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结合舒城县营造油茶林的实践,阐述了油茶生长发育特性、造林技术、幼林管理和成林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对营造高产油茶林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油茶的经营效果,促进油茶生产的发展,我们自一九七八年以来,开展了油茶丰产技术的系统研究,力图为生产提供一套适宜我省自然、经济条件的现有林管理、新林营造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茶造林的园地、品种、种苗选择、整地、栽植、土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总结新植油茶林培育技术;从高接换种、深翻垦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旨在为油茶林的培育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油茶大树嫁接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采穗圃是为大面积栽培油茶提供优良种源的物质基础。文章以油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为基础,简述了油茶林嫁接前的抚育管理、大树嫁接操作技术、嫁接后管理以及油茶采穗圃生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闽北油茶高产林培育和低产林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良食用油料树种,在经济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发展油茶,向林地要油,走油料木本化道路,对改善人民生活,对闽北山区发展农村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有油茶林大多属低产林,仅福建省尤溪县就有1.07万hm2.造成大面积低产林的主要原因是栽种不当、管理粗放.要提高油茶单产,除改造现有林,实行科学管理、分类经营外,高质量营造速生、优良油茶幼林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
油茶采穗圃是为大面积栽培油茶提供优良种源的物质基础。文章以油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为基础,简述了油茶林嫁接前的抚育管理、大树嫁接操作技术、嫁接后管理以及油茶采穗圃生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油茶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油茶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油茶的良种选育、育苗技术、种植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油茶林培育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油茶种植与管理技术,根据不同品种油茶和种植地域对油茶施肥管理和修剪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探讨。为解决各地低产油茶林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油茶丰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阐述油茶林的管理技术,分幼林与成林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集约经营方式,必将获得油茶高产、稳产、丰产。  相似文献   

10.
建德市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德市油茶低产林形成原因的调查分析,对品种次劣型、管理粗放型低产林提出了高接换冠改良品种、改善林分结构等相应的改造技术措施,为有效解决油茶低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太湖县是油茶重点产区县之一,目前全县油茶面积达6 000公顷,年产油茶籽约40万公斤.除少数油茶林产量稍高外,大部分油茶林栽培技术简单,管理粗放,茶籽产量和效益都很低.现将如何提高油茶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程鹏 《安徽林业》2014,(1):35-38
本文在实地调查安徽山区、丘陵油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茶发展中存在的造林地水土流失严重、资金投入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油茶林的营造应该优先注重低产油茶林分的改培、新造林的水保措施及复合经营,并对重点推荐的模式——油茶×茶树复合经营的优势、原理和技术措施进行了初步阐述,旨在为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解放以来,我县营造人工油茶林53,000余亩。有部分已开花结果,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我国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油茶又是异花授粉植物,因而品种混杂,类型优劣不齐、个体之间表现了多样性的变异。有的单株产量上百斤,有的单株只有几个果,有的单株连年结果,有的结一年果又连续几年不结果。在一般管理条件下,一、二十年生的油茶林,平均亩产油五、六斤,产量低而不稳,这对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我省油茶成林分布广,面积大,为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因林荒、株稀、树老、种劣及病虫害严重,大面积产量低而不稳,常年平均亩产仅3—5斤。在华主席关于“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号召鼓舞下,根据1978年全国油茶生产会议对现有油茶林提出的“一年垦复荒芜山,逐年改造老残林,加速营造高产林,力争产量翻一番,八年增三倍”和“植物油料木本化”的要求,经全省油茶科技协作会议讨论,拟订了江西省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保健用油的需求带动了油茶产业的再次发展。油茶更新造林必须结合良种的应用和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丰产的目的。通过分析油茶的根系生长、新梢生长和开花挂果等生物学及其与油茶林产量的关系,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林地规划、良种壮苗、幼林管理和成林管理等相应的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还概述了油茶栽植、抚育、施肥、树体修剪和采收加工等一系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程鹏 《安徽林业》2007,(2):37-37
""""近年来,舒城县重视油茶林建设,全县共发展油茶林12.8万亩,其中2001年营造的湘优1号,长势较好,株产果1~2.5公斤。图为县政府段贤柱副县长介绍油茶生长情况。舒城重视油茶生产@程鹏~~  相似文献   

17.
衡阳县油茶林高效经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有油茶林面积、分布和产量等方面简述了衡阳县油茶林经营现状;分析了油茶林低产低效的原因,认为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善、产品销售流通不畅以及产品单一和加工利用滞后;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和在品种、技术与增值上下功夫,走产业化道路的高效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祁门油茶发展的3个历史时期,分析指出了造成全县油茶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品种混杂、栽培管理粗放等,提出了林地清理、良苗补植、垦复施肥、密度调整、修剪整形、高接换冠、蜜蜂放养、病虫害防治的油茶林低改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经济价值高。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加强现有油茶成林的抚育管理是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根据油茶生物学特性和成林经营现状,就其抚育管理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南方低山丘陵区油茶林地表径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养分,土壤含水量影响油茶的挂果率、出油率,同时油茶的种植改变降水时空分配格局,对减少丘陵山区地表径流量、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以湖南省7年生不同油茶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地的地表径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林坡面径流量与降雨量变化一致,并且显著低于无林地坡面径流量,地表径流量表现为无林地2号油茶林1号油茶林。无林地坡面径流在150-43 000 ml之间,油茶林坡面径流量在150-7 700 ml之间,油茶的种植能够减少坡面径流量,对水源涵养功能起到一定贡献作用;1号油茶林坡面径流量小于2号油茶林的坡面径流量;油茶林坡面径流减少量占无林地径流量的60%~90%;油茶林水源涵养贡献率在0.02%~0.08%之间,并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可为当地的油茶种植及水源涵养林的营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