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国内外研究认为,棉花的果枝和叶枝都是由主茎叶叶腋内的腋芽分化而成,两者皆是“同源器官”,但其腋芽的类型是不同的,“混合芽”才发育成果枝,“叶芽”则发育成叶枝。腋芽转化为“混合芽”,形  相似文献   

2.
棉花分枝习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一种分枝作物。果枝数目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单株结铃数,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深入研究以准确认识棉花分枝的生物学习性,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关于棉花的分枝,国内大部分学者历来认为棉花主茎上每片叶子的基部都有两个幼芽。在叶柄和主茎腋处的一个叫做腋芽(也叫正芽),在腋芽左侧或右侧的另一个芽叫付芽(也叫侧芽)。正芽长成的是叶枝(木枝、营养枝),付芽长成是果枝。通常陆地棉最下面1~2片真叶叶腋间的正芽与侧芽都潜伏,不发育出来;而第3~4片真叶的叶腋间。侧芽潜伏,正芽发育成叶枝;第5~6片以上则侧芽发育成果枝,而正芽潜伏。在水肥充足情况下,主茎中上部也有正芽及侧芽同时并发的现象。所以叶枝一般发生在棉株下部数节,而果枝则发生在棉株中  相似文献   

3.
棉花叶枝发生及其产量贡献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主茎每一片叶子的叶腋里含有一个胶芽,按其发育方向可区分为叶芽和混合芽,前者发育成叶枝,后者则发育成果枝。主茎腋芽的发育方向有明显的分带习性,子叶节和基部1~3个节位的腋芽是潜伏状态,果枝始节以下3~5个节位属叶枝带,腋芽一经诱发即发育成叶枝,果枝始节以上则发育成果枝。在棉花栽培实践中,叶枝通常在棉株现蕾后去除,以利于更多的养分向果枝棉铃中输送,这是传统精耕细作栽培方式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棉田密度较高条件下不可缺少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之一。但是,随着棉花品种的不断改良、肥料投入的增加及其它栽培技术的变…  相似文献   

4.
棉花叶枝变果枝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发现,果枝始节以下第一叶枝2片叶打顶即会长出果枝,第二叶枝3片叶打顶也会长出果枝,第三个叶枝4片叶打顶才能长出果枝。因此,在部分乡镇和植棉大户中推广了叶枝变果枝这一修棉技术,收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1四个优点1.1用工少,不损伤棉花主茎。棉花长出第一果枝以后,将第一果枝以下的2~3个叶枝留2~3个叶片打去顶心,该叶枝就会变成果枝,每公顷只需7.5个人工,且不损伤棉花主茎。1.2增加了棉花的早期果枝和伏桃。据调查:每株比整枝棉增加有效果枝1.7个,多结伏桃2.5个,增产10%左右,而且增加了优质棉。1.3增加了蕾期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5.
怎样做好棉花科学整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做好棉花科学整枝陈宁,肖望舒(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九江332105)棉花整枝很重要,调节养分少消耗。通风透光增棉桃。若要棉花产量高,及时整枝少不了。”1去叶枝,抹赘芽叶枝生长较果枝强,消耗养料较多,又间接着生花蕾,成铃少而小,成熟晚。因此,现蕾后,要...  相似文献   

6.
棉花少留果枝保留叶枝栽培法方四元,刘莉湖北省枣阳市棉办441200杨昌宝,黄明学湖北省枣阳兴隆棉花分公司1基本方法在棉花长出3~5个果枝时,抢晴天断其头。留住3~5个叶枝使其继续生长。当每个叶校长出5个果枝时再断其头,使其集中生长果枝。当叶枝上的果枝...  相似文献   

7.
麦套棉留叶枝效应分析与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株果枝以下长出的叶枝,在整枝时是去掉,还是留着?这是国内棉花界一直有争论的一个问题。世界主要产棉国植棉,美国不整枝,前苏联只打顶,都是不去叶枝。我国传统植棉是细整枝,把果枝以下长出的叶枝全部去掉,结果棉株整体遭到破坏,减少了前期制造有机养分的叶面积;去掉叶枝后,养分供应失调,赘芽丛生,需多次整枝,费工费时,增加很多无效劳动。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通过连续10年,对一熟制春棉进行了留叶枝粗整枝(只打顶)与去叶枝细整枝对比试验,结果留叶枝粗整枝的省工增产。总结试验示范实践,我们先后多次在全国棉花学…  相似文献   

8.
棉花开心株型栽培经两年研究表明:叶枝与果枝成铃数之比为3:2,越靠近果枝的叶枝成针数、成铃率越高,叶枝成铃还与叶枝的茎粗关系密切,单株成铃在时间分布上以伏桃与早秋桃为主占93.14%,单铃重、衣分均高于常规棉;株型调控的关键技术是宽行、稀植、留叶枝、早打顶。  相似文献   

9.
棉花开心株型栽培经两年研究表明:叶枝与果枝成铃数之比为3:2,越靠近果枝的叶枝成铃数、成铃率越高,叶枝成铃还与叶枝的茎粗关系密切,单株成铃在时间分布上以伏桃与早秋桃为主占93.14%,单铃重、衣分均高于常规棉;株型调控的关键技术是宽行、稀植、留叶枝、早打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一膜两行与一膜四行覆膜模式下棉花农艺性状、纤维品质和产量的研究,分析两模式下棉铃和果节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差异,以及果枝生长、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一膜两行比一膜四行棉花植株高,单株果枝层数多、茎秆粗、结铃多、果枝长、果节多、蕾铃脱落率低、单铃重大、绒长长、不孕籽率低、衣分高;一膜四行比一膜两行叶枝数多,始果枝着生节位高。两种种植模式,上部叶片的光合速率、籽指和籽棉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棉花叶枝发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棉花叶枝的发生受品种、密度、肥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低位叶枝发生量占总叶枝量的70%以上。棉花留叶枝对主茎生长,果枝、果节的发生以及单株主茎成铃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而对群体果节及总铃数有显著的补偿效应,且在一定的密度和肥水条件下,棉花留叶枝的补偿效应大于抑制效应。叶枝成铃比主茎成铃时段后延,成铃大多集中在全年光照富照期内的7月下旬~8月下旬,从而增加了优质铃比例,有利提高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人们大都认为棉花叶枝害处大。说它长得快、耗肥多、结桃少,影响棉花生长发育,使蕾铃脱落增多。主张格杀勿论。其实,叶枝也非一无是处,也无须立斩不救。大家知道,棉花生长发育,一方面靠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份、养分;一方面靠叶面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此外,叶片还有呼吸、蒸腾和吸收的生理功能。可见,叶面积的大小,不仅与棉花产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反映棉花群体营养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枝叶的生长状况也同时影响着地下根系的发展,是地下部分生长状况的反映。俗话说“根深叶茂”,指的就是这种根系和枝叶间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棉花苗期,叶面增长速度很慢,而这一阶段,叶面积的状况如何,对棉株一生影响深远。棉花一般又是先长叶枝后长果枝。所以,这个阶段叶枝更是构成蕾铃期棉株叶面系数的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棉棉上芽分化是可塑性的广泛存在,除已公认的主茎叶腋芽和前叶腋芽外,赘芽甚至叶枝的顶芽也会分化成花芽。果枝上各果节的腋芽均有分化成花芽与叶芽的可能性。这种分化方向的变化,既与遗传有关,又与环境条件有关。提出了芽分化可塑性的利用;在早熟栽培中通过品种选用,改善苗期光照及营养条件,降低果枝始节,促进早熟,通过控制叶枝赘芽的发生数量与长势,减少整枝用工,或进行不整枝栽培。  相似文献   

14.
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棉花三桃齐结不易实现,并存在早发易早衰,前期烂桃多,后期秋桃多的缺憾。为探讨新的栽培途径,1986年与中棉所合作进行了棉花留叶枝去果枝控晚蕾试验。试验表明,留叶枝去果枝控晚蕾的,平均亩产皮棉112.8公斤,霜前花90.2%,亩产值585.83元,比对照增产30.9%;亩增收161.93元,减少用工5.1个。  相似文献   

15.
在室外用棉花的主茎节、果枝节、叶枝节进行无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都可扦插繁殖,在大田中生长发育加快,并可收获较多纤维和种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对化学整枝作了不少试验,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想从农艺技术上进行一些改进。一、棉花“抑制整枝”的设想棉花主茎上叶原基形成之后,一、二级芽原基也相继分化。通常第一片真叶的腋芽不萌发,第二片至六片真叶腋芽生长出营养枝来,第五至七及其上各叶位腋芽形成果枝,而后从果枝腋间萌发出疯杈来。这些芽(一、二级芽)都具有萌发和潜伏的双重性,这除了和遗传性特性有关外,和影响棉花的条件有着重要关系。据现代植物生理研究,认为在一定时期打去腋芽,植物内部可以产生生理上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高效去除机采棉下部果枝、叶枝的方式,在中高密度(7.5万株·hm-2)和不同时期(4~6个果枝、7~10个果枝、11~14个果枝)下,以免去除(D4)为空白对照,研究3种化学制剂去除[草铵膦1 g·L-1(D1)、尿素280 g·L-1(D2)、碳酸氢铵200 g·L-1(D3)]和人工去除(D5)方式对机采棉品种中棉4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D1、D2、D3均能够去除机采棉下部果枝、叶枝;在中高密度下,适期使用化学制剂去除机采棉下部果枝、叶枝,可使烂铃数减少25%~100%,籽棉产量增加24.9%~33.4%,皮棉产量增加24.2%~31.9%;D1和D2在4~6个果枝、7~10个果枝时处理,及D5在11~14个果枝时处理有利于提高棉花的纤维品质。本研究初步表明,适期使用化学制剂去除下部果枝、叶枝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8.
棉花的叶枝和主茎一样可以生出果枝现蕾开花结铃.但常规棉种植由于其不直接成铃,加之群体大,栽培上一般不留叶枝.杂交棉杂种优势明显、植株高大、枝多节多、早发健长后劲足.种植杂交棉后为了充分发挥其个体生长优势,密度大幅度下降,行距大幅度扩大,叶枝利用也成为杂交棉栽培的其中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果枝始节位与气温日较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陆地棉(G.hirsutum)品种北农一号为材料研究了棉花果枝始节节位与气温日较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棉花2~3片真叶展开时,基部1~3节叶腋里的腋芽其分化性质与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无明显相关,而与气温日较差则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日较差6~13的变化范围内,果枝始节一般降低1~2个节位。  相似文献   

20.
多杆两层棉     
“多秆两层棉”是全国著名植棉模范吴吉昌在一九七六年试验出“一株双秆棉”的基础上,继续培育出的一种新株型棉花。“多秆两层棉”的形态特征是,一株棉花上有三根主秆,中间秆低(主茎),两边杆高(油条),主茎、油条都结棉桃。形成两个层次,所以叫“多秆两层”。“多秆两层棉”的培育方法是:当棉苗出土以后,有意把主茎最下部两个叶腋间长出来的两根油条保留下来,让它和主茎同时生长,当主茎长出六、七个果枝时,即打去正顶,抑制生长,而让油条继续生长,长到一定的时间再切去顶尖,这样便培育成油条高、主茎低的多杆两层棉。“多秆两层棉”的优点是:第一,抓桃多,能高产。它比双秆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