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就伟 《花卉》2008,(6):30-30
从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学习和创作盆景,后辞职专门从事盆景的生产贸易。近10多年来,我不仅与国内盆景界广泛接触交流,还应邀出访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从未间断对盆景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展中获重要奖项。九里香盆景《山涧留香》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二等奖;福建茶盆景1991年参加印尼第一届亚太盆景雅石展获金奖;榕树水旱盆景《本是同根生》荣获99昆明世博会大奖;榕树盆景《海阔任翱翔》和黑松盆景《百年惊套助分别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等等。总结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白荷 《花木盆景》2005,(5):20-20
泉州盆景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原以榕树盆景见长,有“海内独步”之美誉。榕树盆景《凤舞》历经三代人创作养护,集全国盆景展、亚太地区盆景展、世博会盆景展金奖于一身,是泉州盆景的活古董。  相似文献   

3.
柯孝仁 《花木盆景》2005,(11):20-20
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有一件题名为《瑞气祥云》的榕树盆景,让我们喜出望外——人们见到了盆景盎上一棵自然树,一棵自然率真、野趣地道的树,此树高不过1.2m,胸径可有40cm多,  相似文献   

4.
这盆榕树盆景题名《寿星》 (摄影李浩),树高65cm,是提动式、水培盆景的样品。所谓提动式,即提起树,带着石;树石在盆中的方位,可以随意移动、改变。所谓水培,即以石代土,用水不用土。这盆榕树提动式水培盆景的创作经过与体会:一是寻找一棵  相似文献   

5.
陈新 《花卉》2014,(2):34-34
一、《春秋风云》榕树盆景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五百余年风起云涌,风流人物层出不穷,无数惊心动魄脍炙人口的历史贼,告诉人们适者生存,强者壮大的道理。榕树盘根错节伸入崖壁,独木成林,只要有一丝生存究竟,绝不放弃发展壮大的机会。盆景《春秋风云》,以苍劲有力的主干和枝爪徒刑,表现不惧风霜雪雨洗礼,历经磨难敏自强不息,木秀于林笑傲苍穹的伟岸英姿和强者形象。  相似文献   

6.
由于从小对榕树的特别钟爱,因此对榕树盆景的制作也经历了二十几年、几个阶段的投入、摸索。苦苦追求,不停地探索,感悟大自然之博大精深,深感个人知识之浅薄。对榕树盆景的执着追求,下面想谈谈本人对古榕树盆景创作的几点看法,恳请界内同好不吝指教、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05年第一期, 刊载了潘煜龙先生的评析文章《从<适者>想到的》。本人作为《适者》的作者,现把创作过程作个简介,以作为对潘先生的谢意并对其文章的补充。榕树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经鸟粪中残留种子传播便可扎根生存。在南方市郊乡村,不时  相似文献   

8.
榕树多生长于热带、亚热带雨林地带,枝繁叶茂,浓荫覆地,在炎热的夏季,为辛勤劳作的农人提供庇护。作为盆景材料,榕树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树种,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多有榕树,然而福建人对榕树之爱最甚,榕树几乎是闽南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图腾。闽南人对榕树盆景的创作心得颇多,厦门柯成昆先生的这件大型榕树盆景高200cm,宽230cm,盘根错节,虬曲多姿,恢宏气势,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9.
林联兴 《花木盆景》2005,(12):18-19
榕树为桑科榕属大乔木,是福建省省树,也是海峡两岸盆景大家庭中最受欢迎的树种之一。千姿百态、缩龙成寸的榕树盆景,不但走进海峡两岸寻常百姓家,而且走向东南亚各国,成批量远销世界各地,受到各地朋友的“喜养乐赏999前景十分广阔。然而,盆景作为艺术品的独特属性,与其走向市场实行产业化生产要求每每会发生冲突和矛盾,有人担心,产业化生产带来的规格化要求,使产品千人一面,最后会磨灭了盆景艺术本身的天性,因而持着观望怀疑的态度。这种观念,制约了盆景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导致了不少误区存在。本试以福建地区的榕树盆景生产、制作、销售实践,提出关于榕树盆景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生理特性决定了榕树盆景有奇特的根,在欣赏榕树盆景时,其美感特征也突出地表现在根。  相似文献   

11.
榕树盆景的艺术造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景即盆中之景 ,就是人们以山石、花草、树木等为素材 ,运用“缩龙成寸” ,“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缩现在盆盎之中 ,供以欣赏。盆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技艺 ,榕树 (Ficusmicrocarpa)是福建省最有特色的地方性品种 ,是闽派的代表性盆景树种 ,为桑科常绿大乔木 ,生长快 ,萌枝力强 ,耐修剪 ,树龄可达数百年。笔者于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1月 ,在福建农业大学花卉教研组的小花圃中利用 3~ 4年生的细叶榕实生苗 ,进行盆景造型实验 ,探讨榕树盆景的艺术造型 ,现将结果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榕树盆景造型的…  相似文献   

12.
去年金秋十月,我有幸代表南京地区来到福建泉州,参加了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在展览上,我被一株根植在一堵断墙上的榕树作品——《适》,深深地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13.
正厦门柯成昆先生对榕树情有独钟,多年来,经手柯先生的上品榕树盆景不在少数,花木盆景杂志上期封面刊登的柯成昆先生收藏榕树作品——《十八罗汉》,堪称榕树盆景之典范。此期刊登的榕树盆景高115cm,基部直径42cm,也堪称榕树盆景之佳构,殊为难得。榕树以其强健的生命力、舒展的树形、苍古虬曲的根干而备受福建、两广一带盆景人的喜爱,榕树也是中国盆景界最具地域特色的树种之一。本期作品整  相似文献   

14.
刘锦辉 《花木盆景》2003,(10):20-21
见过康日照先生《临渊垂钓》榕树附石盆景的人,无不拍案叫绝。有人说.那不是树附石.而是精美的浮雕,是幅画.是首诗……石的险峻,榕树根的附着力,树姿的优雅.意境的深远,表现得酣畅淋漓。大师不凡的功力,在游刃有余中达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5.
“福建是榕树之乡,龙海是盆景岂术的摇篮”.这是很多到过福建龙海的朋友发出的感慨。在龙海,一提起榕树盆景,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黄财福这个名字。黄先生的盆景作品独具风格,艺术精湛,这在福建盆景界早已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6.
《花木盆景》2014,(5):18-18
朱宝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江苏南通人,生于1914年,因病于1994年9月13日在南通逝世。享年81岁。朱宝祥自12岁开始学艺,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近70个春秋,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发展,并在传统“两弯半”造型上,总结出“满、残、清、奇、古、怪”的选材六字诀,推出独树一帜的“贴骨棕”棕法。在盆景创作中,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作出《源远流长》、《听涛》、《金蛇狂舞》、《五本同源》、《峰峦叠翠》等盆景精品。他还十分注重通派盆景艺术理论研究,对通派盆景艺术特色与剪扎技艺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1989年,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园林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联合授予朱宝祥先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的榕树千姿百态,或独木成林,或古树婆娑,或伟岸挺拔,村头院落或高山峡谷都有榕树不同凡响的身姿,榕树以独具的形象成为闽南人最淳朴的乡村记忆,榕树也是闽南盆景人最痴迷的树种。本期榕树盆景是闽南榕树盆景技艺传承人柯成昆先生新近之作,高150cm,宽220cm,是一件连根丛林盆景。根盘古拙交互,虬曲相连,枝干密布成丛林树态。  相似文献   

18.
杨修 《花木盆景》2007,(1):18-23
这些盆景作品选自台湾2006年11月的名类盆景展,有华风盆景展、全台榕树展、全台松树展、7县市盆景联展等;这些盆景作品各具创意,脱离轮廊式树木盆景的局限。台湾的盆景展览中盆景一般是不题名的。最近几年的大型展览都移往室外,去除了室内严格摆设,增加与欣赏者的互动,使盆景已经不是完全单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故乡的榕树     
谢荣耀 《花卉》2011,(6):31-31
看到这盆盆景.就不免他人想到故乡的榕树正如香港作家黄河浪在他的散文《故乡的溶树》中所描述的,"我的心印象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小去.飞过迷朦的烟水.苍茫的群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这组《女排之歌》小型组合盆景是由榕树、雀梅、朴树、玉叶和奇石根雕创作而成,各小盆景名为《高处胜寒》、《晓》、《秋实》、《君子临风》、《铁骨铮铮》和《祖国母亲》,其造型多姿多彩,有的巍峨挺立,有的盘根错节,有的婀娜多姿,有的铁骨铮铮。构图上既独立成章又互相呼应,展示出一幅女排姑娘场上拼搏和充满活力的图景来。使人联想到中国女排从辉煌“五连冠”后经过十七年挫折又从困境中崛起的艰苦拼搏过程。故陈忠和主教练把它取名为《女排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