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是猪场最重要的一个群体,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体现了猪场的综合管理水平,决定了猪场生产效益的高低。影响母猪繁殖性能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遗传因素如品种特性等是决定其生产性能的内在因素,饲养管理、环境温度、饲料营养和毒素、疾病等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程征  冯会利  王海棚 《河南农业》2020,(3):53-54,64
母猪繁殖力是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性能、生育后代的能力,母猪的繁殖力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有些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对母猪繁殖力没有正确认识,导致母猪发情率、受胎率、产仔率等降低,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进行阐述,以期为猪场提高母猪繁殖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规模化的猪场不断出现,饲养管理技术也在不断革新,生产效益不断增加。决定猪场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猪的繁殖性能,本文通过后备猪选择、母猪的发情、配种与科学用药等几个方面介绍和猪的繁殖管理有关的内容,供广大养猪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科学养殖的关键在于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从选择优秀的后备种猪、保持母猪良好的胎次结构、加强后备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增加产仔数的措施、淘汰低产种猪、严格控制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保健等方面对提高母猪生产力进行分析,以期指导养殖户提高养猪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母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猪场的核心,母猪繁殖力的高低(通常以每头母猪每年产仔数来表示),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某个生产环节饲养管理出问题会直接影响下一个生产环节甚至是母猪的繁殖性能,只有掌握母猪的各阶段生理发育期的特点,抓住母猪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母猪繁殖力,从而提高猪场效益。因此,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是猪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规模养猪场的不断发展,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显得愈来愈重要,可以为规模养猪场提供更多的仔猪,提高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规模化猪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繁殖的重视程度显得不够,出现了仔猪的断奶重和出生重降低、母猪的产仔率不高、仔猪的成活率不高等现象,造成养殖效益下滑。要想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只有打破传统的养殖观念,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提高母猪的受配率、受胎率、分娩率、产仔率及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正>DLY三元杂交商品猪是当前国内外公认较为优秀的瘦肉型猪种,在目前饲养技术条件下,要充分发挥该品种的良种效应,取得养殖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全面掌握LY母猪生产性能和DLY商品猪生长全程各环节生产性能,以便结合养殖场现有生产水平科学调整养殖各环节技术措施,追求养殖效益最大化。永胜县晓宇养殖专业合作社猪场于2015年1~9月组织完成了LY能繁母猪繁殖性能和DLY优质瘦肉型猪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繁殖性状是一个复杂的性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到繁殖群中母猪的利用年限等各个方面,母猪繁殖指标具体包括总产仔、产活仔数、初生头(窝)重、断奶(或60日龄)头(窝)重、仔猪育成率、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配种受胎率等。这些对母猪繁殖性有影响的因素需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研究并在生产中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根据本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出合适科学的管理措施,使母猪繁殖性能得以提高,充分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优势,提高生猪饲养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效益,因此研究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对生产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母猪繁殖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养殖场只有优选种公猪和母猪,选择合适的品种、年龄、胎次和季节进行配种,保证母猪日粮的营养水平,并在饲养过程中注意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才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猪企业,还是中小型家庭农场式的养殖户,母猪都属于猪场的关键组成部分,母猪的繁殖力包括产仔数、使用年限、配种受胎率和泌乳力等各方面。因此,母猪的繁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猪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生产能力。文章从母猪年龄结构的选择、注重机体的免疫、加强母猪饲养及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保障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母猪是一个猪场的生产机器,它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即繁殖性能)决定着整个猪场的产值。我们在现有育种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母猪发挥其最大的繁殖潜能,创造更多的利润,是生产效益最大化,成为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呢?1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次提高母猪年产窝数的可调因素只有早期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猪养殖业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生猪养殖,对于一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而言,母猪的生产性能决定了生猪养殖场的生产潜力及生猪养殖效益,但在母猪繁殖过程中,母猪生殖胎次决定了整个养殖场规模扩大所需要的时间,基于这个原因,生猪养殖场母猪繁殖胎次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胎次管理中后备母猪的饲养关键点首先是要提高后备母猪的免疫能力,这需要广大生猪养殖户引起重视。文中对母猪胎次的管理措施及后备母猪相关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改善母猪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3.
提供动物福利是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基本保障,也是推动国内畜禽养殖业快速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尚未对畜禽养殖业出台动物福利的相关法律法规,生猪养殖方面的福利性要素投入也相对缺乏。母猪繁殖性能作为衡量猪场生产和发展空间的重要性能,关系到猪场的养殖效益。以母猪福利性要素投入或优化作为切入视角,在梳理国内外动物福利发展进程的基础上,重点综述我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水平的福利因素及存在问题,着重从居住环境、营养和人员操作管理方面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劳进吉 《农技服务》2014,(12):121-122
母猪的繁殖力直接决定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它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猪属多胎动物,繁殖潜力较大,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母猪的繁殖力。繁殖种猪群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多数量的优质断奶仔猪,而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与母猪的年产窝次、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等有关,这些指标都代表着一个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笔者从畜牧学角度浅谈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决定猪场效益的关键因素是母猪的生产性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延长利用年限、提高多壮全活的仔猪是饲养管理的重点工作。本文就影响母猪繁殖方面疾病的防控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母猪作为猪场重要的生产物资,为猪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仔猪,是猪场正常运转、保持盈利的关键。做好、做优、做细母猪尤其是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将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为猪场稳定盈利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主要阐述了后备母猪的重要性、管理误区、过程管理、动态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是猪场的火车头,是保障猪场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改善母猪的生产性能是猪场管理的核心,但往往都忽视了对母猪产后炎症的处理。母猪分娩本身就是一项高强度、长时间的体能挑战过程,是爆发力和耐力的一种检验。现代母猪的饲养管理由于使用了限位栏、母猪运动严重不足,子宫、阴道和辅助分娩肌肉的收缩力不足,分娩过程中生产应激、微生物感染、机械损伤等多种因素会引起母猪产后发炎。如果应对不当,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对仔猪造成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低,对母  相似文献   

18.
生猪养殖中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键影响,后备母猪良好的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后代仔猪的产量和成活率,进而改善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后备母猪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提高其繁殖性能的有效措施,主要可以通过后备母猪养殖合理分群、饲养环境控制、加强后备母猪机体运动、营养饲料供给、促进发情、后备母猪发情期管理、不发情母猪的科学处理及后备母猪更新和淘汰等方面进行,同时还要做好后备母猪养殖中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文中围绕规模化生猪养殖中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后备母猪科学饲养及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现代化化、专业化猪场的一项重要指标。母猪的繁殖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生产成绩及企业产利润。母猪的繁殖性能主要是指母猪的平均间隔、受胎率、分娩率、产仔数及发情间隔等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因素较多,现从以下方面探关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从而更好地采取的措施,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1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1.1 公猪接触对后备母猪初情时间的影响选后备母猪24头,随机分为与公猪接触和未与公猪接触两组,每组12头。结果见表1。表1 公猪接触对后备母猪初情时间的影响项目发情日龄165 175 185…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也是猪肉消耗相对较多的国家,随着现代化猪场养殖模式的发展,在供应全国猪肉需求的同时,也有各类疾病问题困扰着养殖企业。母猪泌乳能力薄弱问题一直是影响猪群健康繁殖、生产经营效益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影响母猪泌乳能力的几点因素,同时阐述如何提高母猪产后泌乳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