种优势病虫害防治示范林建设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通过综合治理 ,示范林中优势病虫害种类减少 ,为害株率 ,为害指数大幅度下降 ,示范林每公顷产量平均达到 932 4 .4 kg,增产 0 .86倍。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土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和保花保果综合优化管理技术,使150 hm2成龄低产枣树亩产提高150%,裂果率下降36%,虫果率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6.
保山市桉树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保山市5个乡镇245hm2桉树的病虫害种类调查,共发现病害12种,其中叶部病害5种,枝干病害7种;害虫23种。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市园林树木害虫危害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张家口市区园林树木害虫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规律,给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作者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对张家口市区内主要街道、公园及城郊周边绿化的园林树木害虫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张家口园林树林害虫群落共有5个目20个科38种,优势种集中于天牛、蚧虫、卷叶蛾等类群及天幕毛虫、舞毒蛾等。并对不同类群的害虫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树(Populusspp )经过多年人工选育栽培形成了大量的品系,同时杨树也是感染病虫害较多的一个树种之一,在速生丰产林的营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多年造林成果可能会毁于一旦。在杨树病虫害中,蛀干类害虫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nobilisGanglbauer)、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 )以危害主干,隐蔽性强,繁殖率高而成为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的主要防治对象[1~4]。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宁夏中卫县赛金塘治沙林场,地处黄灌区与北部沙漠交界的地区,海拔1211 4~1221 6m,积温较高,日照充足,光能丰富,干旱少雨,蒸腾强烈,…  相似文献   

19.
程光  赵斐 《陕西林业科技》2012,(5):60-62,66
经过9年的山地培育试验,实现板栗栽培的早实丰产,连续4年挂果,年均产量达2 928.5kg/hm2,最高达4 346kg/hm2,初步筛选出"蓝田红明栗"、"柞栗11"、"长安寸栗"和"山东油栗"四个适宜本地栽培的丰产优质良种;试验表明,初植密度为600~1 050株/hm2,控制林份郁闭度0.6~0.7,有利于丰产稳产;适宜的栽植方式可以加快建园进程,合理的整形修剪,林农间作,林地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幼林培育技术综合措施,是实现山地栗林早实丰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我国林木抗虫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10年里,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人工林大范围严重的害虫危害,人们对林木的抗虫性问题,从概念、分类分级方法,到林木抗虫机制、抗虫力与耐害力、个体抗性与群体(林分)抗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文中对此进行了分类整理,同时对一些相关概念做了初步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