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湖北省应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以生态高效健康畜牧业为发展方向,加快产业布局的调整、结构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全市生态健康养殖形势趋好。1.突出规划指导,切实加强生态养殖源头管控。(1)认真落实三区规划。为科学优化畜禽养殖业的布局和结构,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突出环境保护,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全市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应城市畜禽养殖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铁岭市畜牧业发展已步入调结构、上规模,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笔者根据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围绕"调结构、稳增长、转方式、保生态"发展思路,建议我市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稳定生猪、肉鸡生产,扩大牛、羊等养殖规模上,突出生态、质量和效益,把畜种多元化、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和特色化作为发展方向,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1加快恢复生猪生产(1)要加快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昌图县、开原市和铁岭县3个主产县存量生猪养殖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生猪养殖规模化率每年至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畜禽粪污对环境与健康的危害及原因,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科学规划畜牧场地、科学配制饲料、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处理和利用畜禽粪污、控制畜禽粪污排放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探讨控制畜禽粪污对环境与健康危害的具体措施,加速推进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增长向质量、环保、效益同步增长转变,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聊城市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积极引导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态模式发展,努力把畜牧业推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减排的环保循环之路,促进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畜禽养殖环节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把聊城市打造成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市。1积极发展畜牧业养殖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面临的现实研究课题。畜牧业多年来的养殖污染问题凸显,畜牧业发展与污染的矛盾急待化解。笔者在实践中对昌图县生态畜牧业的空间与结构的合理性布局不断探讨,现简述如下:1昌图县生态畜牧业空间与结构布局理念1.1不断适应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畜禽健康养殖与发展。1.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畜禽宜养发展区中增加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6.
当前,平安区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面临着繁重任务和严峻挑战,为加快和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近年来,区畜牧局坚持"把加快发展规模养殖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把生态健康养殖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把提升产业化水平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把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使全区畜牧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正>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用产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原则,把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全力推进传统畜牧业改造升级,促进分散养殖、家庭小规模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变,逐步淘汰分散饲养、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创建典型示范户,通过辐射带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牧业》2014,(16):19-19
<正>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两区一场"建设工程,狠抓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创建、"退户进区"养殖小区创建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目前,该市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13处、建成"退户进区"规范化养殖小区64处、创建标准化示范场62处,带动建成各类畜禽标准化养殖场838处,该市主要畜禽标准化养殖比例达到70%以上,促进了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都市型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进贤县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年产值达17.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畜牧业的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支撑力量.但随着畜禽饲养总量的增长,畜禽养殖已成为全县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加强畜禽粪污治理,建设低耗高产、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生态畜牧业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全省各地日益重视畜禽养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台州市路桥区为例,该区先后通过政策引导、优化布局、整治关停、综合利用等措施,全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治理成效显著,环境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畜产品供给减少、养殖用地难、治理成本高等问题凸显,成为制约路桥区畜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瓶颈。1路桥区畜牧业的十年转变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畜牧局坚持"把加快发展规模养殖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把生态健康养殖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把提升产业化水平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把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使全区畜牧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正>近来年,天台县依托山区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使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主要支柱产业。由于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不够合理、治污设施建设等工作相对滞后,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趋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控制和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1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据调查,2014年天台县生猪存栏9.3万余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规模养殖已成为衡阳市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主力,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等经营主体有效地带动该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养殖发展中标准化养殖场改造难度大、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养殖粪污控制困难、扶持资金稀缺和信贷融资难度大等问题,制约新型畜牧业的发展。为此,文章建议以发展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为对策,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突破口,立足资源优势,突出抓好生态环保,推进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循环利用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平安区紧紧围绕"种优质硒草、养良种畜禽、扩饲养总量、打富硒品牌"这一基本思路,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以工业化的理念认真谋划畜牧业,积极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年底全区畜牧业产值达到了1.73亿元,肉类总产量达7007t。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给黄河下游广大群众的生活用水和地下水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贵州省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坚持变废为宝的工作思路,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明显提升,现代山地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农业工作会畜牧兽医专业会议又提出了推行畜禽健康养殖、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六个转变的要求。笔者通过学习认识到: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大目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畜禽健康养殖是我们当前的任务,创建标准化饲养场是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畜禽养殖生产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而现代化畜禽生态养殖生产模式则是实现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现代化畜禽生态养殖生产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期为提高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不仅畜禽养殖场数量大量增长,集约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已成为今后发展的主导趋势。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禽高度密集,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畜产公害"。畜禽养殖不仅排放大量废水,还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六种温室气体中的CO_2、N2_O和CH_4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标准,畜禽养殖业通过改变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养殖方式向清洁养殖转变,为适应气候变化及降低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畜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推进畜禽生产方式转变的一个重大工程和战略性重大举措。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养殖逐渐形成,畜禽疫病的种类在增加,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国际上对一些疫病和药残特别重视,致使动物产品的出口受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  相似文献   

20.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转变传统畜禽养殖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介绍了加快推进吉林省洮北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