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正> 1989~1990年我们在襄汾县调查,红星座果率平均为5.03%,株均产量49.8公斤(13年生),而同龄的金冠分别为20.78%和143.4公斤,秦冠分别为20.69%和207.6公斤。红星座果率低、产量不高的因素,除品种特性、树体营养、栽培技术外,春季花期冻害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甘肃省正宁县2010—2019年气象资料和近10年苹果基地物候期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和苹果花期冻害灾情调查评估的方法,分析了苹果花期冻害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苹果开花期间低温冻害年代际变化具有间隔1~2年就会交替出现的周期性气候特征,花期低温冻害主要发生在正宁县西南部地区,主要危害时段为4月上中旬。统计分析得出苹果开花期霜冻气象灾害指标和气候变化特征,对当地苹果产量预测、霜冻灾害防御以及农事指导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澄城县苹果花期冻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新娟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6):96-96128
采用1963-2008年澄城县气象站的终霜冻气候资料,介绍了澄城县终霜冻气候状况,分析了澄城苹果花期冻害的特点及影响苹果花期冻害的因素,并提出了预防苹果花期冻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利用平凉7县(区)气象资料、6个县(区)的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和产量资料,对苹果花期冻害指标、因冻减产情况及不同等级冻害发生频率进行了分析。根据平凉近年来苹果花期冻害实地调查,将花期冻害分为三种强度等级即重度(T≤-3.5℃)、中度(T≤-1.5℃)和轻度(T≤0℃),不同冻害等级对应不同的减产率。 在平凉7个县(区)中,华亭花期冻害发生最严重,不同等级的冻害发生1年1~2次,崇信花期冻害则最轻,不同等级冻害3年1次,其他县(区)1~2年1次,全市不同等级冻害的频率分布表现出轻度>中度>重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冻害灾损率作为风险区划指标,将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分为3个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本市多数区域属于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重度冻害发生较少,但中度冻害和轻度冻害发生仍较频繁。建议全市在目前果园布局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中东部低风险区的苹果种植。  相似文献   

6.
利用芮城县1984—2012年苹果花期序列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出苹果花期与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发现气温对苹果花期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日照时数,降水的影响很小;气温、日照时数对苹果花期的影响表现为一致性负相关。筛选出影响苹果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年平均气温、2月平均气温、3月平均气温、3月地面温度、开花前1个月≥0℃积温和3月至4月上旬≥0℃积温、3月日照时数,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基于以上因子的苹果花期预报模型,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对1984—2012年芮城县苹果花期进行回测,准确率较高。平均始花期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绝对误差为0,最大差值为6 d;平均盛花期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绝对误差为1 d,最大差值为9 d,预报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芮城县苹果花期。  相似文献   

7.
苹果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陕西省关中东部11个县市区30 a气象资料,以苹果为例,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抗灾能力等四个方面,综合评估陕西省关中东部苹果花期冻害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关中东部苹果花期冻害高风险区位于北部的白水、澄城和合阳县,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渭河的临渭区、华县、华阴和潼关。建议关中东部苹果种植一定要避开高风险区,才能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十几年来烟台地区冬季和春季苹果开花前的气温变化,分析了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的发生与暖冬天气关系密切,烟台地区发生花期霜冻的年份,均出现了暖冬天气;同时,如果4月上中旬温度较高时,苹果的物候期会提前,发生霜冻时,损失更严重。因此,暖冬(2月份均温高于2℃)和4月上中旬的高温,可作为烟台地区发生晚霜的早期预警预报的参考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张雯 《陕西农业科学》2021,(11):103-107
花期冻害是影响苹果产业高品质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近年来,苹果花期冻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苹果花期冻害原因、冻害形成机理、抗寒性评价、抗寒生理和防寒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同时对今后苹果花期抗寒性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刘璐  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474-3475,3479
根据陕西省苹果产业气象服务业务需求,利用气象条件、生态监测和种植面积3个指标,共13个子指标建立陕西省苹果产量预报概念模型,通过对各指标与去年及历年情况的对比,了解当年这些因素相较去年及历年的优劣程度,并以前1年情况为基准,定性判断当年苹果产量变化趋势及幅度,进而判断当年苹果产量。该模型目前已满足陕西苹果气象服务业务需求,并可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苹果产量预报方法、指导其他省市开展各类特色经济林果产量定性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61-9062
以内丘县1960 ~2013年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初终霜日期、无霜期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滑动t检验方法,针对晚霜冻对内丘富岗苹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丘县终霜平均日期为3月30日,无霜冻期平均为206d;近年来内丘县无霜期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且富岗苹果花芽萌芽期和盛花期发生大面积冻害的有6年,这6年基本上均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降温幅度大,日最低温度、日最高温度在晚霜冻发生前呈现阶梯式下降、在晚霜冻发生后呈阶梯式上升,这为晚霜冻的预警和预防提供了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13.
宁夏2014年苹果晚霜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是易受霜冻影响的经济林果之一,2014年春季宁夏冷空气频发,出现多次霜冻天气过程,为了了解2014年晚霜冻对宁夏苹果的综合影响,文章运用调查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宁夏苹果遭受晚霜冻危害情况。结果表明,2014年宁夏苹果花期和幼果期均遭受霜冻危害,平均综合危害程度在30%~35%;综合晚霜冻危害受日最低气温出现次数和阶段内极端日最低气温影响较大;各地差异明显,从有限调查点来看,中宁轿子山林场受冻较为严重;不同品种之间,富士受冻最严重。文章的调查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宁夏苹果产业受霜冻危害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隰县国家气象自动观测站、香梨花期冻害区南唐户村和乔村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常规观测资料和香梨发育期观测及冻害资料,对2018年4月6—7日山西隰县香梨花期冻害发生的气象条件、果树条件、冻害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香梨花期冻害程度判断为重度冻害。造成冻害的原因:第1,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导致花期提前10~15 d,致使花期冻害风险加大。第2,超强冷影响,Tmin≤-5.0℃且D≥5 h,超过了果树花期重度冻害阈值Tmin≤-5.0℃且D≥1 h。第3,果树品种不同,冻害程度不同,早熟品种重于晚熟品种;同一果树,树冠顶端受冻率明显低于树冠底部。第4,气象条件相同时,冻害程度随海拔升高减轻;不同地形冻害程度不同,盆地重于山地;迎风面重于背风面。研究此次冻害目的,旨在揭示果树花期冻害的成因,为果树花期冻害预报预警及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陕西不同地区苹果园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采集标本,室内分类鉴定,明确了不同地区天敌昆虫资源,研究结果还表明,天敌昆虫在陕西不同地区的苹果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苹果园海拔高度的升高,果园天敌昆虫的种群及数量分布有逐渐减低的趋势,天敌昆虫的分布不仅与自然地理条件、植被等因素直接有关,而且与管理等人为影响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苹果冻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11月21日,由于气温骤降,使吕梁等地苹果树主干严重受冻。冻害以5~10年树为主,伏锦、金冠比红富士受冻轻;柳林红等短枝型品种比红星受冻轻;山峁地树比低洼地树受冻轻;丘陵地下部比丘陵地上部树受冻轻;冻前灌水树比不灌水树受冻轻。气温骤降,低温持续时间长,栽培管理不当是这次冻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终霜冻对新疆北疆地区酿酒葡萄冻害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西北葡萄与葡萄酒优势产区酿酒葡萄在萌芽生长过程中易受终霜冻危害的问题,研究终霜冻对葡萄嫩梢(萌发芽)发育、产量等影响,为减轻终霜冻危害和科学防御提供依据。2008年终霜冻发生时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酿酒葡萄基地为重点,调查酿酒葡萄不同品种、萌芽期、出土时间、结果母枝长度等因素下的终霜冻害发生情况、产量变化及灌溉、烟熏等的防霜冻效果。结果表明,赤霞珠、霞多丽、佳美、晚红蜜和贵人香葡萄嫩梢(萌发芽)对终霜冻(低温)的忍耐力基本相同,而不同发育阶段的嫩梢对低温的忍耐力存在较大差异,处于绒球期和未萌动的芽忍耐力最强。结果母枝留芽量、葡萄园灌水和烟熏对赤霞珠晚霜冻害的影响不大,而推迟出土时间可明显减轻赤霞珠受终霜冻的危害程度。终霜冻导致酿酒葡萄产量大幅下降,多数葡萄园减产超过40%。春季推迟葡萄出土时间是减轻终霜冻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陕西省6-9月平均气温进行模拟,利用加密气象站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克里格法(Cokriging)的平均相对误差大于日照时数修正的多元回归(SMR)和"多元回归+内插残差"(Multiple Regression,MR),Cokriging存在1℃以上的平均误差,SMR与MR平均误差为0.59~0.81℃。SMR频率宽度更宽,较MR更接近观测值的频率分布。3种方法估算气温结果趋于偏高,其中Cokriging法估算的结果表现最差,高偏差分布多,低偏差分布少。SMR较MR方法在±0.5℃内表现好,在±1℃间隔内2种方法表现接近。  相似文献   

19.
申晓晴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40-41,5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春季极端温度波动加大,小麦晚霜冻害发生越来越频繁,给周口市冬小麦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主要灾害因子.通过对2010-2019年周口市小麦生育期资料及低温过程、小麦发生晚霜冻害的年份及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小麦晚霜冻害发生特点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期为当地冬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