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意味着发展,要以发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上的增加,而且指农产品质量上的提高,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选取2004~2013年山东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维度的24个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山东省2004~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各子系统得分及各年协调系数。结果表明:人口子系统权重为0.2026,经济子系统权重为0.3111,社会子系统权重为0.1728,资源子系统得分为0.1402,环境子系统得分为0.1732;2004~2013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5个子系统发展协调度总体提升,但近年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是一种发展模式和技术取向,综合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163-165
从农业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选取了3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新疆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1999~2014年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增加平稳,人口子系统呈现下降趋势,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处于协调状态,依据各子系统的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采取有效的人口、环境政策与调控措施,增强整体的有序性,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以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为后代留下一个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其实质就是一种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发展,既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协调,也是人的素质提高与社会进步的融合。生态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人口数量和人的素质及理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和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必须树……  相似文献   

6.
围绕山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深刻剖析山区现行生存、生产、生活方式,探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建设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基本内涵及系统设计的理论方法。通过选择四湖地区典型农业大县监利县作为研究区域,就如何协调本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农业资源宏观管理,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应该从战略上和宏观上来研究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各类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村是我国人口主要居住地,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水土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如何处理水土保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探讨。为使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地达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与环境、经济与自然的相互协调,水土保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循环农业既是农业发展新的理念和策略,更是一种新的增长方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其核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变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河北省太行山区25个县(市、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趋势;【方法】笔者通过文献对比分析和专家调查法,确定了评价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涵括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层次,共计31个指标,以此对河北省太行山区25个县(市、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农业发展趋势整体是可持续的,但25个县(市、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速度表现各异,其总体评价值年增长率变化有强有弱,多年平均在0 ̄12%之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的地区评价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 ̄12%、发展能力中等地区评价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 ̄8%、发展能力低下的地区评价值年平均增长率为0 ̄4%。【结论】发展能力高的地区,虽然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压力较大,但其社会、人口、经济的发展基本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的地区,其社会、人口、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发展不协调,而且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