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在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本文基于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原理的介绍,阐述了农机深松作业技术要点以及深松机具的维护保养,最后提出了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对策,以期为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深松技术是利用深松铲疏松土壤,打破原多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层而不翻转土壤,是适合于旱地农业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深松能够调节土壤,改善耕层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抗旱的能力。深松后  相似文献   

3.
农机深松能够降低风化对土地的侵蚀影响,以此满足节能需求。本文从农机深松技术入手,阐述了农机深松推广模式,总结了农机深松的作业规划,旨在为农机深松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松作业能够有效的改善更低的质量,进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文章就深松作业的技术属性特征进行归纳,重点分析当前阶段我国玉米主产区的深松作业的现状,从技术角度就未来我国深松作业技术的推广发展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机深松技术是指利用拖拉机配挂深松机或者带有深松整地工作的联合整地机等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行间或者全方位深松作业的一种机械化整地技术。深松整地技术适合那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不会破坏土壤层,能够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粮食增产增收。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农机深松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深松机作业过程中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推广农机深松技术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农机深松作业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的农用土壤改良技术,通过大马力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能够有效打破土壤中的犁底层,优化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排涝抗旱的能力。土壤的机械化深松作业不仅提高了耕地的通透性,加深了土壤耕作层,更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出苗率,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显著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在了解机械化深松整地优点的基础上,深松整地的作业过程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来  相似文献   

7.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能够确保土壤蓄水能力,提高保墒抗旱能力,较好地防涝。本文主要分析农机深松作业技术要点,这是深松作业需要掌握的要点,以期提高我市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农机深松作业技术是当前农业种植中一项比较实用性技术,农机深松作业不仅仅能够改善农田的土壤透气性,而且对于土壤的排涝抗旱能力均有一定积极意义,从而增加农业生产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将对农机深松作业效益进行分析,其主要从农机深松作业意义、作业效益以及强化农机深松作业措施方面入手分析。  相似文献   

9.
深松免耕技术属于保护性质的一种耕作技术,在保护土壤、可持续发展农业中是主导技术。深松免耕技术的应用,是我国想要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在我国得到完善和广泛推广,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玉米产量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深松免耕技术的优点,并研究深松免耕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深松技术是保护性耕作重要技术之一,深松铲柄是深松机上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因此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深松机工作时的深松效果。本文是利用CATIA对深松铲柄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前倾角α为40度时的三角形截面最符合工作需要,然后通过接口将模型导入ANSYS中进行网格划分及载荷施加生成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变形及应力分析,三角形截面的深松铲的强度、刚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其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及保护性耕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等农业生产环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董云秀  靳小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79-6079,608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农业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进行种植业生产各要素的技术改造,把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反过来说要将农业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是必由之路。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机械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本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发展缓慢,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进展不足,提出了几种作者认为管用的促进农机化推广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江  张宪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1945-194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政策的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我国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和农机测试技术,并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张宏  顾继岩    岭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62-8063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简单介绍,讨论了学习现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目的,针对以上内容和该课程的特点讲述了该课程个人教学中的观点和方法,并提出了本门课程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圣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872-6873,6875
该文概述液压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过程,例举了典型液压系统在农机上的应用,并总结分析了液压系统在农机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开拓及发展和谐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为了加大力度推动我国的农业、提高生产力,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普遍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曲庆红 《北京农业》2012,(6):245-246
农业机械机械化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来是十分重要的,定位好农业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地推进全国农业化进程,还可以促进中国工业农业的大幅度迈进。农业机械化的改进彻底改变了中国农业的传统生产模式,加快了很多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开发。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新型农业人才大批涌现,使得全国一直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急速飞跃发展,构建其一整套完善的农村服务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农机科技的发展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效果及效率。该文从自主创新的角度出发,对农机科技自主创新策略进行讨论,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