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泰人民种植芦柑历史悠久,已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长泰芦柑不仅产量高-丰产国平均亩产可达三千多公斤,而且品质极优,连续二年荣获全国优质水果奖,并被赋予“柑中之冠”的美称.笔者多年来在柑桔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现将这几年来探索、总结的长泰芦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初报如下:一、选好地,建立高标准果园根据柑桔性喜阴凉湿润的习性,建园时,尽量把坐向好(闽南夏季温度高,故应以朝北或东北的坡向最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水方便的阴凉湿润的山坡地或平地选作柑桔园,为芦柑优质高产栽培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漳州芦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芦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王福祥,黄锡栋(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局漳州363000)一、漳州芦柑的基本概况漳州芦柑学名桠柑,别名八卦芦、硬芦等.果实扁圆形、果项微四,具放射状沟纹,柱痕较大,有的呈小脐.单果直径多为70—80mm,单果重150g左右,大者25...  相似文献   

3.
晚熟芦柑,其生理机能与常规芦柑不一样。只要掌握晚熟芦柑的生育特性,适期下肥用药和人工调节其生理机能,就能取得高效益。1月至3月晚熟芦柑采收期在1月底,采果后应立即进行修剪、深翻、土壤消毒和冬季清国工作。清国用“松碱合剂”15~20倍液喷匀植株至滴液为止;半个月后,若发现每叶有5~10只红蜘蛛应及时用“克螨特”1500~2000倍液喷杀。2月底春芽萌动时,用0.8%等量式一波尔多液”防治越冬病菌保春梢。同时抓紧时间下足春肥,以树势、花量定肥,以氮、磷肥为主,结合整畦。防治蚜虫时结合喷施“高乐”全营养叶面肥,以确保梢壮…  相似文献   

4.
东山龙眼生产大面积发展主要有两个时期:即89年县政府采取种植“三、三制”和96年县财政对新建果园进行贴息贷款。至今约1.8万亩。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速生快长丰产优质示范户:如樟塘村张进添92年4月种植122株,93年再种100株,95年产量达4000斤;96年由于气候异常,在普遍减产和绝收的情况下,仍收成2000斤。每斤出售7元以上。又如东沈村沈武添gi年4月种植的龙眼,95年株产40斤,现株高3.25米,冠幅4.85x3.80米。由于他们栽培的龙眼速生高效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东山能否发展龙眼的看法。为使我县龙眼幼树栽培推广技术日趋成…  相似文献   

5.
永春县天马柑桔场1967-1968年种植的近 0.73公顷(约合 11亩)山地芦柑,作为‘两高一优”栽培新技术的试验点,结果取得了显著效果: 1991-1998年平均亩产达4619.9公斤,亩产值平均2624.5元,芦柑品质也有了明显提高,一、二级果达9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平均达13.8250。94年、97年获两届福建省优质芦柑评比金奖, 1996年荣获泉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加深熟化土层,培育强壮根系 山地红壤果园,因受亚热带高温多雨气候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土壤中盐…  相似文献   

6.
近2年来,随着水稻面积特别是晚熟中粳稻面积的扩大,对于适期腾茬播种三麦带来了难度。为了提高全年的经济效益,两茬兼顾,我们针对啤麦新品种KA-4B适应性较强,产量潜力较大,春发性好,耐迟播,籽粒质量好等优点,扩大晚播种植面积,均取得了较高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其中,1994~1995年,实收单产416.2kg,1995~1996年,实收单产524.6kg,实现亩单产、亩效益的新突破。现将稻茬晚播啤麦的生育特点、群体动态、产设结构及栽培途径简述如下:1生育特点1.1晚播啤麦播种迟、冬前积温少,叶龄小,单株次生根少。由于晚熟中粳稻腾茬…  相似文献   

7.
引进越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并采用机插高产栽培模式种植,越光晚产量表现较为突出。归纳了越光早、晚熟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产量情况,并从确定机插育秧时期、塑盘旱育秧田准备、精整大田、确定栽插密度、肥料运筹、水浆管理、适时除草、病虫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越光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淮北灌溉地区,麦一稻两熟是一种科学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为适应国营农场大面积农业生产中,调整茬口布局的需要,部分粳稻晚茬种植大麦十分必要。几年来,啤酒大麦单产在300kg左右徘徊,晚播、冻害、倒伏等与高产的矛盾相当突出。为走出这个低谷,江苏省东海农场,1994年秋播,在一大队315亩的粳稻晚茬上,种植了苏农ZI啤酒大麦,取得了实收总产27.1万斤,单产430kg无倒伏的好收成,探索了啤酒大麦高产稳产的栽培途径,现总结如下:1确立啤酒大麦生产的栽培技术思路几年来,我场啤酒大麦生产,面临…  相似文献   

9.
荔枝品种结构调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是南国佳果,主要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及四川等省区。近十多年来,主产区种植发展很快,但新植的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中熟品种偏多,早、晚熟优质品种偏少,致使鲜果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市场压力大,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调整品种结构势在必行。广东荔枝早、晚成熟期相差近4个月,福建相差只有1个多月,厦门地区相差只有20天。早、晚熟品种没有搭配好,品种结构很不合理,福建地处荔枝栽培的北缘,成熟期要早也早不过海南、广东和广西,发展晚熟优质品种才是福建的区位优…  相似文献   

10.
棉花“矮密早”栽培的理论依据与高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矮密早”栽培是棉花高产、优质、低耗栽培的重要途径。我省1995年在都昌县丘陵旱地试种。1996年栽培面积达9万多亩,今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棉区“矮密早”栽培面积发展到用万亩。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棉花“矮密早”高产栽培面积必将木断扩大。1棉花“矮密早”栽培的概念棉花“矮密早’俄培,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适当增加棉花种植密度、矮化栽培、促进早熟,获得棉花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方式。其具体内容是:1.1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和产量。1.2矮化栽培通过综合利用水肥…  相似文献   

11.
197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亚麻面积为3.3万公顷,其中捷克占2.6万公顷。主要种植“Bepa”和“Белан”二个品种。它们的优点是原茎和种子产量高,并抗倒伏,从而能应用机械化方法收获,但其缺点是晚熟和感病。  相似文献   

12.
大洼县西安镇小洼村村民赵树本,大胆引进棚姚技术.他于去年深秋将165株矮化速生嫁接桃“五月红”定值在240m2的大棚里.经过精心管理全部成活,现已长势喜人,硕果累累,4月中旬即可上市。预计可获利近万元。速生桃“五月红”不仅生长快、成熟早,而且口味好.果实色佳,适宜本地区栽植,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开辟了新途径。去年深秋栽植棚桃 今年春季硕果累累@陈环  相似文献   

13.
龙眼树通过高位嫁接中晚熟、特晚熟优质龙眼品种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凤梨穗”在9月份成熟,果粒整齐、穗大、皮厚肉嫩香甜。“立冬本”、“松风本”、“高山晚优”10月份成熟,可挂果到11月上旬,拉开成熟期,价格较好,可提高果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研究长泰砂仁的生长情况,分析长泰砂仁的气象影响因子,从温度、日照、湿度和雨量等方面浅析长泰种植砂仁的气象适宜性,从而探讨长泰砂仁种植的经济发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以分枝型和主茎型各两个品种为材料,3种密度处理,2因子裂区设计试验,分析种植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栽培水平下,分枝型中熟、中晚熟品种以每穴单株、每公顷16.0—17.0万株,主茎型中熟品种以每穴双株、每公顷20.0—22.0万株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中晚熟玉米品种北移或越区种植。为充分利用我省的光能、晚熟玉米品种的选育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丹玉16以其晚熟、增产潜力大,高产、稳产和多抗深受农民的欢迎.该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实践为我省应用晚熟玉米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来自贵州、湖北3个地理种源的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在贵州都匀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伯乐树从子叶出土到当年幼苗停止生长可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径生长比高生长提早约10 d进入速生期而晚10 d停止生长;3个地理种源种子性状差异主要体现在千粒重和种子大小上,贵州2个种源明显大于湖北五峰种源;贵州2个种源苗高和地径各阶段生长期基本一致,湖北五峰种源比贵州2个种源高生长晚进入速生期,且提早停止生长;种源间与种源内均存在较大的变异;种  相似文献   

18.
晚粳22为早熟晚粳水稻品种。在介绍晚粳22直播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确立“桃树省工、稳产矮化栽培技术”,在日本山梨县进行了桃树Y字形整形试验,已获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何为Y字整形该法是在日本桃树整形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桃树整形技术而建立起来的新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在主干50cm高处分出两条主枝,在主枝的侧枝上配置结果枝,该法与开心自然形整枝不同,不设置亚主枝。这样,栽培密度可相应增大,初期产量增加,因为有50cm的主干高度,所以不叫V字形。2Y字塑形的基本方法2.1栽植:日本山梨县农户一般都采用比“白凤”收获晚的中晚熟品种。栽植行距6~7m…  相似文献   

20.
“满仓515”系省农科院稻麦所用“435”大穗/FR1037//珍珠矮///闽科早1号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早籼水稻品种。平和县于1990年引进试种。1991~1993年示范推广,该品种已成为平和县当家品种,1996年全县种植24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48.6%。一、特征特性1.产量一般亩产450~550kg左右,1996年早季经县科委、统计局和农业局联合验收,亩产586.3kg,比78130单产453.6kg,亩增132.7kg。2.熟期和适应性该品种属感温型早、晚兼用的高产良种,早季种植全生育期一般在135d左右,比78130迟7~8d,晚季种植128d,抗病力强,高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