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尚堃  安志华 《食用菌》2007,29(2):29-30
以棉子壳、玉米秸、麦秸、豆秸、玉米芯为主料,对鸡腿菇栽培上常用的5个培养料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为主料菌丝生长发育、品质均最好,感杂率、畸形菇率最低;仅产量而言,5个配方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棉子壳、豆秸、玉米芯、玉米秆和麦秸。  相似文献   

2.
选用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特白36菌株和CC208菌株,采用5种不同配方进行林地试验,从鸡腿菇菌丝封满料面所用时间、出菇时间、平均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加以衡量,探讨速生林地栽培鸡腿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特白36菌株比CC208菌株菌丝生长快、出菇早、平均生物学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更适合速生林地栽培;与其它配方相比,特白36菌株在配方C(63%玉米秸、22%棉籽壳、5%麦麸,5.4%石灰,1.8%石膏,1.8%碳酸钙,1%磷酸二铵)上生长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用金福菇菌糠作为鸡腿菇的主要栽培基质,以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为指标,设计5种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筛选出供试鸡腿菇菌株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68%金福菇菌糠、20%棉籽皮、10%麸皮、2%石灰;另外,以金福菇菌糠作为鸡腿菇栽培的主要基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鸡腿菇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对高血压、糖尿病、痔疮有较好的疗效,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笔者利用栽培过金针菇、猴头菇的菌糠栽培鸡腿菇,第一潮菇的转化率在12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棉子壳、玉米芯、杂木屑、玉米秸、稻草为主料的培养料对黑鲍鱼菇分别进行常规袋栽和脱袋覆土栽培试验,试验结果:采用培养料棉子壳、玉米芯、杂木屑的进行脱袋覆土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品质,且潮次分明。而以玉米秸、稻草作主料不管是袋栽还是覆土栽培都不具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鸡腿菇是具有食疗作用的优良菇种之一,风味独特,肉质细嫩,菇体洁白,近年国内外市场对其需求增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从栽培场地及设施要求、栽培季节与品种、栽培基质原料选择与配方、拌料与装袋、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和包装等方面介绍鸡腿菇发酵料袋式标准化系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属典型的中温型品种,地温低于8℃时不能正常出菇,地温高于30℃时,菌丝活力下降,寄生菌鸡爪菇大量出现,鸡腿菇近于绝收。采取夏季降温,冬季增温的办法,可周年生产鸡腿菇,但夏季降温成本高,效益低;冬季利用蔬菜大棚套种鸡腿菇,既省去了加温成本,又不侵占蔬菜的有效空间,还能为蔬菜提供部分CO2气肥,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原料配方①麦秸60%,干牛粪25%,麦麸12%,玉米面3%。②稻草60%,玉米秸20%,麦麸15%,玉米面5%。③玉米芯40%,豆秸45%…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可替代木屑栽培大球盖菇的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比较不同基质栽培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草、玉米芯、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单位产量、生物学效率均高;木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为72 d,而玉米芯、稻草、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分别缩短28 d、17 d、14 d、13 d;玉米芯和莲子壳栽培的大球盖菇质地(硬度)和菇形指数优于木屑,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体硬度相近于木屑;玉米芯、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盖和菌褶颜色差异明显。综合表明,江西省特色农林废弃物莲子壳、竹屑和玉米芯有潜力替代木屑与稻草和谷壳搭配栽培大球盖菇,这一结果为江西省大球盖菇栽培提供新型栽培基质,为当地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简易反季节栽培鸡腿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林 《食用菌》2005,27(6):43-44
鸡腿菇属中温菌类,春秋季栽培为主。为了实现秋、冬、春三季连续出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农科热线专家指导下,大胆设计进行简易设施冬季栽培鸡腿菇试验。在笔者与同仁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元旦前后棚内大量出菇,反季节栽培一举成功。本试验参考了配置较高的反季节菇棚,就地取材,投资较小,技术上没有太大难度,可供有兴趣的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家庭环境培养灵芝、猴头菇、榆黄蘑盆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灵芝、猴头菇、榆黄蘑为试材,用玉米芯、玉米秸和麸皮等为栽培料。采用常规食用菌栽培和管理方法,研究了家庭环境下灵芝、猴头菇、榆黄蘑盆景的制作和出菇管理情况。结果表明:采摘的盆景食用菌子实体很好地保持了其完整性、新鲜度、营养成分和风味,因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更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采收第一潮菇后,适时少量多次地补充营养液还可以提高家庭盆景栽培出菇的次数。所以家庭食用菌盆景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完全可行,是北方地区可供开发的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11.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鸡腿菇适应性强、可用多种农副产品如棉籽皮、玉米芯、麦草、稻草、玉米秸杆等做培养料 ,方法简便灵活 ,投资少 ,见效快 ,收益高 ,人工栽培简单粗放 ,生产周期短 ,培养料到用率高 ,生物效率可达 15 0 %~ 2 0 0 %。由于鸡腿菇菌丝抗衰老能力强 ,以及不沾泥不出菇的特点、生产者可在农闲大量培育菌袋 ,然后根据气温、市场动态来分期分批安排出菇、或采用异地出菇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既适合农户家庭种植 ,又可以进行规模化 ,工厂化周年生产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栽培温度及季节安排 鸡腿菇菌丝生长温度3℃~ 38℃ ,最适 2 4℃~ 2 8℃ ,…  相似文献   

12.
以马蹄渣为主要原料栽培鸡腿菇,通过设计5种不同配方,以鸡腿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品质含量、产量及经济效益为指标,研究马蹄渣栽培鸡腿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马蹄渣栽培鸡腿菇的最佳配方为76%马蹄渣、10%麸皮、8%玉米芯、5%石灰、1%石膏。试验表明马蹄渣代替棉子壳栽培鸡腿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鸡腿菇夏季日光温室栽培培养料配方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尚堃  付国占  于醒 《食用菌》2010,32(2):31-32
以棉子壳、玉米芯、平菇废料为主料,设置3个配方,夏季日光温室栽培鸡腿菇。结果表明:棉子壳40%,玉米芯40%为主料的配方最好,其菌丝长势较强,发菌期较短,菌丝在覆土中生长较好,现蕾期较短,感杂率最低,产量较高,畸形菇率最低,适宜鸡腿菇夏季日光温室栽培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尚垄  于醒  李建南 《食用菌》2009,31(5):38-38
鸡腿菇大田小拱棚栽培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闭。为筛选出鸡腿菇大田小拱棚栽培适宜的培养料配方,2006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课题组有关成员在川汇区农业高效园区大田中搭小拱棚,以玉米芯为主料,选择适宜的配方栽培鸡腿菇,现将有关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菌糠对五种蘑菇的化感效应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木耳菌糠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等五种菇类菌丝生长的化感效应分析结果,选用黑木耳菌糠有促进作用的平菇菌株和化感效应不明显的秀珍菇菌株进行出菇试验。采用传统木屑78%培养料配方为对照,按照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质量比为15%、30%、45%、60%、78%的五个配方处理,进行平菇和秀珍菇出菇试验。结果显示,当利用30%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栽培平菇和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达到最高值,均与对照以及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当菌糠替代量高于45%时,平菇产量低于对照,菌糠替代量达到60%时,生物学转化率低于对照的生物学转化率;黑木耳菌糠的添加,对秀珍菇的单产和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兴国 《食用菌》2006,28(1):25-25
为使玉米秸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几年来,我们将收集来的玉米秸经晒干、粉碎加入玉米芯种植毛木耳,并摸索出一套高产的栽培方法。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鸡腿菇品种‘CC900’为试材,以白酒糟为栽培基质,辅以粘虫板,研究了白酒糟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营养成分以及粘虫板对害虫诱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2(酒糟40%、玉米芯50%、麸皮9%、石膏1%)栽培鸡腿菇效果最佳,其生物转化率为133.6%,子实体蛋白质、纤维素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栽培后菌糠的粗纤维含量下降,蛋白质、N、K等含量与CK差异不明显;出菇期间对主要害虫的诱杀效果黄色粘虫板好于蓝色粘虫板。  相似文献   

18.
张焕英  张筱梅  张渊 《食用菌》2003,25(1):19-19
茶薪菇 ,又名茶菇、油茶菇。其味鲜美 ,质地嫩脆 ,清香可口 ,营养丰富 ,是我国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珍稀菇类。目前茶薪菇栽培原料多以木屑、蔗渣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薪菇大面积的生产开发。我省玉米芯、玉米秸、麦秸等资源丰富 ,为了就地取材 ,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由河北农大提供。母种培养基PDA ;原种培养基棉子皮、麦麸。1.2 原料配方及培养袋制作 ①棉子皮 88% ;②玉米芯78% ;③玉米秸 78% ;④麦秸 78% ;⑤棉子皮 33% ,玉米芯35 % ,玉米秸 10 % ,麦秸 5 % ;⑥木屑 78% ;⑦棉…  相似文献   

19.
以意杨木屑和玉米芯混合物作为碳源基质,采用不同比例配方栽培海鲜菇,观察其对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意杨木屑46%、玉米芯24%为碳源栽培海鲜菇产量较高,每瓶产鲜菇286.4g,生物学效率达95.43%,分别比对照高10.5 g和3.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王增术 《食用菌》2003,25(3):26-27
本文通过对秀珍菇袋栽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秀珍菇袋料栽培的优化营养基质组合,提高了生物转化率,改善菇体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