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笔者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情况分别加以概述,然后对临床实践病例实行分析,阐述了体会并进行了小结,旨在明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差异,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治疗,从而保证家畜的治疗效果及安全。  相似文献   

2.
据临床观察,同一类型的疾病有其特殊性,而不同类型的疾病又有其共性,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就是因此而设。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多年,用同一方药治疗家畜急慢性鼻炎16例,痊愈15例;其中喉炎9例,痊愈8例;颌窦炎、马腺疫各2例;鼻炎并发  相似文献   

3.
中西兽医两者都是人类同疾病进行斗争的手段 ,由于中医和西医发展的历史不同 ,所以对疾病的认识方法、理论体系也完全不同 ,这两个不同体系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兽医“辨证论治”,西兽医“辨病论治”。“证 (病 )”和“治”中 ,“治”是决定于“证 (病 )”的 ,“证 (病 )同治亦同”,“证 (病 )异治亦异”。喻嘉言说 :“医不难于用药 ,而难于认证”。朱丹溪说 :“认证为先 ,施治为后”〔1〕。因此 ,“证”、“病”的差别基本上可以代表“辨证论治”的区别。中兽医学者论述“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时 ,多是褒前贬后 ,因此认为中兽医除辨…  相似文献   

4.
脾虚证,在家畜疾病中颇为多见,临床上常因脾胃升降失和、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及中气下陷等病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证型。为了探讨“同证异治”或“异病同治”及其规律性,我们实验观察了益气升降法、益气和胃法、脾肾兼顾法和益气升陷法对脾虚证的调理作用,以及对家兔脾虚模型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热性病,是指动物以发热为主的疫病,根据中兽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诸凡“热性病”,都可以统一辩证,分类施治,有其症,用其药。例如,猪群的“无名高热病”、蓝耳病、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的混合感染以及猪瘟、猪丹毒、犬瘟热、畜禽巴氏杆菌病,都可以归属“热性病”,可进行中兽医的统一辩证施治,具体分型如下:  相似文献   

6.
犬腹泻症的穴位注射方法宠物门诊中,病犬以腹泻为主的征候屡见不鲜。收治过程中,除针对个体“求本”治疗外,笔者一般按“异病同治”的法则,采用穿心莲等药物进行穴位注射,往往收效显著。以今年七、八月份为例,临诊接触腹泻症患犬153例,予以水针疗法后134例的...  相似文献   

7.
中药以其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标本兼治、来自天然等特点备受关注。笔者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IBD和ND的发病特点、症状和病理特征,根据中兽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相关理论,对中草药进行筛选、组合以及实验室和田间试验,选出最优组方,采用现代先进工艺制备出纯中药制剂“抗囊疫”  相似文献   

8.
泄泻是兽医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由于症状反复,寒热交织,虚实交杂,治疗较为棘手,某螳腹泻仅靠西药难以根除。近年来,笔者遵循中兽医“辨证施治”理论和“同病异治”法则,根据发病原因、机体反应、临床症状综合诊断,选用不同的治法和不同的方剂,治愈家畜腹泻症不计其数,现介绍临床常见病例数则,如有不妥之处,请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中兽医诊疗疾病的主要特色是辨证施治。其治法中所谓"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均以证为凭,随证转移。施治之时,据证议法,立方遣药,无不随病畜之具体证情而加减化裁。《临证指南医案》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类证治裁》日:"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解决识证难与辨证难,最好的办法是:临证须辨因,辨治须定位,治病必求本,无效试反思。  相似文献   

10.
“五屏防疫”源于中兽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进一步衍化为治未生,即抗应激,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易感染);治未发,即扶正以抗邪,抵御疾病感染(潜伏期);冶未成,即上工救其萌芽,异病同治、早期治疗;冶未传,即抓住时机,针对性治疗,防止邪气深入疾病。  相似文献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对于该病除采用疫苗预防之外,进行临床上的药物防控也不容忽视,因为目前疫苗预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临床上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有较多的报道,有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方面的尝试,也有根据临床腹泻症状进行西药治疗,还有中西药相结合进行治疗.这对于临床防控猪传染性胃肠炎不仅提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也为临床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变位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腹腔疾病之一。据变位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一致性结论:右方变位的临床症状比左方变位严重且病程较急;具有典型的示病症状,不难做出诊断;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而对于右方变位手术治疗几乎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预防和及时治疗原发病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腐蹄病是指侵害指(趾)间皮肤及皮肤更深层软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患病皮肤常坏死、裂开,炎症从指(趾)间皮肤蔓延到蹄冠、系部和球节,病肢明显跛行,并伴有全身性症候。腐蹄病是奶牛蹄病中危害性极为严重的一类疾病,病畜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病情严重者将被迫淘汰,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鉴于该病对奶牛业的严重危害,奶牛出现蹄病时的及时、准确临床诊断,以及与其他蹄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奶牛蹄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本试验根据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基因序列的特异性,设计1对引物BPP并建立了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引物BPP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敏感性达到了152.5 pg,且引物FLP具有很好的特异性,能够准确诊断出节瘤拟杆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发展中国家人群腹泻的主要原因,一直是西方国家旅行者腹泻的最常见病因,也是引起动物(尤其是幼龄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根据ETEC产生热敏和(或)热稳定肠毒素特性可以将其分类成不同致病型。针对这类重要病原体的疫苗研发目前仍然面临着艰难的挑战。本文综述了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两方面介绍致病菌的多种毒力因子以及作为靶标研发疫苗的潜力,分析了病原与不同宿主易感性的差异,为针对ETEC新型疫苗的研发和有效预防ETEC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动物轮状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本地轮状病毒在不同动物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秋冬季腹泻的动物为研究对象进行采样,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其抗原的方法,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在进行牛、羊、犬粪便轮状病毒检测中发现犬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牛和羊。表明本地的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幼犬中。本试验为今后动物轮状病毒在临床应用中的检测及动物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等作以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仔猪腹泻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病因复杂,始终是养猪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作者分析了诱发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及非传染性病因,提出了预防为主、科学饲养管理及药物治疗的综合防制方案,对养猪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论述了该病的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该病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8.
Calf diarrhea is a kind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pathogenies,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urviv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alves. Escherichia coli, bovine rotavirus, bovine coronavirus and other pathogens often cause diarrhea in calves, in addition, the secondary infection and mixed infection also occurre in different pathogens, which lead to great difficulty for prevention of calf diarrhea. A variety of vaccin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lf diarrhea at home and abroad. Now, except only minor commercial calf diarrhea vaccines have been found in abroad, there is no one multivalent commercial calf diarrhea vaccine in China. Based on previous study, the progress of pathogens and vaccines for calf diarrhea were elaborated in the study, which could provide exploitation references for the commercial calf diarrhea vaccin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9.
郭沈涛  于辉  林旭埜  李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2):3618-3624
犊牛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对犊牛的成活、生长、发育等有较大影响,给奶牛和肉牛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牛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均可引起犊牛腹泻,且各种病原间还会发生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给防控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国内外开发出各种疫苗用于防控犊牛腹泻病,但除了国外有少数商品化疫苗外,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针对由多种病原引起的犊牛腹泻病的商品化疫苗。文章就犊牛腹泻病原及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国内开发商品化犊牛腹泻病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6-2007年期间,山东6地区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出现母狐空怀、流产,幼狐呼吸困难,鼻孔出血,气喘并伴有腹泻、死亡等症状,为探明病因,对发病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送检的236份病料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表明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由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dinosa)、沙门菌(Salmonel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共感染所致.这4种细菌单独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和四重感染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0%、45.8%、3.8%和0.4 0%.在分离的4种细菌中以绿脓杆菌的分离率为最高,达到86%,对该痛原又进行(G+C)mol%、16SrR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了包括9株邻近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其中与绿脓杆菌(AJ249451)同源性最高,为99.2%,进一步确定该病原菌属于假单胞菌属中绿脓杆菌.本研究为目前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蓝狐病的原因提出了新的思路,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