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池市从2012年开始进行富硒稻米开发研究工作,近年来富硒稻米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效,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随着富硒特色农业的深度开发,河池市富硒稻米品种的单一性、规模性与口感性等问题日渐突出,主要表现为品种的区域布局不合理,优势产品的规模建设乏力,生产经营未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严重地制约着富硒稻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通过2016年以来对该市各县富硒稻米开发的现状调研,分析其限制因子,提出一些开发对策,以期为提升富硒稻米产业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富硒稻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富硒稻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从基地与品种选择、沼液浸种、稀播稀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施用富硒增产剂等方面介绍了富硒稻米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富硒稻米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评价了6种富硒叶面肥对轻度镉污染稻田不同水稻品种稻米中镉和硒积累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6种不同富硒叶面肥处理比清水对照处理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增产0.5%~14.0%;其中,以山东出品的麦稻宝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平均可增产13.55%;喷施不同种类的富硒叶面肥对稻米有一定的降镉富硒作用,试验田稻米的镉含量降低25.75%~64.38%,以一种湖南出品的富硒叶面肥效果最佳;稻米的硒含量增加3.40~21.54倍,以一种上海出品的有机富硒肥和上述湖南出品的富硒叶面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高富硒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增加人们膳食中的硒摄入量是我国居民的一条重要补硒途径。为发掘高富硒水稻(Oryza sativa L.)种质资源,他们收集了80个水稻品种,在江西省丰城市天然富硒土壤进行种植,对其糙米硒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稻糙米硒含量范围为0.024 9~0.142 6 mg/kg,基因型差异明显,其中‘IR19735’、‘黑帅’、‘乌严粳’、‘黑占96’、‘豫南黑籼糯’等的糙米硒含量较高,可作为高富硒水稻种质资源应用于富硒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粳稻糙米硒含量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著,而有色稻米硒含量极显著高于白色稻米,因而食用富硒有色稻米可能更有利于补硒。  相似文献   

5.
大田县是"中国高山硒谷",富硒资源丰富,高山气候明显,适合发展绿色富硒稻米产业。为了解大田县绿色富硒稻米产业发展现状,本文从立地条件、发展现状、效益分析方面进行专题调研,针对认识不充分、产业链延伸不足、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引导、产业化经营、加强品牌培育、强化宣传推介、延升产业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发展绿色富硒稻米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重庆江津区土壤-稻米系统中硒和重金属的含量及迁移特征,明确土壤硒与重金属元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江津区水稻生产规模较大4个镇,于水稻收获季节布点采集水稻及根系表层土壤,测定土壤-稻米中硒和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江津区受试区域88.9%土壤硒含量达足硒和富硒水平,59.3%稻米达到富硒大米的标准。土壤与稻米中的Se和重金属Cd、Pb、Cr、As、Hg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5、-0.118、0.132、0.102、0.371~(**)(P0.01)、0.102,土壤中As与稻米中As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稻米对硒和重金属富集能力为:Cd SeHgAs CrPb。【结论】江津区具有开发富硒稻米的潜力,但研究区内水稻对Cd和Se的富集能力较强,存在潜在重金属污染,要充分利用研究区土壤硒资源,生产安全且富硒的稻米,需要解决Cd超标的问题,同时要密切关注土壤As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自2013年以来推广水稻富硒生产技术,该技术表现出高产、高品质、增效益、抗性强等优势。稻米硒含量为0.18~45毫克/千克,品质达到富硒稻米要求。农民生产富硒稻谷每公顷可增收3000元左右。现将水稻富硒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生产富硒稻谷的水稻品种必须选择三级或三级以上的优质稻,以中稻、晚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7,(20):77-78
富硒大米是通过在种植稻米不同生长阶段补硒,从而生长出富含硒的大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居民青睐。康熙宝富硒水溶有机肥在辽粳337种植中的肥效试验,康熙宝富硒水溶有机肥料对稻谷和稻米中硒含量增加效果显著,同时对水稻增产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并在抗水稻病害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富硒液施用的浓度、时期、次数对北方碱性土壤水稻富硒效果的影响,在水稻抽穗期(C)、齐穗期(Q)和灌浆期(G)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在水稻叶面上进行均匀喷施。结果表明,随着富硒液浓度的增加,稻米的硒含量逐渐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少;不同品种对硒的富集效应不同,相差在0.03~0.07 mg/kg;在水稻C、Q和G 3个时期3次喷施富硒液的稻米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喷施2次、1次和0次的稻米硒含量。3个时期不同次数喷施富硒液,其硒含量大小顺序是C+Q+G>C+Q>C+G>G>C>Q>CK,变化幅度在0.084~0.367 mg/kg,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其硒含量显著增加,但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水稻富集硒的效应逐渐减少。综上,为了简化农事操作,C、Q和G 3个时期的任一时期叶面喷施富硒液浓度40 mL/15 kg,其稻米均能满足富硒水稻标准。  相似文献   

10.
稻米硒、镉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县3个乡镇8个水稻品种的4种施肥方式下生产的稻米硒、镉含量检测及统计分析,初步明确影响稻米硒、镉含量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母质,其次是施肥方式.提高稻米含硒量、生产富硒大米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为叶面喷施富硒营养剂.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技术途径主要是选择适应的种植区域,避开土壤母质含镉量高或受到工业"三废"污染的环境.当地普遍采用的施肥方式对早、晚稻的镉含量影响不大,从施肥技术上降低稻米镉含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涟源市土壤含硒情况及稻米含硒情况,总结了利用天然富硒资源生产富硒紫米稻栽培技术,以期为在涟源市含硒高的乡镇推广应用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纯天然富硒米是从天然富硒土壤里生产出来的稻米,嘉兴市王江泾、油车港和干窑镇等地区是浙北平原重要的富硒土壤区。嘉兴市无公害天然富硒大米生产和加工日益兴旺,整个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该文综述了嘉兴市无公害纯天然富硒大米生产技术,对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硒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为富硒水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3种不同的育秧方式,分别为常规浸种-常规肥料育秧(C-C),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C-Se)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Se-Se)。【结果】不同育秧方式对各时期的生物量及产量无显著影响,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硒含量,移栽后水稻植株硒含量迅速降低。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根系、稻秆和稻壳的硒含量,而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的糙米中硒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 1%和22. 7%。【结论】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均能有效提高稻米中硒含量,是生产富硒稻米的比较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富硒增产剂对单季晚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季晚稻使用富硒增产剂具有增产、富硒效果。使用富硒增产剂1次的处理,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3.5%-3.9%,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富硒增产剂2次的处理,其产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比对照增产5.6%~7.4%。使用富硒增产剂处理的稻米硒含量比清水对照高0~0.42mg/kg,供试的2个单季晚稻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生产上如要通过使用富硒增产剂来达到预定的稻米硒含量指标,宜预先做试验,以确定具体的使用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富硒栽培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变化,为生产富硒黑色稻米提供依据,于2020年以黑香稻品种绥098038为试验材料,以海伦市的富硒土壤和绥化市北林区普通土壤为试验田,进行了富硒栽培和普通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绥098038富硒栽培后硒土土壤和喷施富硒叶面肥可提高水稻籽粒硒含量;富硒栽培不会对绥098038的产量、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喷施宝与富硒增产剂对甬优15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喷施宝、富硒增产剂对甬优15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粮食增产和品质改善2个方面要求出发,生产上以喷施宝和富硒增产剂混用1次的效果较好,即用喷施宝300 mL/hm2、富硒增产剂1 500 g/hm2对水750 kg/hm2叶面喷施,既能促进增产,又能提高稻米硒含量,改善稻米品质,达到增产、增效的双重目的,宜在生产中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富硒土壤中不同石灰用量对水稻吸收硒元素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石灰用量对水稻产量、水稻含硒量以及土壤有效含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水稻各分别部位硒含量和土壤有效态硒含量都增加,其中以L2250和L3000处理的效果较好,土壤有效硒比对照分别增加144.0%、196.7%,稻米中硒含量达到富硒水平,分别为0.041mg·kg-1、0.046mg·kg-1,比对照处理稻米硒含量分别提高26.8%、44.3%.高量的石灰处理不但能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还能促进水稻对硒的吸收.水稻不同部位硒含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稻草>稻壳>稻米.稻米中硒含量与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795,P<0.01),土壤中有效硒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相关(r=0.889,P<0.01).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高量石灰(2250~3000kg·hm-2)处理方式,不仅能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也能使稻米中硒的含量达到富硒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富硒稻米的种植及生产方法,包括整地、选种浸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种植生产出来的稻米,产量较高、水分适中、农残少,硒含量稳定且高于普通稻米,可达120~180μg/kg,并低于国家食品卫生硒限量标准300μg/kg。  相似文献   

19.
试验表明,绿色稻米喷施富硒增产剂在增粒、增重、增硒、增产和增效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始穗期每公顷施用富硒增产剂2250g增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富硒稻米生产中科学施硒,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基施硒肥、叶面喷施硒肥2种方式,研究不同施硒方式对稻米产量、不同加工程度稻米中硒累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硒肥及喷施硒肥均对稻米产量无明显影响;基施不同浓度硒肥不能显著提高稻米中硒含量;喷施螯合硒叶面肥,均不同程度提高了稻谷、糙米和精米中硒含量,且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对稻米硒的累积效果依次是孕穗期+灌浆期灌浆期孕穗期;稻谷出糙率约81%,稻谷中硒富集量比例依次是叶面喷施硒肥处理组基施硒肥组对照组,精米中硒富集量比例与稻壳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