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野人谷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调查,发现湖北野人谷自然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8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85种数的28.8%,其中兽类22种,鸟类43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8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44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61种。  相似文献   

2.
2005年7~9月,通过野外样线调查、座谈访问、历史资源收集,对薤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进行调查,结果为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7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46种的29.27%,其中兽类21种、鸟类38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38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56种.  相似文献   

3.
2005年7—9月,通过野外样线调查、座谈访问、历史资源收集,对薤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进行调查,结果为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7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46种的29.27%,其中兽类21种、鸟类38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38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56种.  相似文献   

4.
2011年,采用样线调查、定点观察、红外自动相机监测以及查询资料等调查方法,对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约56种,占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293种的18.64%。其中:鱼类2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1种,鸟类42种,兽类1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兽类有3种,鸟类有28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鱼类2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1种,鸟类27种,兽类4种。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中,常见种16种,少见种27种,稀有种12种。  相似文献   

5.
<正>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和人类共同分享自然环境。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活动空间不断加大,野生动物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保护野生动物显得更加重要。河北省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陆生脊椎动物530多种,约占全国的1/4;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1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二级保护动物73种。我省不仅是褐马鸡、金钱豹、黑嘴鸥、大鸨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栖息地,而且还是国际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陆栖脊椎动物4纲、22目、52科、219种。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人为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遭到严重破毁,分布范围大幅度缩减,数量急剧下降,部分动物(如雪豹、金雕等)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为此,我们针对祁连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就地保护与异地保护的资源保护战略思想;以及规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单位,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规模化生产,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等资源利用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南河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保护区有自然植被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8个群系;②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3科731属1548种,占湖北省维管束植物总种数的25.72%。属国家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植物27种。③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8目83科277种,占湖北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31.24%。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  相似文献   

8.
湖北堵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有自然植被为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26个群系;(2)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74科730属1733种,占湖北省维管束植物总种数的28.52%,属国家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植物41种;(3)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6目81科286种,占湖北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42.69%。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掌握秦岭国家植物园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科属组成、特有性及濒危状况等特征,为野生动物资源的有效监测、科学研究、保护管理提供最新的基础资料。依据2021年2月发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2022年6月陕西省发布的《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通过查阅比文献和野外调查,整理总结了秦岭国家植物园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结果表明:秦岭国家植物园现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纲19目36科59属69种,与2008年出版的《秦岭植物园科学考察报告》相比,园区新增加记录8科、26属、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8种、二级37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种,17种属中国特有物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极危物种(CR)3种、濒危(EN)6种、易危(VU)14种、近危(NT)18种、无危(LC)26种、未评估(NE)2种、受威胁物种23种,占物种总数的33.3%;CITES附录Ⅰ收录6种、附录Ⅱ收录25种、附录Ⅲ收录3种。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有陆生脊椎动物411种,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24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52种,还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近年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些珍稀动物的资源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1.
对佳西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140种,隶属于49科105属。其中属于1987年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佳西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威胁主要有毁林开荒、盗伐、盗挖和偷猎。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和受到的威胁,提出了应加强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供保护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川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4月和8月,对四川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5种,分属7目25科。区系分析表明:该保护区的兽类东洋界种类有56种,占74.67%;古北界15种,占20%;广布种有4种,占5.33%。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该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5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进行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97科412属1 006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4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7种,辽宁濒危保护植物13种。  相似文献   

14.
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南坡中段,隶属华中植物区。该地区物种丰富,已查清维管束植物204科846属1 883种,其中蕨类植物37科83属201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6种,被子植物160科751属1 666种;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科级分布型可划分为10个分布型11个亚型,属级可划分为15个分布型20个亚型;特有成分多样,共有2个中国特有科25个中国特有属,众多中国特有种;区系起源古老,成分以中亚热带为主,过渡性特征显著;珍稀植物富集,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包括36种兰科植物)和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种。  相似文献   

15.
于2008年7月对湖北省仙桃市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52种,隶属于13目29科.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24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鸟类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的鸟类5种.该保护区夏季鸟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鸟类密度为8.88只/hm^2,4种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芦苇(3.3422)〉水域(3.1778)〉农田(2.6497)〉树林(2.4251);均匀度指数依次是:芦苇(1.1797)〉水域(1.0793)〉农田(1.0627)〉树林(0.6767).  相似文献   

16.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植物4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21种),珍稀濒危植物36种(其中濒危2种,渐危20种,稀有14种)。这些植物具有种类丰富、热带性强、起源古老等特点。在探讨其濒危原因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并建议把五岭过路黄等32种植物列为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金钱豹资源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钱豹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易于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近年来野生数量有回升迹象,但保护任务依然严峻。分析了保护区内金钱豹的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调查表明,大盘山共有珍稀植物33科47属64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28科40属54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10种,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有12种;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44种,其它珍稀濒危植物13种;具有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中国特有属种多的特点。并提出了强化植被保护和恢复、人工林改造和恢复、建立珍稀植物园、搬迁保护区内村庄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