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了揭示A/O/MBR/VFCW组合工艺对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降解效能及吸附效果,以EDCs中雌酮(E1)、雌二醇(E2)、乙炔基雌二醇(EE2)、雌三醇(E3)等内源性EDCs为目标物,以农村生活污水为试验水源,在污水中投加4种EDCs,通过固相萃取对各单元出水水样进行富集,利用GC-MS对上述4种EDC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工艺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常规污染物,同时对E1、E2、EE2、E3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7%,93%,91%和87%。好氧单元和MBR膜池对EDCs去除效果均优于厌氧单元,说明好氧环境更利于微生物对EDCs的降解。活性污泥对EDCs的吸附与4种EDCs的辛醇-水系数(K_(ow))有关,当K_(ow)大于4时,活性污泥吸附EDCs能力较强;K_(ow)小于2.5时,则吸附能力相对较弱。E1、E2、EE2、E3的K_(ow)值分别为3.13、4.01、3.67、2.45,从而解释了在A/O/MBR工艺中为何E2去除率最好,E1次之,而E3去除率最弱。湿地系统能够对MBR膜池出水中浓度较低的4种EDCs进一步去除,去除率增长幅度为20%~25%,得益于根系分泌物泌氧、不同填料及土壤对目标物的降解与吸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膜生物反应器(MBR)对生活污水中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方法]以成都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水为中试用水,采用由自主开发的聚偏氟乙烯制成的高性能中空纤维膜材料做的膜组件进行中试研究,试验工艺为A/O-MBR,对MBR在实际废水中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采用MBR处理生活污水,对CODCr去除率平均水平在90%以上,且在进水CODCr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保持相90%以上。运行期间,回流量维持在5 m3/h,出水流量在1.3~2.2 m3/h变动,相应的HRT在6.7~12.0 h变动,但出水水质并没有较大变化,说明MBR系统对HRT的要求并不高。[结论]MBR对生活污水中的COD和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苏南  黄评  刘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57-1259
[目的]充分利用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A/O)的脱氮除磷作用和MBR膜生物反应器(MBR)的高效截留与微生物富集作用,提高系统处理废水的能力和保证出水水质。[方法]在中试规模下采用A/A/O+MBR组合工艺处理某豆制品厂废水,同时考察膜生物反应器对出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A/A/O+MBR组合工艺对该豆制品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60 d的监测结果显示,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时,出水平均COD、氨氮、TP分别为20.80、0.40、0.23 mg/L。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级标准。其中膜分离技术对COD、氨氮和TP的强化去除率分别为23.25%、0.85%和4.13%。[结论]研究可为生产中豆制品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洪敏  王双  王树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56-11459,11472
[目的]提高A2/O工艺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处理效能。[方法]将悬浮填料投放到A2/O反应器的好氧池中挂膜,采用活性污泥启动法处理人工调配的模拟生活污水。[结果]反应器稳定运行以后,进水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进水氨氮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98%以上;进水磷酸盐去除率稳定在88%左右。[结论]悬浮填料式A2/O反应器的出水COD、氨氮和总磷均满足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于广超  李方敏  俞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023-8024,8047
[目的]研究倾斜土槽装置适宜的污水流量负荷。[方法]以5层倾斜土槽组合装置填充蜂窝煤渣和砂壤土,采用连续进水方式对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进行3种不同污水流量(100、200和300 L/d)对污染物指标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3种污水流量处理对BOD5、COD、TP、TN等水质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差异均不显著,但以100 L/d污水流量处理下污染物的去除率相对较大;倾斜土槽装置对BOD5、COD的去除率大都在87.8%~90.2%,对TP的去除率在98.4%~98.7%,TN的去除率也在72.0%~74.5%范围内。[结论]不同污水流量下倾斜土槽装置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基于不同挂膜填料的A/O工艺抗冲击负荷与稳定性.[方法]为了考察2种填料的挂膜启动效率、运行稳定性,以青岛市某小区生活污水为例,基于A/O工艺,利用平行连续中试试验研究了弹性立体填料和柱状悬浮填料的启动、运行以及在低温或低负荷条件下的抗冲击性能.[结果]对COD、TP的去除而言,在低温状态下,投加弹性填料的A/O系统抗冲击性和稳定性要优于投加悬浮填料的A/O系统;在低负荷状态下,投加悬浮填料的A/O系统抗冲击性和稳定性要优于投加弹性填料的A/O系统.[结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要针对不同的处理水平和在不良条件下从不同污染物考虑的对其抗冲击和稳定性影响,选用合适的填料.  相似文献   

7.
运用定量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法研究了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对雌鲫的雌激素效应。以不同浓度的BPA[质量分数分别为1mg/kg,50mg/kg,100mg/kg(注射剂量/鱼体重)]对雌鲫进行腹腔注射,然后分别于24h和48h检测肝脏中的仅型雌激素受体(ERct)mRNA表达以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表明1mg/kg和50mg/kgBPA处理组ERa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48h内均没有明显变化;100mg/kgBPA处理组ERamRNA水平在注射后24h显著上调(P〈0.05),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1mg/kgBPA处理组E2水平在24h显著下降(P〈0.05),48h回升至正常水平;50mg/kg和100mg/kgBPA处理组E2水平在24h显著增加(P〈0.01),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结果表明,BPA具有雌激素样效应,高浓度的BPA能够诱导雌鲫肝脏ERαmRNA表达和血清E2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8.
双酚A对鲫雌激素受体表达和雌二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量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法研究了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对雌鲫的雌激素效应。以不同浓度的BPA[质量分数分别为1mg/kg,50mg/kg,100mg/kg(注射剂量/鱼体重)]对雌鲫进行腹腔注射,然后分别于24h和48h检测肝脏中的仅型雌激素受体(ERct)mRNA表达以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表明1mg/kg和50mg/kgBPA处理组ERa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48h内均没有明显变化;100mg/kgBPA处理组ERamRNA水平在注射后24h显著上调(P〈0.05),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1mg/kgBPA处理组E2水平在24h显著下降(P〈0.05),48h回升至正常水平;50mg/kg和100mg/kgBPA处理组E2水平在24h显著增加(P〈0.01),48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结果表明,BPA具有雌激素样效应,高浓度的BPA能够诱导雌鲫肝脏ERαmRNA表达和血清E2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体式A/O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低浓度校园生活污水,着重考察了处理效果、膜污染规律和稳定运行的条件。结果表明,COD、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2.54%、98.10%;系统临界膜通量保持在0.13~0.14 m3/(m2.d);反应器最优运行工况为第1阶段后期。  相似文献   

10.
石明岩  冯兆继  余建恒  夏耿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37-8539,8645
[目的]探讨倒置A2/O工艺处理混合污水关键工艺参数的作用规律。[方法]以实际混合污水为进水,采用倒置A2/O工艺处理混合污水脱氮,研究水力停留时间、好氧区溶解氧浓度、外回流比、泥龄和水温对脱氮的影响。[结果]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混合污水处理系统脱氮,为实现高效脱氮,水力停留时间至少应维持8 h;在1.01.5 mg/L浓度范围内增加溶解氧对混合污水脱氮有促进作用;在60%100%的范围内提高外回流比对硝化反硝化有利;为保证较高的硝化率,泥龄宜控制在20 d以上,泥龄在1530 d时,对总氮去除影响不明显;水温的升高对脱氮有明显促进作用,高温对反硝化更为有利。[结论]试验结果在妥善处理粪便污水,实现城市污水厂混合污水的稳定达标排放,减轻水环境氮污染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A/O+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四川丘陵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健  许明  涂勇  张龙  梁志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52-21953
[目的]分析四川省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和援建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方法]采用A/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在A/O工艺水力停留时间22 h,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为〈0.6 m3/(m2.h)的条件下,出水平均浓度COD≤60 mg/L,NH3-N≤8 mg/L,TP≤1.0 mg/L,SS≤20 mg/L;COD、NH3-N、TP、SS总去除率分别为81.4%、84.1%、83.3%及90.0%。[结论]出水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来源、水质水量特点和排放特征,综述了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现状,介绍了A/O、MBR、氧化沟、生态组合和生物滤池为主体工艺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最后提出了农村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开发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经济简便,适宜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体化脱氧除磷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3.
刘亚会  汪建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81-21183
[目的]研究MBR处理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MBR技术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研究MBR对CODCr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以及氨氮负荷和溶解氧对CODCr及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当MBR系统运行稳定,进水CODCr负荷小于4.8 kg/(m3.d)时,CODCr的去除率达88%以上;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20~160 mg/L,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左右时,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当溶解氧(DO)浓度分别为1.2、1.8 mg/L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但当DO浓度继续增加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另外,由于膜污染导致膜通量下降,确定膜的清洗周期为8~10 d。[结论]采用MBR处理氨氮废水达到预期目标,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聚氨酯、竹纤维、火山岩、沸石、牡蛎壳5种填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以填料的优化配置为基础研发一种基于竹纤维的一体化脱氮除磷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并开展小试、中试研究.小试试验中,火山岩填料的出水COD平均浓度最低,为27.56 mg/L,平均去除率为91.64%;混合填料对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出水平均浓度为4.80 mg/L,平均去除率为77.66%;沸石填料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出水平均浓度为9.53 mg/L,平均去除率为71.44%;混合填料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其出水平均浓度为1.88 mg/L,平均去除率达57.84%.中试试验中,出水COD、NH4+-N、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0.73、11.03、13.10和1.59 mg/L,相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51%、59.53%、61.57%和43.92%,出水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973—2015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最佳工艺。[方法]运用MBR、SBR、海沃特复合生物水、脉冲多层复合滤料生物滤池、DSP-SH(A2/O)5种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地区进行1 a的连续监测,比较分析不同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TP、TN和氨氮的处理效果。[结果]5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均可明显降低生活污水中的COD、TP、TN和氨氮浓度,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其中脉冲多层复合滤料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可以获得64%以上的COD去除率及90%以上的氨氮去除率,运行最为稳定。[结论]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污水经A1/O1/A2/O2设施处理后流入潜流式人工湿地(简称人工湿地),为揭示其生物降解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进水处的脲酶活性高于出水处的脲酶活性,出水处的脲酶活性与总氮去除率呈显著正相关,出水处脲酶活性越高,总氮的去除效果越好;微生物扩增子测序表明,人工湿地的优势菌门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由进水处到出水处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下降8.41个百分点和12.14个百分点,厚壁菌门上升12.91个百分点;人工湿地进水处、出水处脱氮菌属含量较大,相对丰度分别为20.51%、14.18%,其中,具有异养硝化反硝化功能的菌属也相对丰富,分别为8.54%、7.44%。  相似文献   

17.
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态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一级子系统表层和二级子系统表层分别以1 m/d和0.3 m/d水力负荷进水时,COD负荷提高到0.23 kg/(m2·d),去除率为84.6%;氨态氮负荷提高到123.2 g/(m2·d),NH+4-N去除率为96.7%;出水中COD、NH+4-N的浓度都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氮的去除率为63.8%,C/N比值由原来的0.83提高到1.10,C/N比值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总氮去除率明显提高了。与单段进水相比,分段进水可以发挥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优势,提高水力负荷,相应地减少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18.
A/O工艺处理猪场厌氧发酵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供一种快速、稳定、高效的猪场废水处理技术。[方法]通过厌氧/好氧(A/O)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发酵液试验,研究了A/O处理猪场厌氧发酵液的启动过程。启动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厌氧(A)、好氧(O)段各自独立培养优势菌群;第二阶段,A、O联合启动,逐步提高进水负荷,继续对微生物培养与驯化,最终完成启动过程。[结果]当温度为32±2 ℃,回流混合液比和回流污泥比分别为2和1,O段曝气量为0.5 m3/h时,通过50 d的实际运行,COD、NH4+ 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87%和89.31%,表明反应器启动过程完成。[结论]可为猪场厌氧发酵液无害化技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与短程硝化和TN去除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O小试装置处理低C/N实际生活污水,将水力停留时间(HRT)降低至7.00和3.50 h,考察该方法对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结果]在低HRT高负荷工况下,DO需要高达3.00 mg/L才能将NH_4~+-N完全去除。低HRT对于亚硝化率有一定影响,但进水NH_4~+-N浓度仍是影响亚硝化率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较低的NH_4~+-N去除率对TN去除没有影响。COD的去除不受低HRT影响。在高COD负荷下,提高DO浓度可以预防污泥膨胀,但会降低TN的去除率。[结论]低HRT对亚硝化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亚硝化率最主要的因素是NH_4~+-N浓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冬春季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脱氮除磷效果差、普遍超标的难题,构建生物填料型多级A/O试验装置和48 t/d的示范工程处理设备,形成生物膜/活性污泥混合净化系统,以投加反硝化聚磷菌(B8)为强化手段,考察B8菌对多级A/O系统去除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强化效果,同时跟踪监测示范工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投加B8菌剂可以一定程度上强化低温条件下(9~13℃)多级A/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与未投菌装置的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出水浓度4.13、16.29、和0.67 mg/L相比,投菌装置的出水浓度分别为2.31、10.11和0.48 mg/L,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更低温度条件下(3~7℃)时,投菌、未投菌装置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未见明显差异,分别维持在35%、30%和43%左右。经过B8菌剂强化后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8 t/d)出水水质有所改善,氨氮平均去除率由86.4%增至92.6%,总氮平均去除率由45.9%增至57.3%,总磷平均去除率由67.8%增至76.1%,但COD_(cr)的平均去除率为72.8%,较未投菌的74.5%相差不大。氨氮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COD_(cr)、总氮、总磷出水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