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彩色花生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从山东引入4个彩色花生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方法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当地的生育期为130d;以白玉和丰花的产量较高,分别较红玉增产56.40%和53.85%,较黑霸分别增产74.30%和71.40%,可以在当地生产中推广应用。白玉和丰花花生,籽粒饱满,百粒重高,红玉花生所结籽粒不太饱满,黑霸花生,秕粒多,造成产量低。  相似文献   

2.
西吉县川台旱地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西吉县以川台旱地采用马铃薯芽栽、坑种、地膜覆盖、平种垄植双行靠 (对照 ) 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 ,以坑种和地膜覆盖两种栽培模式表现早熟、丰产。其中以坑种马铃薯折合产量和纯收入最高 ,产量为 5 82 90 .5 kg/hm2 ,比对照增产 36 .0 % ,纯收入为 2 0 5 92 .2 0元 /hm2 ,比对照增加 6 171.4 4元 /hm2 ;地膜覆盖马铃薯折合产量为 5 714 7.6 kg/hm2 ,比对照增产 33.3% ,纯收入为 195 35 .0 4元 /hm2 ,比对照增加 5 714 .2 8元 /hm2。建议在马铃薯生产中应以坑种和地膜覆盖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本地马铃薯品种资源,筛选出适宜本地土壤和气候类型彩色马铃薯品种,本单位引进了8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在阜南县开展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徽薯5号、红美和黑金刚3个品种表现较好。其中徽薯5号为红皮白肉,平均产量达48854.5 kg/hm2,比对照增产52.15%,商品薯率达86%。红美为红皮红肉,平均产量36418.2 kg/hm2,比对照增产13.42%,商品薯率达91%。黑金刚为紫皮紫肉,平均产量达32945.5 kg/hm2,比对照增产2.6%。本试验结果为阜南县彩色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生水肥一体化最佳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花13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常规起垄覆膜施肥为对照,对5种花生水肥一体化施肥量的产量和施肥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增产和节肥效果,在减少化肥用量40%的基础上,产量增加17.19%;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使施肥效益比常规栽培提高2倍以上;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下的最佳化肥使用量为当地花生生产常规使用量的60%。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覆盖栽培对花生病害的防控效果和产量效应,以普通裸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草木灰加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和草木灰覆盖等不同覆盖处理对花生病害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木灰加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达3 874.07 kg/hm2,比裸地栽培处理(CK)增产17.53%,达极显著水平;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3 629.63 kg/hm2,比裸地栽培处理(CK)增产10.11%,达极显著水平;草木灰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3 444.44 kg/hm2,比裸地栽培处理(CK)增产4.49%,未达显著水平.青枯病田间发病率,草木灰加地膜覆盖处理、地膜覆盖处理分别为7.33%和10.00%,比裸地栽培处理(CK)分别提高9.34、6.67个百分点;各处理花生锈病介于2.1~2.3级之间、叶斑病介于2.5~2.6级之间,对锈病或叶斑病不同处理间差异均不明显.可见,采用草木灰加地膜双料覆盖栽培、地膜单料覆盖栽培两种栽培方式,均可有效控制花生青枯病、提高花生产量,且以草木灰加地膜双料覆盖栽培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江苏丘陵地区黏土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垄作加地膜的栽培技术,对花育16和丰花3号两个花生品种进行了2年共13.3 hm2的示范栽培试验,结果两个品种的花生产量均超过5 250 kg/hm2,与对比试验相比,产量提高了20%~25%,且能明显提高花生商品率,成熟期也提早了3~5 d.据此总结出丘陵黏土地区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是垄作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索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净作栽培效果,设置黔花生1号和本地小花生2个不同品种地膜覆盖与露地净作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投入较高,比露地栽培能提前出苗,提高结实率,提早成熟,实现增产增收;露地栽培投入与产出比黔花生1号为1.00∶4.40,本地小花生为1.00∶2.98,地膜覆盖栽培投入与产出比黔花生1号为1.00∶4.13,本地小花生为1.00∶2.86。试验品种黔花生1号综合表现均优于本地小花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春花生新品种引进生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合福清市栽培的花生后备品种,2009年引进5个花生新品种,以泉花10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这5个花生品种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可以在生产上进一步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不同气候年型下江南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适宜性,研究了地膜覆盖和花生生长中后期灌溉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花生生长前期增温保墒,生育期明显提前,个体生长发育良好,生长后期降温保墒,提高经济性状.地膜覆盖增温保墒的增产率为58.4%,降温保墒的增产率为62.2%.在6月20日后采用灌溉处理,夏季高温干旱明显的2007年,旱地露地和覆膜、稻田露地产量比对照分别高出64.6%,37.2%,50.5%,稻田覆膜因土壤水分过多比对照减产40.2%.因此,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及时灌溉能促进旱地栽培、稻田露地栽培花生生长和增产.降水过多会道导致稻田覆膜栽培花生减产,如果气象部门预报夏季降水偏多以连阴雨天气为主,应及时除去稻田地膜.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外引的12个花生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对其生育特性、经济性状及产量比较,初步确定5号品种产量最高277.1kg/667m2,比对照增产18.5%。其次是1、3、9、12号品种产量比对照增产10.5%~17.2%,均适合江苏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1997年开始 ,借鉴外地成果 ,结合本地实际 ,进行了夏直播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 3a的试验、探讨 ,采取更换品种、深翻改土、平衡施肥、化控等农艺措施 ,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淮北地区生产水平的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经小面积试验验证 ,产量达 882 4.5kg/hm2 ,比对照增产 3 0 .8%左右 ,大面积种植增产 12 %~ 18%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提高丘陵地地力水平和蓄水保墒能力,确保丘陵花生持续增产的栽培技术措施,在2个典型的丘陵花生生产区,研究了不同覆盖措施对丘陵地土壤水分和温度及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方式相比,花生生长前期覆膜覆草和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极显著高于覆草和露地处理;同时,花生生长前期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温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其中以覆膜覆草和覆膜处理提高幅度较大。不同覆盖措施对花生生长发育进程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前3~6天;而且不同覆盖措施可促进花生植株生长,提高荚果产量,其中覆膜覆草处理荚果产量最高,比露地栽培平均高24.69%。研究认为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结合成二元覆盖可以综合覆膜和覆草两者的优点,是提高丘陵地地力水平和蓄水保墒能力,确保丘陵花生持续增产的重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2个不同熟性的品种(早熟品种中薯5号、中早熟品种兴佳2号)为材料,选择5种不同地膜,设置黑膜(T1)、银黑膜(T2)、黑单白膜(T3)、黑单白膜+除草(T4)、黑双白膜(T5)、黑双白膜+除草(T6)、白膜(CK1)、白膜+除草(CK2) 8个处理,研究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块茎生长及杂草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方式对2个不同熟性品种的物候期的影响有差异,对早熟品种影响小,黑膜覆盖处理延长了中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中薯5号的出苗率、株高、单株块茎个数、单株块茎质量影响显著,黑膜覆盖增加了中薯5号单株块茎数,与CK2、T6、T4差异显著;随着地膜黑色部分面积的增加,块茎青薯率呈降低趋势,白膜、黑双白膜、黑单白膜、黑膜覆盖处理的青薯率依次降低,中薯5号的青薯率高于兴佳2号;黑膜较白膜配施除草剂处理抑草效果好,黑单白膜和黑双白膜的除草效果不如黑膜和银黑膜;白膜、黑单白膜、黑双白膜处理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可以显著增产,以黑单白膜增产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中薯5号和兴佳2号T4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150、2683 kg/(667 m2),较CK2分别增产8.9%、4.5%;中薯5号T6的产量为2910 kg/(667 m2),显著高于CK1、T5、T3的;兴佳2号T1的产量2583 kg/(667 m2),显著高于T3的。不使用除草剂时,黑膜、银黑膜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物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推广花生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花生主栽品种泉花7号、泉花8号为材料,研究普通膜、光解膜、稻草3种覆盖物栽培和未覆盖(裸地)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普通地膜、光解膜或稻草覆盖均能缩短花生生育期,提高株高、茎叶干物重;覆盖普通地膜和光解膜均能提高花生出苗率、单株生产力、百仁重、单株结果数、饱果数,而覆盖稻草降低出苗率、根系干物重、单株生产力、百仁重、单株结果数和饱果数。不同覆盖处理中,泉花7号和8号产量以光解膜覆盖最高,极显著增产34.20%和19.10%(P〈0.01),其次为普通膜覆盖,极显著或显著增产27.47%(P〈0.01)和16.54%(P〈0.05);稻草覆盖分别降低产量4.29%和11.19%。与对照相比,覆盖光解膜、普通膜处理可增加产值分别为6455-11025元/ha和5575-8790元/ha,而覆盖稻草经济效益减少1640-4430元/ha。【结论】不同覆盖物栽培方式各有优缺点,在花生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环境采用适宜的方式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花生除草地膜对田间杂草防除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广东省花生主产区进行花生除草地膜覆盖栽培试验,探讨了该地膜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耕作制度的花生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花生除草地膜适用于广东省各花生主产区,且产量平均增加28.93%;花生除草地膜对水旱轮作田和旱地的杂草防除效果略有不同,其中对水旱轮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达80%以上,对旱地杂草的防除效果高达90%以上且防效稳定;在前茬作物为水稻或蔬菜的花生地,花生除草地膜对田间的防除效果均达到80%以上,但要注意控制多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16.
周翠球  韩柱强  钟瑞春  唐荣华  李忠  贺梁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64-10264,10286
桂花27(原编号026/7)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粤油99作母本、天府10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7年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荚果均匀、果形美观、蛋白质含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02~2003年2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609.5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平均产量3 477.0 kg/hm2)增产1 132.5 kg/hm2,居第1位;2004~2005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平均产量4 245.0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3 817.5 kg/hm2)增产427.5 kg/hm2,增产率11.2%。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花生品种资源抗疮痂病鉴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抗疮痂病花生品种资源,采用喷雾法对60个花生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省外引进品种中,两年鉴定表现抗病(R)的有6个品种,占参试品种的14.29%;中抗(MR)的有14个品种,占33.33%;中感(MS)的有18个品种,占42.86%,感病(S)的有4个品种,占9.52%;供试的18个福建省审(认)定品种,抗疮痂病性差,表现中感的有2个品种,其余品种均为感病.近年来,花生疮痂病危害趋重,今后在花生新品种选育中,有必要将抗疮痂病作为花生品种改良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花生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单粒精播的花生品种.[方法]以适合华南区栽培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荚果产量、种仁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除桂花22外,其他6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和种仁产量均高于对照桂花17,其中粤油45、桂花1026、汕油162,桂花21、柳花1号的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种仁产量柳花1号和桂花771比对照增产显著;育种目标相近的花生品种间相似度较高;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结论]单株生产力高的花生品种更适合单粒精播;粤油45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柳花1号、桂花771、桂花1026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种仁产量,其在广西等地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苏花3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临花6号为母本、日本巨型花生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培育出的普通型中熟大粒花生新品种。2015年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荚果平均产量6 667.12 kg/hm2,籽仁平均产量4 412.85 kg/hm2,分别比对照徐花13号增产9.4%、9.9%。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4.12%、23.61%。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编号:苏鉴花生201506),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花生产区推广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