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玉米黑粉病在全国大多数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发病率在5%~10%,严重地块达15%~30%.平均减产10%~20%.一般山区和丘陵地带比平原地区发生重.发病早,病瘤大,特别是果穗或植株中部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朱丹  管丽娜 《新农业》2011,(10):18-18
辽西地区玉米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其中各种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可造成减产5%~30%;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主要危害果穗,发生严重损失50%~80%。如能在各种病害的发病初期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就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晋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33万hm^2左右。丝黑穗病是为害玉米的主要病害,近两年在晋城市的部分县(市)发生较重.如2005年在高平市普遍发生.发生面积1.4万hm^2.占播种面积的60%以上.一般地块发病率在8%~10%,严重的高达30%以上,给玉米产量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玉米黑粉病又叫瘤黑粉病,俗称灰玉米,灰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玉米产区,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我省的各玉米栽培区都有发生,尤其西北干旱地区发病更普遍、更严重.据笔者多年调查,酒泉地区发病率为4%~9%,严重地块14%~25%,杂交制种玉米发病率更高,为30%~45%,严重时高达80%以上,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5.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灰斑病是近两年在罗平县玉米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2003年零星发生,2004年发病面积迅速扩大。据调查,2003年全县发病面积仅4hm^2,2004年发病面积增加到143.16hm^2,特别是2005年8月以后,玉米生长处在灌浆期,持续降雨,高温高湿,有利于灰斑病的发生蔓延,部分田块发病率达90%以上,有的田块甚至绝收。发病趋势坝区比山区重,低洼地块比山地、坡地重,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比密度小的重。玉米灰斑病已严重威胁玉米生产,使玉米单产损失达30%~50%,现已成为罗平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加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会对玉米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该文介绍了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隆尧县玉米瘤黑粉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瘤黑粉病又称玉米黑穗病、黑粉病,俗称"乌霉"、"灰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也是一种暴发的毁灭性病害。近几年,河北省隆尧县玉米瘤黑粉病发生面积扩大,发病程度呈明显加重趋势,尤其是2014年,由于玉米生长中  相似文献   

8.
2000年巴林左旗玉米瘤黑粉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瘤黑粉病是巴林左旗玉米常见病害之一,正常年份发病率较低,一般不超过5%~10%.  相似文献   

9.
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产区,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对玉米的危害所造成产量的损失,往往因植株上病瘤的多少、大小、发生部位不同而不同。玉米单株上生1个病瘤一般可减产30.9%,生3个以上病瘤的减产81.2%,单株上生1个直径8厘米左右病瘤的,减产89.7%。果穗以下茎部发病平均减产20%,果穗以上茎部发病减产40%,果穗上下茎部都发病的减产60%,果穗感病的减产80%。一般发病5%~10%,严重的可达70%~80%,甚至高达100%。  相似文献   

10.
李江 《农村科技》2004,(5):26-27
玉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起发病。在玉米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可陆续发生,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多,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中制种田比大田更为严重,母本比父本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