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省海防林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海南四面环海,海防林体系在防风和抵御海啸等方面作用巨大,加强海防林建设,构筑良好的生态屏障,是海南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海防林体系建设还能给海南提供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护和建设海防林对海南省经济社会建设具重大意义。近年来,由于人们过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海南省海防林屡遭破坏,保护和建设海防林已成为海南省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日前揭晓,由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牵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省临高县林木良种场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海南岛海岸带生态修复与重建关键技术"项目荣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依托"海南岛沿海防护林生态恢复模式及其综合效益研究"和"沿海  相似文献   

3.
薛杨  李学广  林之盼  宿少锋  冯杏 《热带林业》2013,41(1):37-38,27
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口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营造木麻黄海防林纯林和混交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类型木麻黄海防林森林土壤养分、凋落物养分差异状况,以此探求指导海南人工海防林的经营改造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砍伐海防林建虾塘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絮 《防护林科技》1997,(4):34-35,45
最近一个时期,我省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乐东等市县沿海一带掀起一股开发虾塘风。特别是三亚市的梅山、保港、林旺。藤桥等乡镇的沿海沙滩,把木麻黄海防林砍倒,用推土机连根推毁,开挖一个个大小高低不一的虾塘。有的连接最高海潮线上,有的距海水仅三五十米;有的仅留零零星星的木麻黄老头树。较为明智的业主在虾塘的前面保留50~100m宽的木麻黄林带。总之,好端端的一条绿色林带搞得残缺不全,沙土裸露。根据最近三亚市林业部门调查,全市在沿海沙滩建养虾塘92个,面积102hm‘,其中砍伐海防林而建的有38hm‘,完全暴露连接海岸线…  相似文献   

5.
《热带林业》2009,37(2):F0002-F0002
2009年4月10日,全国沿海防护林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海南召开。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交流上介绍,海南森林面积达到297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48%,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特别是去年4月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全面启动,极大地促进了海南的海防林建设。目前,全省沿海基干林带已基本合拢,对维护海南生态平衡,优化沿海地区人居环境的“天然屏障”作用已初步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海岸线长达1528km,沿海防护林是海南生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防风抗灾、护岸固沙、维护生态、美化景观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保护海南岛的“海岸卫士”。但近10多年来,受自然灾害和人为影响,海防林带宽缩小的有616km,占海防林长度的55.7%;退化老化、残缺不全的有689km,占78.7%。  相似文献   

7.
优良天然屏障不断被毁红树林、青皮林是大自然为海南提供的沿海防护林的最好样板。过去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灾害的预测能力、抵御能力都很差,面对强台风时,依赖的都是这些天然屏障。与人工营造的海防林、防护林相比,红树林、青皮林优势明显。一是管理成本低。天然的海岸防护林不需要人工管理,自然更替繁衍能力强;二是生态功能更强。单一的大面积人工林,不仅破坏生物多样性,而且抵御病害能力差。比如海南省沿海大规模种植的木麻黄海防林,一旦有较大的病害入侵,其后果是毁灭性的。三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青皮林是很好的木材,一旦形成稳定…  相似文献   

8.
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是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海南省天然林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从中选择8项天然林小班属性因子,构建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对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总体评估分值为2.403 8,海南省内不同林种中,以特种用途林的天然林资源质量最优,用材林中的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分值相对较低。全省不同生态区位之间的天然林资源质量总体评估分值排序为:干流源头>江河两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它生态区位>重要水库>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  相似文献   

9.
《热带林业》2007,35(1):1-1
长期以来,海南省一些地区对沿海基干林的作用认识不足,沿海基干林屡遭破坏,导致248公里基干林带断裂,加上多年来的台风袭击造成了550公里林带断梢枯死、林相残缺不全,海南沿海基干林带防护效能日渐衰退。针对这一严峻问题,我省制订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决定用3年时间把毁坏的海防林恢复和建设起来。一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2007~2009年全省将新造、改造海防林20.9万亩,海南省政府将把海防林建设列入与市县政府签订的《发展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状》内容,并进行年终考核。各市县政府要成立海防林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建立沿海防护林建设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科技人员,对海口周边沿海防护林的生物量及碳储量进行专项调查。此次调查,选取海口市长流镇沿海地区木麻黄海防林作为样地,以不同木麻黄结构类型和立地条件下的木麻黄生长过程和生物量积累过程为基础,采用生物量回归模型估  相似文献   

11.
福建沿海基干林带保护利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中最基础、最主要的林带,是抵御自然灾害的第一道屏障和生态防护线。简单介绍了福建沿海基干林带保护利用的现状、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基干林带保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蕉城区2017年森林资源建档数据为基础,辅以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观测数据及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共数据,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对蕉城区沿海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蕉城区沿海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6 836. 0万元,单位面积价值7. 4万元·hm-2;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合计占服务价值总量的83. 5%,是蕉城区沿海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方面;沿海基干林带主要植被类型中马尾松(组)占服务价值总量的66. 1%;木麻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大,但因面积少,生态服务功能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4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海南林科所")杨众养所长一行拜访中国林科院。杨众养所长向中国林科院孟平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唐守正等领导、专家汇报了海南林科所近年来在热带森林资源生态修复,珍贵乡土树种培育,林业科学数据监测及收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情况。孟平副院长充分肯定了双方近年来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碳汇、海南沿海防护林保护恢复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取得的成绩,表示中国林科院将继续大力支持海南林业科技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沿海防护林建设在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近年来也出现了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海南省文昌市针对这一问题大胆改革,推行农林复合经营,在保证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海防林单一生态经营向复合经营转变的客观选择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属海洋季风气候湿润区,主要地形为海积平原、海成阶地和玄武岩台地。文昌三面临海,海防线长206.7公里,责任海域4600平方公里。每年5~11月有台风入侵。台风一般带有暴雨,掀起沙尘,往往造成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和农田积水。当地居民长…  相似文献   

15.
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体,是抵御自然灾害的第一道屏障和生态防护线。文章阐述了福建省沿海基干林带发展历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次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全省基干林带长度、断带率、平均宽度等相关指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加强基干林带建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海南:三年恢复海防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长:用三年时间恢复海防林日前,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用三年时间恢复海防林”的有关措施。罗保铭指出,海防林建设对于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海南人民的长远利益、保障海南岸线的长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把海防林建设作为生态工程、安全工程来考虑,一步一步地实施,确保海防林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护卫琼岛的绿色屏障罗晓宁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到去年底,海南省共营造沿海基干林带568万公顷,使全岛沿海基干林带总长达1463公里,占宜林海岸带总长的98.7%,基本合拢。这绵延的海岸第一道“绿色长城”与荒山绿化、农田防护林组成完整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构...  相似文献   

18.
在天之涯海之角的蔚蓝海岸线上,一片片海防林带中,丰姿绰约的椰子树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铺洒开一道亮丽的生态景观,营造出赏心悦目的椰岛风情。 海南自汉代开始栽种椰子,是中国椰子的主产区。海南从1998年开展“百万亩椰林工程”以来,全省椰子的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其中一位台湾人——海南东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东泰,在海南奋斗十余年,承包海南海岸线种植椰子3万余亩,投资超过1亿元,培育“万绿椰园”,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海南省利用台资建设生态公益林工程的成功典范。经海南省林业局推荐,本刊封面人物评委会确定,吴东泰先生当选为本刊封面人物。  相似文献   

19.
韩奉畴 《热带林业》2006,34(3):16-20
近自然森林主要指由乡土树种组成,有多树种混交、多层次空间结构和异龄林时间结构特征的森林。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核心是以一种理解和尊重自然的态度,经营森林使其达到接近自然的状态。分析海南省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发展概况、建设现状和建设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近自然森林群落的建设理念,提出把我省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逐渐建设成为异龄结构、多树种混交、多林层复合的、接近自然状态,能充分发挥森林木材生产以外的其他经济、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模式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2017年森林资源建档数据为基础,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评估福建省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结果表明:福建省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4 044. 5万元·a~(-1)1,固碳释氧、固土保肥、涵养水源的价值共占总价值量的90. 3%,是木麻黄基干林带生态服务的主要功能;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1. 4万元·hm~(~(-1)2)·a~(-1)1,是全国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2. 6倍;不同起源、不同龄级生态服务功能差异均较大,人工林、成过熟林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