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沧州市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加深与三大产业的融合度。选取2014~2018年沧州市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5个细分行业的产值以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作为分析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细分行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市农业的整体发展与第二产业关联度最强,其中,种植业和牧业与第一产业关联度最强;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关联度最强。沧州市农业应在产业内部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发展相应农产品加工业以加强与第二产业的融合;结合生态旅游、物流、餐饮、金融等加强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宁夏以及宁夏各市农业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进行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宁夏及各市各农业产业对农业的关联度,分析在2004-2013年农业总产值增长过程中各农业产业的贡献程度。并结合宁夏及各市的自然禀赋、资源环境、"十三五"规划以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宁夏各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宁夏以及宁夏各市农业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进行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宁夏及各市各农业产业对农业的关联度,分析在2004~2013年农业总产值增长过程中各农业产业的贡献程度。并结合宁夏及各市的自然禀赋、资源环境、"十三五"规划以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宁夏各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探究甘肃省及其14市州的特色农业产业,从而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及其14市州2009~2015年农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肃省整体农业经济中,种植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是主导产业,牧业与甘肃省省情联系最为密切,应大力发展畜牧业;各市州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不一,应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日益凸显。通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近5年的农业内部各产业与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农业内部各产业中,对农业总产值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农业、牧业、渔业、林业和服务业产值。  相似文献   

6.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1996-2008年浙江省农业经济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内部各产业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排序为: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排序为: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海南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对海南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行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增加值的关联度排序为:γ旅游业〉γ商业餐饮业〉γ建筑业〉γ交通邮电业〉γ工业;农业内部各产业总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关联度排序为:γ牧业〉γ种植业〉γ渔业〉γ林业。在此基础上,根据灰色关联的分析结果,为促进海南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市2005-2010年间农业各产业的结构和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市的区域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竞争力偏离分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在农业产业内部,种植业结构优势明显,但竞争力不强;农林牧渔服务业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而林、牧业结构不够合理;渔业结构合理,但竞争力不强.种植业竞争力最强的是信阳市,林业竞争力最强的是洛阳市,牧业、农业服务业竞争力最强的是驻马店市,渔业竞争力最强的是商丘市.最后提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鄄城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农村社会总产值与农业、非农业总产值之间,农业总产值和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产值之间,非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产值之间以及它们与部门内各产业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绘成该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树。由此找到了影响该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冶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冶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得到农村社会总产值与农业、非农产业总产值之间,农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以及它们与部门内各产业产值之间,非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餐饮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剖析了该区产业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大冶市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大冶市今后应重点发展旅游业、苗木花卉种植、蔬菜瓜果种植、牧业、农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1.
基于VAR模型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83-2007年<江西统计年鉴>的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为统计分析数据,运用计量经济的向量自回归(VAR)方法,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几方面分析了宜春市农业各产业产值间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春市农业总产值不是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从长期来看,牧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因素最大,为32.36%;其次是渔业产值,为31.65%;第三是种植业产值为20.54%.另外,林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为9.67%.即牧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渔业、种植业.说明,牧业是宜春市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为河南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3-2018年河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河南产业结构与产值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牧业与农业总产值、禽肉产量与牧业总产值、玉米产量与种植业总产值、天然生漆产量与林业总产值的关联程度均为最高;产业机构的调整要着眼生态农业承载及农业的内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港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春 《新农业》2010,(11):60-60
<正>2009年,东港市第一产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5.2亿元发展到68.4亿元,年均增长10.9%。渔业与农业共同支撑第一产业,占总产值75.8%,林业、牧业和农业服务业所占比重为24.2%,呈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格局。全市基本形成具有产业化特点的三大农业产业分区,即南部沿海水产、粮食生态农业区;中部粮食、蔬菜、畜牧业较发达农业区;北部水果、林木、特产生态农业区,当前正按照农业区划,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河南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灰色关系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历年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和农业总增加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过高,畜牧业、林业、渔业比重偏低,影响农民增收。河南省应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发展龙头企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并优化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5.
以2003--2017 年云南省统计局对于云南省农业的种植、林、牧、渔和农林牧渔服务五个农业 产业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2003--2017 年,云南省农业五个产业产值与农业总 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00、0.585、0.753、0635 和0.570,以种植业为主导,牧、渔、林和服务业逐次 递减。通过建立GM(1,1)预测模型得出,在今后十年中,五个农业产业的产值顺序依次为种植、畜 牧、林、农林牧渔服务和渔。种植业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林业产值占比略有降低,呈下降趋势,畜牧 业产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产值增长贡献率预测模型来分析山东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证明:2003~2017年山东省种植业比重逐年下调,林业和畜牧业变化不大,而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逐年上升;预测模型显示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呈现负值;从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回归分析得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各产业的产值每增加1%,则分别为农业总产值带来0.499%、0.018%、0.283%、0.152%、0.043%的经济增量,说明种植业和畜牧业仍是山东省农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这种农业主要推动力产业的比例下调,必然带给经济增长的负效应,但却是山东省农业结构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市场需求的必然途径和结果。因此,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除了结构问题,下一步将进入品质结构调整、上市时间结构调整、区域分布结构调整等农业结构的深入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和田市的农业生产现状,运用R/S模型对和田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3~2011年和田市农业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在产值结构中种植业、林业呈波动变化,牧业、服务业的比重表现为增长,其中服务业的增长趋势明显;渔业产值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R/S分析技术的Hurst指数、自相关系数Rt分析了和田市农业产业结构在未来几年变化趋势的持久性:农、林业的Hurst指数值小于0.5,趋势持久性不明显;牧渔、服务业的Hurst指数大于0.5,3者的变化趋势将继续持续,即渔业继续下降,牧业、服务业比重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06—2020年农业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利用产值增长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农业各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其次为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林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产值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0.494%、0.006%、0.312%、0.134%、0.08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呈负向增长。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种植业与畜牧业内部各产业对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度,发现小麦产量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棉花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猪肉产值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羊肉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其主要是由产量、市场、价格与创新能力四方面所致。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妍  高强  金炜博 《山东农业科学》2015,(3):144-147,15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选取2003~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省农业生产总值与各农业生产部门产值进行关联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预测山东省农业总产值及各部门产值未来5年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对相关预测值进行灰关联分析,比较实际数据的关联度与预测值关联度的异同,深入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不断发挥种植业、牧业、渔业的已有优势,因地制宜加快林业发展,加强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139-141
采用区位商分析法,以云南省及各地级市2018年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和省内16个州市农业内部各产业发展情况为背景数据,研究云南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再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