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按照农业部的部署,河南省从1994年开始在全省推广机械深施化肥和小麦机械精少量播种二项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截止到1995年底,二年新增各种深施化肥机具218883台,新增犁底施肥面积1087.68万亩、播种施肥面积102.34万亩、追肥面积1387.58万亩;新增小麦  相似文献   

2.
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及配套机具应用研究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站李玉英,张培增从1988年开始,山西省进行了小麦精少量播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到1992年推广面积已达180多万亩,作业机具保有量达到4287台。经4年多的试验推广实践证明。所推广使用的2...  相似文献   

3.
1991年我站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精密播种新机具的推广项目。我们县农业科技人员密切配合,经过试验与示范,总结出一套机械精密播种新技术,连续三年推广面积达101万亩,增产粮食3160.5万公斤,共增加经济效益1145万元。一、机械精密播种技术生产模式机械精密播种技术,就是以机械耕种为主体,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广泛地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措施与生物技术措施,把种植技术需要的,当地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七十年代引进我国以来,首先引起西北、东北地区的关注,在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的同时,黑龙江、辽宁、山西、新疆、北京、江苏等省(市)区陆续开发、研制了一批人力与机力地膜覆盖(播种)机具,为地膜覆盖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铺平了道路。九十年代初该项技术已推广到全国近一半省(市)区,机械铺膜面积突破.1000万亩。进入“九五”之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展到全国2/3以上的省(市)区,计装备大中型.地膜覆盖(播种)机7千多部,小型地膜覆盖(播种)机具5.7万部,机械铺膜面积达到2400多万亩,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5.
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麦积区农机管理站在花牛镇、甘泉镇、马跑泉镇、中滩镇、新阳镇等5个乡镇33个村农户地块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主要示范推广以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播种、深松和病虫草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完成小麦保护性耕作少免耕施肥播种4.33万亩(对比试验田45亩),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349台,其中免耕播种机84台,新增保护性耕作机具177台。  相似文献   

6.
(1)以机械深施化肥为主要内容的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推广,在全省新推机械化、半机械化施肥机具7000台,深施化肥面积1100万亩,其中机械深施700万亩:(2)小麦优质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在晋城市郊区和高平市实施20万亩;(3)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在长治市潞城、襄垣、长子、郊区四县(市、区)实施30万亩;(4)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推广,在全省新推精少量播种机600台,实施播种作业面积400万亩,其中玉米、  相似文献   

7.
<正>新疆是我国农田地膜覆盖栽培重点区域,每年应用面积超过5 500万亩(1亩约等于0.067 hm)2,地膜使用量接近30万t。20世纪80年代新疆石河子垦区大规模推广使用地膜植棉技术。1985年—1994年新疆地膜植棉机械化推广面积达6 890万亩,推动了新疆棉花生产第1次提升。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疆兵团提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栽培新农艺,研发出适应宽膜覆盖、膜下滴灌、精量播种的整套高效田间作业新机具,实现了新疆  相似文献   

8.
1994年河南省农机推广部门积极开展以化肥深施为主的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推广,首先在18个有代表性的县进行了机械深施氮素化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活动,取得了初步效果。一、化肥深施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18个县126个乡项目实施区新增各种化肥深施机具25497台,其中与小型拖拉机配套的犁底施肥机893台、播种施肥机598台、追肥机15965台;新增加化肥机械深施总面积388.13万亩,其中犁底施肥机作业面积157.98万亩、小麦机械追肥141.58万亩、  相似文献   

9.
新疆自治区政府提出2004年力争在53.3万hm~2种植面积上生产出以往60万hm~2的产量;农民人均增收100元的新目标。按照这一任务,新疆农机推广总站今年将按照区农机局四个重点和八项工作部署做好各项工作。 一、积极组织引进和推广节本增效的机械化技术 1.加大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改进现有播种机,引进推广新机型。春小麦播量控制在20~25kg/亩,冬小麦控制在12~20kg/亩。 2.积极引进高效、联合耕整地作业机具 加快研制和引进高效、联合耕整地作业机具,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减轻农民的生产投入。 3.加快玉米收获机械的引进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青海是国内较早开始种植蚕豆的地区。目前的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机械化种植面积约为15万亩,而机械化收获(含收割和脱粒)几乎为空白,机械化技术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蚕豆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一、蚕豆点播机的使用1.机具选用原则机具的播量、株距、行距、播深范围应达到农艺要求的种植密度、间距、深度要求,可完成相关播种作业的要求。2.机具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中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全县有耕地3.52万hm2,人口47万,常年种植玉米2万hm2左右。自2005年开始示范推广玉米少耕、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但受技术、机具等因素限制,应用推广步伐缓慢。近3年,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机具数量的猛增,这项轻型简化技术迅速发展。全县累计推广面积6.67万hm2,拥有免耕播种机3000多台,基本实现全覆盖,也形成了适应本县实际的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进我国以来,首先引起西北、东北地区的关注,在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的同时,黑龙江省也进行开发、研制了一批人力与机引地膜覆盖机具,为地膜覆盖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铺平了道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该项技术已推广到全国近一半省份,机械铺膜面积突破1000万亩。进入“九五”之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展到全国2/3以上的省份,机械化装备大中型地膜覆盖(播种)机7千多部,小型地膜覆盖(播种)机具5.7万部,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物包括棉花、玉米、小麦、花生、瓜果、蔬菜等,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农民对农机需求越来越迫切。所以 ,要提高农机化水平 ,使农机化适应科技兴农发展战备需要。要加大农机推广力度 ,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宁城县二龙镇地处半山区 ,1 5个行政村 ,有效耕地面积 1 1 .5 9万亩 ,包括宜机械化作业面积 7万亩 ,其中 :旱平地 3 .7万亩 ,水浇地3 .3万亩 ,是宁城县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及其它粮经作物 ,其中有 6个村种小麦 1 .2 5万亩。但由于常年干旱 ,年降雨量较少 ,受自然条件制约 ,…  相似文献   

14.
周至县属西安地区农业大县,玉米种植面积常年在18万亩左右。为探索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情况下玉米机械化高产种植技术模式,2020年县农机推广工作站在尚村镇小水屯村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点,开展了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械化高效种植技术模式对比试验。一、试验基本情况1.试验地点地点选择在粮食主产区尚村镇小水屯村,试验示范面积100亩。2.试验机具选取2BJFZ-3型玉米免耕深松多层施肥精量播种机与2BFY-3型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不同播种模式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射洪县农机部门狠抓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996年全县推广小麦人力播种机1500台,使机具总数达到15000台,机播小麦32万亩,技术覆盖面达90%以上;推广微型抽水泵1450台,解决了旱片死角地区的农业灌溉2.3万亩;推广机械脱粒机590台,机脱小麦达35万亩,年节约劳力145万个,减轻了群众劳动强度;推广运输机械162台,年增运输能力450万吨公里,承运了75%以上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物资的运输,使农机户户平增加收入3500余元;推广稻种催芽机50台,通过在金华、柳术等乡镇试验示范,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代替了火温床的传统方…  相似文献   

16.
山地水平沟机械播种技术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汪利林天水市自1990年引进水平沟播机,开始山地水平沟机械播种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1993年推广面积为3.72万亩,累计推广8.44万亩。根据多年试验与观察.从总体来看,沟播与传统撒播及普通机播相比,具有土壤蓄...  相似文献   

17.
小型根茬粉碎还田机在内蒙古宁城县推广的可行性田金榜宁城县玉米、高粱两大作物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8%,而每年玉米、高粱地秋收后能实现机械深翻的土地却不足25万亩,其它部分需要进行人工除茬或留自茬。人工除茬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山东省诸城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为3.8万亩,总产量为11.29万吨,耕、种、收总机械化水平为99.4%。现有的马铃薯生产机械耕整地、开沟培土、田间管理等机械多采用通用机具,难以满足各地地形和农艺的差异要求,机具适应性差;马铃薯播种设备存在播种精度低、种植密度无法保证、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马铃薯收获机械研制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挖掘式收获机上,现有马铃薯收获设备  相似文献   

19.
一、呼伦贝尔市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从2000年起,呼伦贝尔市充分考虑岭东、岭西农业特点,积极倡导、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努力探索适于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各旗市区陆续开展了以免耕播种为核心内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推广。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880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0%,其中:岭东四旗市实施530万亩,岭西地区实施350万亩;岭东以小型机具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豆类、杂粮;岭西以大型机具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菜。  相似文献   

20.
<正>1深松作业基本情况概述沽源县是坝上地区农业生产大县,耕地面积156万亩,除去丘陵耕地,适宜深松的约有130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为48.09515万千瓦,农田作业拖拉机保有量逾26197台,其中大中型农田作业拖拉机842台。各类配套机具设施齐全,特别是深松机具保有量较多,全县现有各类深松机具192台。沽源县从2010年开始示范推广农机深松作业,五年来共累计实施深松作业近93万亩。其中,2010年完成2万亩,2011年完成18万亩,2012年完成8万亩,2013年完成25万亩,2014年完成40万亩(春季已完成39.3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