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机理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莒南县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连年获得高产稳产。其增产机理是,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了抗旱耐涝能力,促进了光合产物积累和合理分配,增大了经济系数;解决了积温不足,提高了结果率和饱果指数。所采取的技术是选好肥水地,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抢茬早播种发芽率高适时盖膜,喷施生长调节剂,及时防疫治虫,防早衰等。  相似文献   

2.
阿土 《茶叶通讯》2013,(4):53-53
茶是一盏有气质的水,含蓄内敛,蕴藉深厚,品味独特雅致。 突然想到这句话,不知是否自己想的,或是以前听到别人说了,也说不定是从文章里读到,反正是想到了这句话,且不由得为这句话叫好。茶是有气质的水,但不一定要渴了才喝,因为茶是用来品的,就像人生,并不是走完了一辈子就是人生,只有品味出了自己的价值才是人生。  相似文献   

3.
菏泽市牡丹区庞楼村青年农民庞须嗣,种植2/3hm2牡月石榴,石榴园里种牧草,花期放蜜蜂,牧草养羊,羊粪施入果园的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取得了好的效益。庞须嗣原先种植石榴的地块土壤瘠薄,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在石榴园间作了紫花苜蓿等牧草,购买了5箱蜜蜂和30只小尾寒羊进行饲养。石榴盛花期放养的蜜蜂生产的蜂蜜品质上乘,市场价格高,增加了养蜂收入,通过蜜蜂授粉,大大提高了石榴的座果率。当年收获的牧草足够小尾寒羊1年所需的饲料,而生产的羊粪,又可作为果树和牧草的肥料。这样,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空间,抑制…  相似文献   

4.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闻于周鲁公,兴于唐,盛于宋,明清时遍及中华[1],漫长的饮茶历史,不仅充分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也认识了茶的精神属性,形成了各种民间饮茶风习,品茶活动成为一种美和艺术的创造,成为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茶文化不仅凝聚着各个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明的水平,中国茶文化成为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中国人品茶有其独到之处,形成了雅俗共赏的饮茶风习和品茶技术,表现了茶艺类型的丰富多样。一、传统茶艺的基本类型与特色中国饮茶历史悠久,饮茶文化源远流…  相似文献   

5.
新洋农场地处沿海地区射阳县境内,北临黄沙河,南部有利民河横贯其中,水利设施齐全,自然生产条件较好,土壤肥力较高,增产潜力大。近年来在实施“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田”的双重承包、双重经营的“两田制”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的优势,加大了投入,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力度,提高了复种指数,调整了种植结构,已形成了“麦一稻”一年两熟的栽培体系。为了适应啤酒工业的发展,满足啤麦市场的需求,现在种植的大麦全部是啤麦,常年种植面积在3万亩左右,占总面积的60%,平均单产450kg以上,千粒重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灰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措施,在长沙县百里茶廊万亩生态茶园进行实施,全园不施用化学农药,局部施用植物源农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控制了灰茶尺蠖的为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和农药残留,保护了茶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麻作》1980,(3):47-47
江西省四月分在宜春地区农科所召开了全省麻类新品种选育和栽培协作会议,与会同志畅谈了麻类生产、科研的大好形势,交流了经验,商讨了麻类育种目标和主攻方向,统一了试验方法和记载项目,落实研究了协作任务和项目,并就加快全省麻类科研步伐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渠江薄片·罗村茶产地释疑薛德炳(四川万源市茶果站万源·636350)发掘、恢复历史名茶,研创具有特色的新名茶,促进了茶业科技进步,丰富了茶叶品类,优化了茶叶品级,繁荣了茶叶市场,适应了茶叶消费变化,提高了茶业经济效益,标志着茶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汪光荣 《茶叶》1999,25(1):26-29
武义县在红壤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红壤普遍存在的“酸,瘦,粘”等影响茶树生长的障碍因子,因地制宜地贯彻“资源利用为基础,改造提高为重点,治理开发为途径,增加效益为目标”的茶叶生产方针,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和新茶园建设,经过5年努力,明显提高了小流域茶叶生产水平,不仅使茶农增加了收入,而且改良了红壤,改善了生态环境,保证了红壤开发项目目标的实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福建茶叶》1979年7月创刊,直至今年7月,也即1999年第2期(总第79期),已创刊计周年了,可喜可贺!在这周年头里,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为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份刊物汇入了我国我省茶叶改革、茶叶科技发展的洪流中,一期一个脚步地向前发展,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茶叶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新变化,提出新问题,载入了科技出版来业的史册。其中不乏哇作,凝结了领导、作者、编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总结过去,开拓夫来,将会有更多精品问鼎。20年,弹指一挥间。过去的岁月和成就,已有记载,也已成为历史。展望新世…  相似文献   

11.
简述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意义,分析2000~2012年世界热区国家的热带作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以及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提出我国热带作物新品种保护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热带作物科学数据分中心所建数据库为例,从实践的角度探讨热作数据库数据审核的经验和方法,同时对目前数据审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因组学的发展,不仅能获得物种个体水平染色体的精准DNA序列,解析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而且其超高通量技术使得在群体水平诠释物种遗传多样性成为可能,从而改变了现代生命科学的进程和研究方式。本文概述了基因组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与相关组学技术结合,在物种群体遗传结构多样性、功能基因发掘、生物进化以及精准育种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简述了热带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基因组学发展与新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评。  相似文献   

14.
几种热带作物白粉菌寄主范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橡胶,芒果,大丽,大叶相思,瓜类等热带作物白粉菌的寄主范围,发现刺头婆、山麻秆是橡胶白粉菌的野生寄主;野艾蒿,马鞭草是大丽菊白粉病的野生寄主。南瓜白粉菌可以侵染苦瓜,毛瓜,不能侵染冬瓜,丝瓜,黄瓜,用5种瓜的白粉妆种南瓜均不成功,芒果、大叶相思白粉菌未发现野生寄主。  相似文献   

15.
热带作物顽拗型种子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顽拗型种子的生理特性和目前主要保存技术,从作物种类和研究内容方面详细阐述了热带作物顽拗型种子保存的研究进展,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发展我国热带饲草作物的意义、热带牧草与饲料作物品种选育和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选育及推广热带牧草与饲料作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异境保存是目前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主要保存形式.本文在介绍异境保存概念及其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见解和建议:对生长不良的种质资源采取人为主动淘汰;对生长良好的种质资源可以采集种子播种,通过自然选择建立稳定种群;对于我国野生的资源,宜保存进化显著单元.  相似文献   

18.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e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采用SQL Server2005构建企业级数据库平台,以ASP.NET为框架,用C#语言开发三层结构的热作种质资源e平台,并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无缝链接。  相似文献   

19.
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热带农业现代化的法宝之一,热带农业增效、热区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在阐述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并就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加快热带作物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植物线虫是危害热带作物生产的一大重要植物病原。由于适宜热带气候和土壤条件,热作线虫病害具有种类丰富、繁殖世代多和群体大的特点,掌握热作线虫发生规律,控制热作线虫病害发生对保障热作顺利生产必不可少。概述了热带作物线虫病害危害情况、热带作物线虫学研究及服务三农现状,提出提升热带作物线虫学研究水平及服务三农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