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垦荒垦殖的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之一,被代代农垦人传承下来,它是中华民族精神资源宝库的重要构成。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与时俱进,丰富农垦精神的内涵,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是革命战争年代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逻辑表明:艰苦奋斗是我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法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战线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注意引导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和作风内涵和实质的理解和把握,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前教育中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延安精神即我党延安时期形成的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重要思想的历史渊源。“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则是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其重要的历史体现。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又赋予了延安精神以“与时俱进”的新的时代内容。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延安精神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有机融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致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促进我国城乡融合、调节工农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形态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面临着乡村社会新旧要素迭代的复杂情境。在历史时期中关于区域建设与地方振兴的实践早在百年前的中国就已经上演。垦牧实践作为近代中国一次超时代、跨领域的重要尝试,是张謇在江苏省南通市社会转型关键期于沿海垦区进行的一场综合性的社会建设活动,直接推动打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通过全面解读张謇的垦牧实践,总结凝练出以“棉铁主义,实业救国”“循环发展,绿水青山”“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治地安民,心怀苍生”“教育智民,产业富农”为核心的垦牧精神内涵,进而从经济形态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综合理念契合3个方面深入分析垦牧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的时代逻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垦牧精神熔铸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路径,即在产业兴旺方面,坚持质量兴农与实业支农;在生态宜居方面,践行循环经济与绿水青山;在乡风文明方面,秉承艰苦奋斗与移风易俗;在治理有效方面,主张治地安民与心怀苍生;在生活富裕方面,推行教育智民与产业富农。进而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在时代背景、阶段定位、多维共促方面为破解全面...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农村还没有实现小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紧密结合现实,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要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静态目标,它规定了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具体目标任务;而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所不同,一是新农村建设是针对农村而言的,不包括城镇;二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动态,而不是静态;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标准不同,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同。另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标也会有所变化。比如,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可以围绕农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和增收难等问题展开;待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全可以按照新的目标和标准,开展新的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性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具体而生动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是我们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有三大要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认真总结了十一届省委的工作,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描绘出一幅科学发展、人民幸福的美好蓝图。党代会报告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与时俱进精神和浙江特色,是指导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全省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对于促进浙江农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技推广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完善农业厅党员先进行教育和机关效能建设成果,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厅党组提出了创建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洁型“四型机关”的建设目标,并将此作为农业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此,笔者想针对什么是创新型机关、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机关和怎样建设创新型机关谈一点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关注我国农民精神生活,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指标,还有人们的精神生活。我国农民精神生活领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大精神明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论述了周恩来同志的德育思想,指出青年学生要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周恩来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时期,是垦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和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垦区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新农村的建设,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的十六大赋于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内涵,也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致富,根本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尤其对经济还很落后的合水县来讲,就是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三抓三促”的办法,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农民增收的立体通道,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为"吃饱"而劳碌的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丰富的农村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农民的最大需求。因此,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它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农村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为"吃饱"而劳碌的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丰富的农村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农民的最大需求。因此,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它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