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转基因核不育杂交棉的研究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棉花转基因技术与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及抗病育种等优势技术进行结合,将转基因抗虫与优质、抗病、高产等优良性状进行聚合,创制转基因骨干核不育系,利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核不育二级法”生产优质抗病虫高产核不育杂交棉种子,制种程序简化,省工省时,种子的生产成本低,与人工去雄杂交棉相比,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通过棉花隐性核不育系骨干亲本培育及强优势杂交棉选育方面的实践和关注相关文献,简述了我国棉花杂交种利用的现状及制种方法,指出了制约杂交棉发展的因素是繁琐的制种方法和过高的种子成本。在分析棉花隐性核不育系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在简化杂交制种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棉花隐性核不育系研究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3.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三种途径:即人工去雄法、核雄性不育两系法和胞质不育三系法。胞质不育三系由于细胞质的减产效应和恢复系单一,未能实现商业应用;我国大部分单位采用人工去雄法生产杂交棉种子,但F1代种子生产的高劳动投入已成为人工去雄法大规模利用的“瓶颈”;以四川农科院经作所为代表而采用的核雄性不育两系法目前得到扩大应用,其中以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在全国主产棉省的示范应用最受棉农欢迎。1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共同特点1.1种子生产技术要求高。棉花核不育杂交组合的母本均为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时需在蕾期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的抗虫杂交棉主要是人工去雄杂交种和核不育杂交种。人工去雄制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种子价格高,实际生产中部分种子企业使用人工去雄F2种子当作F1种子,产量优势大幅度降低.抗虫性和纤维品质整齐度变差.伤害了棉农和棉纺加工企业的利益。利用核不育系制种.制种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去雄.其制种效率比人工去雄法高3倍以上.种子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陆海三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棉花三系法制种不仅可简化制种程序,保证杂交棉种的纯度,而且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制种工效。根据多年对棉花三系法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不懈研究实践,成功地探索出一套利用三系法进行人工制种技术和管理方法,使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产量都得到显著提高。1三系法生产杂交棉种子的特点利用三系法生产杂交棉种子,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群体,雄性不育系的群体不育株率和单株不育度均在100%,一般陆地棉和海岛棉品种都可作保持系,雄性不育系必须依靠与其相对应的保持系来繁衍后代,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才能生产杂交棉种,因此在扩大不育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核不育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去雄授粉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但这种方法制种程序复杂 ,劳动强度大 ,费时费工 ,种子生产成本高 ;此外 ,由于棉花开花期长 ,结铃部位广 ,繁殖系数低 ,导致杂交制种效率低 ,制约了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近年来 ,对棉花单、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了一系两用的“二系法”,并已选育出一批强优势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 ,为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较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减少用工 5 0 % ,降低了制种成本 ,提高了制种效率。另外 ,由于不育系一系两用 ,制…  相似文献   

7.
高产抗病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22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病核不育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22,是以新育成的含mscl不育基因的优质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00-268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抗病、抗虫、优质、高产的F1代棉花杂交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参试代号为RVH02,2008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试验表明该品种抗病虫性好、产量高、杂种优势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8.
棉花抗虫核不育高优势杂交种川杂13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抗虫杂交棉川杂 1 3(原代号 VH3)系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优质抗病核不育两用系 GA为母本 ,抗虫品系 HB为父本 ,以“一系两用法”选育而成的杂种一代。 1 998- 1 999年进行新组合筛选评价试验 ,2 0 0 0 - 2 0 0 1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2 0 0 2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和示范 ,2 0 0 3年 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被确定为四川省主推品种。川杂 1 3在各类试验中均表现为高红铃虫和抗棉铃虫、产量高、抗病、纤维品质优、适应性广、生产简化等特点。川杂 1 3以“一系两用法”生产杂种 F1代 ,制种程序简化 ,比人工…  相似文献   

9.
川杂棉29为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2010年4月通过四川省审定.该品种的选育得到了国家转基因专项、四川省育种攻关等项目的支持.川杂棉29与常规棉品种及人工去雄品种相比,具有抗虫高产、制种技术简化、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在棉花产业化生产中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3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 38原名中抗杂 A,是一个简化制种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其母本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材料 PA( ms5ms5ms6ms6) ,不育性稳定、彻底 ,综合农艺性状好 ;父本是我国自己构建、转育的抗虫棉品系Rg3。该杂交种兼备了父、母本的优点 ,集抗虫、抗病、丰产、优质、简化制种于一体 ,1 999年 5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大面积推广和利用中棉所 38,是提高棉花产量、降低成本投入 (治虫和制种人力的投入 )、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1 特征和特性目前 ,世界上杂交棉种子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连续3年在河南周口地区对核不育系杂交棉川杂棉25号进行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形成了成熟的不育系制种技术体系,并就核不育系在河南周口地区制种关键技术提出了制种田及隔离区(带)的选择、制种田块的要求、播种、田间管理、去可育株及授粉、收获方面的规范,为各地开展棉花核不育系制种提供参考,以期对棉花产业化发展能发挥技术支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虫杂交棉制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外源基因的显性遗传 ,利用转基因 Bt抗虫棉与常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系组配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在高抗棉铃虫的基础上 ,又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使得抗虫杂交棉成为方便、快捷利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有效途径。最近几年 ,我国已经审定了多个抗虫杂交棉品种 ,这些杂交种在全国的适宜棉区深受欢迎 ,杂交一代棉种一直供不应求。大量杂交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根据最近几年的抗虫杂交棉制种和利用的一些经验及教训 ,认为在大量的抗虫杂交棉制种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把好制种亲本纯…  相似文献   

13.
杂交棉制种有不育系制种法、化学杀雄制种法和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等 ,综合分析多种因素 ,今后几年内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仍以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占绝对优势。从 1 998年在河南省大面积制种到现在 ,全省年制种面积已达 2 0 0 0公顷 ,在南阳市和周口市曾创造了每公顷产种子 30 0 0 kg以上的高产记录 (纯度 97%以上 )。由于标杂 A1 和标杂 A2杂交棉 F1 代杂交种有独特的标记性状 ,杂交种纯度易于控制和保证 ,而杂交种没有标记性状的杂交棉大面积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 ,严格落实杂交棉制种…  相似文献   

14.
培育两系杂交稻是作物杂交优势利用育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革新。早在 1 973年 ,石明松发现水稻光敏核不育株农垦5 8S ,并于 1 981年提出两用核不育系概念 ,杂交水稻育种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两系法阶段。两系法杂交优势利用 ,因其只需要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两个育种材料而得名。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低温或短日照条件下表现可育 ,自交结实繁殖种子 ;在高温或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不育 ,可以用来与恢复系制种 ,生产杂交种子。由于光温敏核不育系能一系两用 ,与三系法相比 ,生产种子少了一个环节 ,便简化了种子生产程序。尤其是光温敏核不育系由…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建立和完善了杂种优势利用新方法培育出核不育完全保持系 MB,揭示出一种由主基因与多基因系统共同控制不育性的遗传新模式 ,建立了利用 MB繁殖完全核不育系 MA,然后以MA作母本配制杂交一代生产用种的核雄性不育配套利用新方法 ,即核不育“二级法”。该方法以完全核不育系 MA作母本配制杂种一代生产用种 ,避免了制种过程中人工拔除可育株的繁琐环节 ,大幅度降低了种子生产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并且制种效率和制种产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制种种子产量比核不育“一系两用法”提高 2 5.6%以上。建立并完善了核不育“二级法”不育系繁殖、…  相似文献   

16.
王治斌  欧俊梅 《中国棉花》2015,42(12):36-37
<正>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是一项费工、技术要求高的工作,生产上制种产量差异大,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棉花制种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棉花杂交制种的产量、保证种子质量,作者经过多年探索和对技术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套适合川杂棉25号在四川植棉区制种的技术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两系核不育杂交棉川杂棉25制种技术操作方法,适用于四川省棉花核不育杂交种子的生产。2应用标准包括:DB/5100B32004棉花种子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银棉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棉2号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邯郸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抗虫、抗病三系杂交棉新品种。2003年参加国家棉花品种区试,该品种于2005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解决棉花常规杂交制种中存在的成本高、纯度难保证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三系杂交棉中胞质不育与产量呈负相关的难题。1选育方法。本所于1999年从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引进棉花三系中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利用回交转育的方法,通过海南南繁加代,…  相似文献   

18.
施尚泽 《江西棉花》2007,29(5):14-16
本文主要报道利用自育Bt抗虫核不育两用系S2-28A与转基因抗虫或抗病及优质的棉花品种(品系)杂交,筛选出转基因抗虫、抗病、优质的杂交组合,对推动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洞A核不育糸及制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虫杂交棉优势利用随抗虫棉的诞生,出现了空前发展的态势,随种子产业化的发展,棉种杂交化将出现一次大的飞跃.而利用洞A不育系制种技术已完全成熟.是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最好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浅谈洞A核不育系及制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虫杂交棉优势利用随抗虫棉的诞生 ,出现了空前发展的态势 ,随种子产业化的发展 ,棉种杂交化将出现一次大的飞跃。而利用洞 A不育系制种技术已完全成熟 ,是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最好的手段之一。1洞 A核不育系的特点及制种利弊1 .1洞 A核不育系不育株与可育株各占 50 %洞 A不育是受一对隐性基因 (ms· ms)控制的 ,当一对基因均为 ms(纯合 )时 ,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 ,一对基因中其中一个为显性基因 Ms(杂合 )时 ,植株表现为可育。亲本繁育时 ,用可育株 (Ms·ms)的花粉授于不育 (ms·ms)株的花 ,所产的种子来年种植后 ,可育株与不育株仍各为 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