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富钙沙地上饲养鸵鸟引起骨畸形■李凯年摘译自《Vet.Rec.》■姜行知校1991年至1995年,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一个鸵鸟饲养场有许多鸵鸟在6-12周龄发生跗关节肿胀。这些鸵鸟精神不振,发育受阻,胫跗骨和跗跖骨表现捻转和楞角畸形,被侵袭最严重的...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对鸵鸟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成市北方鸵鸟实验场始建于1995年3月,该场先后两次从美国引进种鸟42只(其中公鸟15只),经过四年的精心饲养和繁育,目前存养鸵鸟320只,其中种鸟120只,已出售种、雏鸟1200只,形成了种鸟、青年鸟、幼鸟接替发展的大好局面。在1995~1996两年时间里,有2只种鸟感染沙门氏菌病,22只雏鸟因沙门氏菌病而死亡。荣成市北方鸵鸟实验场先后使用抗菌素、呋喃类、磺胺类药对鸵鸟沙门氏菌病进行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后改用中草药进行防治,收到明显疗效。 一、流行特点:鸵鸟沙门氏菌病是重要的蛋媒菌病之一。沙门氏菌对卵泡具有亲嗜性,经蛋垂直传播是最  相似文献   

3.
鸵鸟绿脓杆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江西某鸵乌养殖场常有雏鸵鸟卵黄吸收不良 ,导致部分死亡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已成为影响该场雏鸵鸟存活率的主要疾病之一。 1 998年 8月 ,该场一批新生雏鸵鸟表现不同程度腹部膨胀、卵黄吸收不良 ,造成 33%的死亡 ,经我室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 ,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与临诊症状 该场有母鸵鸟 36只 ,每周入孵 1次。每批雏鸵鸟出壳后均饮用添加抗生素的饮水 ,持续 1周。 1 998年 8月 ,一批雏鸵鸟 (1 5只 )均表现不同程度食欲减退、腹部膨胀、精神沉郁、不能站立 ,并陆续出现死亡 ,至 1 0日龄送检时已死亡 5只。2 剖检变化 剖检…  相似文献   

4.
日粮钙过量和钙磷比例不当引起的雏鸵鸟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鸵鸟养殖场,在孵化育雏中有2批不同日龄的雏鸵鸟陆续出现软腿、胫骨弯曲、关节肿大、跛行等症状,病情严重。经病史调查、饲料中钙磷检测、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观察,笔者认为该病是由饲料中钙过量和钙磷比例不当引起的。1发病情况该鸵鸟场的雏鸵鸟26只,饲喂本场配制的雏鸵鸟饲料,于出生15d开始发病。之后发病数量逐渐增加,先后有8只死亡,8只症状明显且病情严重,3只病情较轻,死亡率达42%。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雏鸵鸟精神委顿、食欲减退、腹泻,随后腿部症状逐渐明显,病雏鸵鸟两脚发软,向内或向外弯曲,跗关节肿大,行走困难,跛行…  相似文献   

5.
荣成市北方鸵鸟实验场始建于 1 995年 3月 ,该场先后 2次从美国引进种鸵鸟 42只 (其中公鸵鸟 1 5只 ) ,经过 4年的精心饲养和繁育 ,目前存养鸵鸟 32 0只 ,其中种鸵鸟 1 2 0只 ,已出售种、雏鸵鸟1 2 0 0只。在 1 995年、1 996年 2年时间里 ,有 2只种鸵鸟感染沙门氏菌病 ,2 2只雏鸵鸟因沙门氏菌病而死亡。荣成市北方鸵鸟实验场先后使用抗菌素、呋喃类、磺胺类药对鸵鸟沙门氏菌病进行防治 ,效果均不理想 ,后改用中草药进行防治 ,收到明显疗效。1 流行特点鸵鸟沙门氏菌病是重要的蛋媒菌病之一。沙门氏菌对卵泡具有亲嗜性 ,经蛋垂直传播是最主要…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8日下午,新疆艾比湖自然保护区管护站鸵鸟场陈某来我中心报告,该场饲养的18头鸵鸟中有6头发病,其中1头已经死亡,请求诊治。1病因调查据养殖工反应,11月8日早晨开始6头牛逐渐出现下痢症状,越来越严重,已经有1头20日龄鸵鸟因下痢脱水死亡,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7.
1998年4月,湖南某鸵鸟场幼鸟突然发生眼结膜肿胀继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62.5%,致死率达27.5%,给该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发病情况该场于1996年建场,集种鸟繁育、孵化育雏、青年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场。1998年4月,幼鸵鸟栏内有一只鸟突然发病,厌食、拉稀,但精神尚好,隔日晚上死亡。此后一个月内先后有25只鸟发病,发病率62.5%,死亡11只,死亡率达44%。最小的2月龄,最大的7月龄,以3-4月龄最多,病程一般4-5天,最长达15天。二.临诊症状病鸟首先出现食欲下降,离群…  相似文献   

8.
某鸵鸟场饲养150余只鸵鸟。于2003年2月先后有50余只幼龄鸵鸟发病,死亡30只,发病率为33%,病死率为60%。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变化、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生化试验、显微镜观察,可确诊为鸵鸟大肠杆菌病,现将临床诊治结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9.
<正> 1发病情况和症状 丹东市某珍禽场共饲养成年鸵鸟18只。2002年12月10日晚,该场购进12只大雁,12日死亡2只,随便将死雁扔进鸵鸟场旁边的土坑中,16日早,1只鸵鸟突然倒地而死,死前一个小时还未见异常。18日又有2只驼鸟精神稍差,不食饲  相似文献   

10.
坦桑尼亚的第一个鸵鸟养殖场隶属于MotGeru集团,该集团养有鸵鸟550只,有员工100人。目前,鸵鸟皮、羽毛和肉的市场需求量很大,饲养1只鸵鸟可收入1000美元。该场从Serengeti国家公园采集鸵鸟蛋,用现代化技术孵化,孵化率达75%。该场饲养鸵鸟的目的一方面是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鸵鸟资源。预计该场的雌性  相似文献   

11.
鸵鸟烟曲霉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鸵鸟与其他禽类一样对烟曲霉菌有易感性。2 0 0 0年河北省某大型鸵鸟场有几十只鸵鸟死于烟曲霉菌病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场是一个规模较大的非洲鸵鸟饲养场 ,存栏在 5 0 0只以上 ,2 0 0 0年 6月以后陆续发生在气管、肺、气囊乃至皮下形成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   1998年 4月,某场饲养的 500余只鸵鸟中, 3~ 6月龄幼鸵鸟栏内 一只鸵鸟突然发病,本栏存栏 40只幼鸟,在一月前混群时进入该栏的。病鸟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在发病第二天夜晚迅速死亡。从此以后的一个月内,先后有 25只幼鸵鸟发病,发病率 62.5%,死亡 11只,死亡率达 44%。最小的 2月龄,最大的 7月龄,以 3、 4月龄最多,病程一般 4~ 5天,最长的可达 15天左右。 2临诊症状   病鸵鸟首先出现食欲下降,离群呆立,赶其到食槽边,偶见啄食而不吞咽 ,两翅散开,张口呼吸,有的出现跛行,有的头不停地摇摆,大多数病…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该场于2012年1月15日购进1日龄AA肉用雏鸡2000只,当饲养到37日龄时,鸡群内出现以跗关节着地行走为主要症状的病鸡,随即采用加喂多种维生素和0.2%土霉素进行治疗。发现症状次日即开始出现死亡,随后发病和死亡逐日增加,每日的死亡数在5~20只,持续2周,共发病约450只,发病率22.5%,死亡180只,致死率40%。(二)临床症状病鸡表现精神沉郁,伏卧,站立不稳,以跗关节着地行走,羽毛蓬乱无光泽,翅下垂,腹部膨大,食欲不振,饮水增加,排出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情况某鸵鸟场2002年冬季有雏鸵鸟100余只,其中一栏32只1~2月龄的鸵鸟因饲养密度过大,管理不善而引发支原体病,致使5只鸵鸟死亡。(二)临床症状病鸵鸟流浆液性鼻液,打喷嚏、咳嗽、有的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受阻,3只病鸵鸟还出现关节肿大,行走困难。(三)剖检病鸵鸟死后剖检,气囊膜变厚、混浊,气囊膜上有白色分泌物或白色结节,有的气囊内有油状液体或白色絮状物,鼻道、气管、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增厚、有黏液,肺脏充血、水肿,有的肺脏有结节。(四)治疗(1)对病鸵鸟舍加强通风换气措施,疏散饲养密度。(2)对病鸵鸟舍的垫料彻底更…  相似文献   

15.
坦桑尼亚养鸵鸟简况坦桑尼亚的第一个鸵鸟养殖场隶属于MontGeru集团,饲养有鸵鸟550只,有员1100人。鸵鸟皮、羽毛和肉的国际市场需求量很大。该场从Serengeti国家公国采集鸵鸟蛋,用现代技术孵化,孵化率达75%。该场饲养鸵鸟的目的,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16.
1999年7月 ,郑州市某鸵鸟场的雏鸵鸟发生一种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的传染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验、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建于1997年 ,养殖鸵鸟300多只 ,1999年7月23日 ,该场15日龄的雏鸵鸟开始发病 ,3~4天后开始死亡 ,一天死鸵鸟少则1~2只 ,多则达6~9只 ,虽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但未见成效。2症状该病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病鸵鸟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羽毛蓬乱、体温升高、离群、喜卧 ,且大便干燥 ,病的后期有的挣…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某鸵鸟场从1998年4月开始,3月龄以内的鸵鸟出现大量死亡,病程1~7天不等,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拉白色稀粪,精神不振,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用红霉素,庆大霉素,先峰霉素等抗菌素治疗均没有效果。经血清学检验,确诊为新城疫病毒感染。为此,对鸵鸟进行紧急疫苗接种,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情况介绍如下:发病情况:该场1998年4月从外地引进肉鸟94只,第二天就开始死亡,至6月份死亡48只,死亡率达51%。5月底本场自繁自养的小鸵鸟也出现死亡,发病日龄越早,死亡率越高,死亡率达59…  相似文献   

18.
1997年6—7月河北省某鸵鸟场在20—80日龄的幼鸟中发生了以腿病为主的疾病。发病率高达22%,其中有15只死亡或淘汰。经诊断排除了病原感染,分析认为鸟的发病与V_(B1)、V_(B2)缺乏有关,经用V_(B1)、V_(B2)对病鸟治疗能够治愈,在饲料中添加V_(B1)、V_(B2)后病情很快得以控制,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症状及病变 该病集中发生于20—80日龄的幼鸟中,7月初达发病高峰,每天1—2只病鸟,先后有21只发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鸵鸟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8月 ,湘南某鸵鸟场饲养的 45 0多只非洲鸵鸟中 ,3~ 4月龄鸵鸟发生一种疫病。我们从发病死亡的病例中分离到 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将细菌的分离和鉴定及该次疫病的控制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湘南某鸵鸟养殖场共饲养非洲鸵鸟 45 0多只 ,新城疫按常规免疫 ,1  相似文献   

20.
胃肠积沙可引起鸵鸟大量死亡,已成为制约鸵鸟养殖的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10月份,内蒙古通辽市开发区一鸵鸟养殖基地先后有21只鸵鸟发生了以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为特征的疾病。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陆续死亡8只(红颈3只、蓝颈5只)。经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分析,确诊为胃肠积沙致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