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伏蚜在我国北方棉区均有发生,为害盛期正是棉花生育旺盛阶段,往往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更因夏季炎热,棉株枝叶繁茂,伏蚜发展迅速,不但增加防治次数,加大农药用量,污染生态环境,而且容易造成人身中毒。本文试就伏蚜为害与棉花生物学性状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期调查结果,介绍了目前新疆棉花伏蚜发生情况。结合气候条件、天敌种群数量及农药使用情况等因素,预测预报了后期新疆棉花伏蚜的发生情况,为做好全区棉花伏蚜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4-2005年,喀什棉区棉蚜大暴发,2006年苗蚜控制好,发生轻,但伏蚜却大发生,是棉蚜发生史上唯一的一次苗蚜轻伏蚜暴发年。棉花的发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为害,棉蚜发生的地块较未发生棉蚜的地块单株结铃减少0.5~1.7个,而及时打药较未防治的棉田单株结铃增0.3~0.6个,棉花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我国为害棉花的害虫共有310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为便于指导防治,现将几种主要棉虫的发生为害期和防治指标介绍如下,供参考。棉蚜一年可发生20~30代,通常按季节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棉花出苗期至6月底,常年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7月份为伏蚜发生期,为害高峰期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0%。棉铃虫一年发生四代,个别年份可发生不完整的五代。一代主要为害小麦,卵盛期在5月…  相似文献   

5.
50%523乳油防治棉花伏蚜试验①王孝法新疆奎屯车排子试验站833208伏蚜是北疆棉区7月中、下旬棉田发生的重要害虫,常造成棉花叶片卷曲、花蕾脱落,导致大面积减产,严重影响棉花内在品质和出口创汇。为了探索和应用新农药品种防治抗性伏蚜,1996年我们选...  相似文献   

6.
杨淑玺 《江西棉花》2005,27(3):F002-F002
1棉蚜:一年可发生20—30代,通常按季节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棉花出苗期至6月底,常年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7月份为伏蚜发生期。为害高峰期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10%。  相似文献   

7.
棉蚜是我国棉花四大害虫之一。前人曾对棉花苗蚜的发生消长作过不少调查研究,但对于棉花伏蚜和秋蚜的发生危害以往研究得比较少。为了提高棉花伏蚜和秋蚜测报的准确性,更经济有效地指导大面积棉田的防治工作,同时减少常规测报伏蚜和秋蚜调查  相似文献   

8.
20%好年冬防治抗性棉蚜效果试验李琼芳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简阳641400棉蚜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四川植棉区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常为伏蚜大发生时期,除为害棉花的叶片、嫩茎外,还为害花冠、苞叶和果枝前稍部分,引起幼蕾大量脱落,造成减产。因此,...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喷雾防治棉蚜药剂筛选及助剂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寻找对棉花蚜虫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探索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棉蚜效果及助剂的增效作用。根据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采用浸叶法对8种药剂室内生物测定基础上,应用大疆T16型四旋翼无人机及电动喷雾器在无棣县柳堡镇开展了棉伏蚜防治试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呋虫胺、噻虫嗪、联苯菊酯、螺虫乙酯对棉花伏蚜效果较好。选择这5种成分的剂型并添加助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下同)氟啶虫酰胺干悬浮剂(DF)+20%噻虫嗪悬浮剂(SC)、10%氟啶虫酰胺DF+20%呋虫胺SC、10%氟啶虫酰胺DF对棉花伏蚜防效较优。用量降低20%添加"无水快T"(每666.7 m2 30 g)的处理对棉伏蚜的防效与无助剂正常用量处理相当或更优。表明,无人机喷雾防治或添加助剂均能有效降低防治棉伏蚜的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棉花蚜虫是威胁本地棉花生产的重大害虫,为了进一步摸清棉田蚜虫的发生、发展及其消长规律,更好地指导大田防治。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1995~1998年对本地棉田蚜虫的种类、天敌、种群分布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防治策略。1 发生种类4年的定点和大田调查结果表明,在当地为害棉花的蚜虫有桃蚜、苜蓿蚜、棉长管蚜和棉蚜4种,其中以棉蚜为优势种群,是防治的主要对象。桃蚜虽在全市棉田普遍发生,但由于其为害时期短,对高温高湿条件反应敏感,故为害较轻;苜蓿蚜多发生在边远村队及渠道两旁的棉田,其虫口密度虽较桃…  相似文献   

11.
棉蚜是当地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重要害虫,其发生群体大,繁殖快。为了寻求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新农药,于1998年在鱼台县进行了20%速杀灵乳油防治棉伏蚜的试验。试验设在鱼台县周堂乡前赵村,试验田内棉花长势一致,虫口密度大,且分布均匀。试验设20%速杀灵Ec...  相似文献   

12.
花生蚜虫又叫豆蚜、槐蚜、苜蓿蚜,近几年连续发生为害,1981年大发生,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为了控制其为害,1981—1984年我们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3%呋喃丹微颗粒剂(江苏铜山农药厂) 2、3%涕灭威颗粒剂(天津市农药工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菜豆根蚜Smynthurooes betae West-wood近年来在浙东三门湾棉区为害棉花日趋严重。该蚜在田间呈点片发生,后逐渐加重而成片被害;棉株被害轻时只表现叶片发红,生长停滞;为害严重时,则叶片凋落,直至枯死,造成大量缺苗。据调查,1990年  相似文献   

14.
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是甘肃棉区棉花苗期的优势种群。自5月中旬迁入杯田,6月中旬为发生高峰期,此后数量锐减。桃蚜为害棉花后主要导致荷铃脱落率增加,总铃数下降而减产,对棉花品质无显著影响。苗期单株蚜量x与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式为:y=7.4488+0.04749x(r=0.981 ̄)。提出甘肃河西地区苗期桃蚜的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4000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伏蚜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清长是否存在着差异,经选用11个棉花品种定时定株进行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品种间蚜害的差异,从而为选育抗蚜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棉蚜是棉花生育后期的害虫 ,过去一般使用选择性的杀蚜虫剂 ,如抗蚜威或是较老的有机磷——乐果或氧乐果。最近几年 ,蚜虫发生早且导致棉花簇顶病。1 998/99年度在埃默拉尔德地区 ,蚜虫对抗蚜威和有机磷产生了抗性 ,只能用新的农药如汽巴—嘉基或高巧防治。但在 Darling棉区和新南威尔士州的北部未出现抗药性。 1 999/0 0年度在埃默拉尔德地区蚜虫对抗蚜威、氧乐果和多虫清的抗性再次发生 ,某些蚜虫对某一种农药产生抗性但对另一种没有抗性 ,某些蚜虫完全没有产生抗性 ,所有的蚜虫对汽巴—嘉基或高巧未产生抗药性 ,昆士兰州南部和新南威尔…  相似文献   

17.
新疆库尔勒2014―2016年棉花主要害虫发生概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4―2016年新疆库尔勒市棉花种植面积均在6.67万hm2以上.笔者针对这3年库尔勒棉区害虫的发生特点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控制棉花虫害,促进库尔勒棉花产业的发展. 1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1.1棉蚜 1.1.1发生特点.近年来在库尔勒市棉蚜对棉花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16年棉蚜发生面积3.89万公顷次,比2015年增加了1.33万公顷次,比2014年增加了1.46万公顷次;整体中等发生,发生程度3级,部分棉田偏重发生,苗蚜发生重于伏蚜.2016年5月4日在棉田首次发现棉蚜,始见期比2015年提早6 d,比2014年提早14 d;6月6日达到阶段性高峰,比2015年提前9 d,比2014年提前14 d.2016年苗蚜有蚜株率89%比2015年的98%减少9百分点,比2014年的65%增加24百分点;百株苗蚜量13058头比2015年的9795头增加了3263头,比2014年的3118头增加了9940头;卷叶株率较2015年增加了41百分点;单株最高苗蚜量283头比2015年增加了72头.  相似文献   

18.
棉花伏蚜大发生时期,往往阴雨连绵,无法喷雾防治。据试验,撒施呋喃丹有很好的防治伏蚜效果。具体方法是: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3斤,加掺细干沙土50斤左右,在清晨或傍晚棉叶潮湿时,均匀地撒在叶片上。呋喃丹具有很强的内吸作用,沾附在叶片上的呋喃丹颗粒遇潮后,很快就被棉花吸收传导,散落在地表上的呋喃丹颗粒,在潮湿的  相似文献   

19.
长期使用“1605”等有机磷农药,棉蚜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有的按规定加大用农药浓度三倍多,防效仍不理想。为了提高“1605”农药的防蚜效果,降低农药投资,促进棉花增产。我们于1978~1980年,先后在平昌县白衣先锋等大队反复进行了“两尿”增效防治棉蚜试验。并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对降低成本,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都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棉蚜是棉花生长前、中期主要害虫,我国各棉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为害,尤其是北方棉区,更显得突出,严重地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近年来,生物防治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发展,以瓢治蚜获得一定成效,在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