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资中县玉代乡红豆村8组农民彭文,积极发展栽桑养蚕事业,成为全县有名的蚕桑专业户。他于1982年开始育苗,利用非耕地栽植小桑园5亩,计12000余株,加上原有“四边桑”800余株,共有桑树12800余株,人平2560株。1987年养蚕12.4张(盒),产茧455.4公斤,收入茧款2384.28元。单产茧36.75公斤,单产值189.28元。共育小蚕  相似文献   

2.
<正> 泸县天兴乡狮子村,全村9个社,340户,1194人,有耕地755亩,人平耕地0.63亩。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突出抓了栽桑养蚕,利用“四边”和荒地及部分低产土栽桑42万株,人平351株,其中投产桑27万株,1991年栽16万株,1989年养蚕570张,收入173937元,1990年养蚕844张,收入250712元,1991年养蚕1300张,产茧42472公斤,收入448535元,张平产茧32.7公斤,张平收入345.16元,户平收入1319.22元,人平养蚕1.09张,收入375.66元,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1.专业户引路,逐步形成规模生产。他们  相似文献   

3.
<正> 雅安市水口乡水口村积极开垦荒山和利用河滩非耕隙地栽桑养蚕,效益显著。该村1988年开始栽桑以来,现有桑树120余万株,由于培护管理好,良种桑多,1991年全村养蚕660张,总产茧22242公斤,平均单产茧33.7公斤,茧款收入达20余万元,人平收入247元;在该村带动下,香花村1组也积极栽桑24万余株,1991年开始养蚕174张,人平养蚕1.34张,茧款收入4.1万余元,人平收入315元。该组还出现了茧款收入上5000元的重点户,成为全市发展蚕桑生产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涪陵区李渡镇大堡村二组养蚕大户周治明,是在贫困荒地上依靠科技、通过勤劳,仅用三年时间就从一个贫困户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专业户”.周一家3口人,承包耕地5.1亩.现有密植桑3.5亩、四边桑3000多株,良桑率达100%.1997年共养蚕16张,产茧600公斤,平均单产37.5公斤,收入7200元;共育小蚕361张,收入5054元,合计收入12254元,人平蚕桑收入4085元,蚕桑收入占整个农副产  相似文献   

5.
广丰县下坊公社三官殿大队蚕桑场,1980年建场,当年冬天就连片栽桑六万株,折合面积77亩。1981年兴建平房蚕室一栋,380平方米,现在又正在兴建一幢1140平方米的三层楼蚕室。栽桑第一年的中、晚秋采叶养蚕29张,产茧2366.5斤,茧款收入4116.82元,亩桑蚕茧产值达53.44元;栽桑第二年,全年春、夏、秋五次养蚕,饲养蚕种122张,产茧10252.5斤,平均亩桑产茧133.5斤,亩桑产值213.6元(平均茧价1.6元计),属全区首位,是我区蚕桑生产高产典型。三官殿大队蚕桑场在不到两年的短暂时  相似文献   

6.
<正> 乐山市市宁区安谷乡官帽村三组养蚕能手赵大帮,全家7口人,承包耕地8.05亩。1981年责任制到户时分得承包的“四边桑”718株,养蚕6张,产茧291.15公斤,收入1189.72元,在中央几个1号文件精神鼓午下,他合理地调整了家庭产业结构,在有限的土地上深挖潜力,用大部份的耕地种粮,小部份的土地用于发展蚕桑生产。桑树发展到现在的4000株,其中家庭小桑园1.9亩,有桑3282株。1986年全家产粮3000多公斤,农副业总收入4584.38元,人平654.91元,其中养蚕13.5张,产茧640.7公斤张产值2602.98元,蚕茧收入占农副业  相似文献   

7.
<正> 邛崃县宝林乡1村2组蚕桑重点户杨学义挖掘荒地、溪边、河畔栽植了“四边”桑和8亩带状桑园,以养蚕为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年年季季蚕茧优质高产,是全县著名的蚕桑重点户。曾获县、市、省表彰和奖励。杨学义今年春蚕饲养13张,总产茧586公斤,平均单产茧45.08公斤,茧款收入5247元;还为全乡共育小蚕120张,收共育费1200元,全春共收入6447元,人平收入1289.4元。杨学义养蚕年  相似文献   

8.
河口大队是我县种桑养蚕老区,近几年来年产茧都在千担以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种桑养蚕责任制到户,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全队的蚕茧产量连年超二千担.该队1983年有桑圆714亩,比1982年增加47亩,养蚕6008.1张,比1982年多养189.1张,总产茧225454斤,平均亩桑产茧315.7斤,总产值369794.56元,平均亩桑产值517.84元.其中最高产的塘坪队,全队21户共有桑园25.3亩,养蚕303.6张,总产茧12453斤,平均亩桑产茧492.2斤,总产值22854.48元,平均亩桑产值903.33元.在户中最高产的是加勉队陈干新户,有桑园1.1亩,全年养蚕14.5张,总产茧841斤,平均亩桑产茧764.5斤,总产值1684.69元,  相似文献   

9.
<正> 紫阳县长白乡长新村二组罗志春,今年56岁,从1956年开始养蚕至今,30年共养蚕239张,产茧9170公斤,产值33472.00元,是我区有名的养蚕能手。1956年试养春蚕4张,产茧160多公斤,张产40余公斤,第二年养蚕5张,单产仍达40多公斤。1966年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养蚕,年均养蚕11张。每年春茧单  相似文献   

10.
<正> 南部县碾垭乡罗先锋今年春夏两季共养蚕74张(其中春季56张,夏季18张)。经具体核算其效益情况是:春季养蚕56张,售茧2474.4公斤,茧款收24,451.20元,单产为44.6公斤(减4.6公斤),张平产值436.60元;夏季售茧676公斤,茧款收入4394元,单产37.5公斤(增2.4公斤),张平产值244.10元。经分季核算,除去生产成本,春  相似文献   

11.
<正> 粮、蚕双丰收盐亭县临江乡石坎村三组,40户,198人,人平耕地面积0.8亩。1974年参观学习中江县隆盛公社五大队四队发展蚕桑生产的经验后,连续10年抓基础,已建成小桑园 29.5亩,“四边桑”、“间种桑”5.2万株。1985年养蚕225.3张,实现了户平养蚕5.6张,人平养蚕1.1张,蚕茧产值30400元,户平收入760元,人平收入150多元。养蚕的发展,促进了粮食的大增产,1985年粮食人平达到970斤。全组今年农副业总收入11万元,仅蚕桑一项就占总收入的36.6%,成为锦阳市走蚕桑道路的先进典型。这个组的经验是:1、认识明确,领导重视。他们把栽桑养蚕当成调整农村产业结  相似文献   

12.
我队79年饲养春蚕44张,产茧3982.6斤,平均单产90.5斤,夏蚕8张,产茧493.5斤,单产61.7斤,早秋18张,产茧1066.8斤,单产59.3斤,中秋24张,产茧1361斤,单产56.7斤,晚秋10张,产茧725.2斤,单产72.5斤,全年五次共养蚕种104张,总产蚕茧7629斤,平均每张产茧73.3斤,总收入茧款13883.55元,全队43户,户平均收入茧款322元,社员说“要想富,蚕桑上面下功夫”,这是一句现实的真话,确实种桑养蚕是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3.
《四川蚕业》2018,(4):53-54
正传统栽培桑树,仅采摘桑叶养蚕,经济价值低,每亩最多饲养春、夏、秋、晚秋四季蚕,饲养量4张,按茧价35元/kg、养蚕单产按35kg计算,亩桑养蚕收入也仅5000元左右,不利于调动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现在开展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在城市近郊或交通便利的地方推广的果叶兼用桑树栽培,栽桑采叶养蚕又产桑果,增加了亩桑综合效益,到桑果盛产期,每亩产桑果约200kg、按市场价  相似文献   

14.
<正> 赵大邦家住乐山市市中区安谷镇官帽3社,是全省著名的学科学、用科学技术养蚕高产的蚕桑专业户。他从1981年起9年养蚕111.65张,总产茧5065.95公斤,茧款收入29358.81元,张平产茧45.5公斤,张平产值262.95元,下脚茧仅占4.1%。他年年养蚕,季季优质高产。1990年3月受到四川省丝绸公司表彰奖励。赵大邦今年春夏蚕期遭受春旱夏涝袭击,共养蚕10张,总产茧421公斤,单张产茧42.1公斤,收入茧款3906  相似文献   

15.
<正> 位于构溪河畔的阆中县石滩乡药柏村二组,35户,149人,106亩耕地。由于这里绝大多数农户姓郑,故名郑家梁,过去这里很穷,有人叫它“穷家梁”。近几年来,由于蚕桑发展好,“穷家梁”由穷变富了,1988年全组养蚕118.7张,户平3.4张,人平0.8张,总产茧3930公斤,平均单产茧33.11公斤,产值39200  相似文献   

16.
<正> 射洪县北部山区的潼射乡北寨村4社樟树桠的穷山沟里,出了1名吨茧专业大户谢怀金。他家除爱人范国芳外,还有2女1男全家5口人,全是初中文化,承包耕地5亩,其中田0.8亩,有自留山和宽地埂计15亩。他开垦后全部栽成桑树,现已投产。1991年四季养蚕34张,产茧1089.7公斤,单产39.35公斤,养蚕收入9454.60元,张平产值278.07元,人平收入1890.90元,比三年前——1988年养蚕4张,产茧  相似文献   

17.
<正> 蓬溪县下东乡青莲村四社农民申群孝,全家四口人,其中主劳2人,承包旱地10.7亩,现有间作桑园10.7亩,桑树6500株。95年春季养蚕8.5张,产茧302.6公斤,茧款收入3782.5元,单产35.6公斤;夏季养蚕8张,产茧291.2公斤,茧款收入2329.6元,单产36.4公斤;秋季养蚕9张,产茧337.5公斤,茧款收入2937.5元,单产37.5公斤;晚秋养蚕5张,产茧160.6公斤,茧款收入1314.9  相似文献   

18.
<正> 睢宁县睢城乡朱夏村几年来共栽桑树250亩,平均每人工分桑。其中树龄5年以上的桑园110亩,去年新拓植桑园140亩。今春共养蚕150张,总产蚕茧12830斤,单产85.5斤,总产值29325元,平均张产值195.5元。其中刘一村民小组养蚕40张,总产茧3840斤,单产96斤,收入8832元,张产值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我县新发展蚕桑生产的龙湾公社六一生产队,七九年一月新种桑七亩,三月采桑养蚕。全年养蚕二十三批,六十点五张蚕种,产茧二千七百二十六点七斤,收入茧款四千九百五十三元二角三分,平均亩桑产值七百零七元六角。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  相似文献   

20.
<正> 养蚕大户罗先锋是南部县碾垭乡佛祖沟村8社人。今年养蚕66张,总产茧2400公斤,平均单产36.37公斤,茧款收入22623元,张平收入342.77元。实现了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他今年在养蚕中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