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应用综合指数选择母牛,虽是较好的方法,但在我国实际生产中应用不多。为了较准确地选择优良奶牛,我们采用了4%标准奶与外貌评分两个性状的综合指数,对我场牛群进行选择,结果如下:方法1.我们用1982年1月至10月15日完成305天产奶量、乳脂率和外貌评分记录的黑白花奶牛183头(一、三、五胎)作为材料。2.计算4%的标准奶,并作胎次校正。3.用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测4%标准奶量和外貌评分遗传力。  相似文献   

2.
牛的肉用指数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牛的肉用指数(活重kg/体高cm,BP I)是一区分役用型牛与肉用型牛的易测指标,将役牛转化为肉用型牛,其成年公牛BP I应达5.6以上,成年母牛平均达到4以上,这即是“由役转肉”转化成功的“转折点”。黄牛品种内存在BP I类型的多样性,这为选优转化提供了依据。影响牛的BP I因素包括品种(类型)、饲养条件、年龄和性别等。根据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公母牛(黄牛)BP I的年龄校正系数,按BP I选牛,可以提早到1~2岁。  相似文献   

3.
以肉用指数(Beef purpose index,简写为BPI),即平均成年活重与体高的比值,作为划分肉用牛与役用牛(品种)的量值指标.经对国内外74个肉牛和役牛品种(类型)资料计算,平均BPI值,公牛4.56 kg/cm,母牛3.32 kg/cm.以此作为划分役牛、肉牛的基本界限,与传统抽象描述法划分结果吻合良好,符合比率由92.6%(国外肉用品种公牛平均值)到97.9%(国内黄牛品种母牛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7,(4)
试验以南阳黑猪与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活体背膘厚差异。结果表明,南阳黑猪与大白猪3点校正达100 kg活体背膘厚平均值分别为(34.38±0.57)mm、(11.69±0.28)mm,南阳黑猪3点校正达100 kg活体背膘厚平均值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在品种的筛选上南阳黑猪比大白猪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观察试验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选择胎次、膘情和年龄接近,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经产西杂母牛80头,随机分为Ⅰ和Ⅱ两组,每组40头.Ⅰ组的40头基础母牛选用南德温牛冻精授配改良,即:南德温(♂)×西杂(♀)杂交组合(简称南西杂组);Ⅱ组的40头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授配改良技术,即:西门塔尔...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两因素(无交互作用)最小二乘分析及通径分析方法编制成电子计算机ALGOL-60语言通用程序、DJS-21型电子计算机对花溪、乌当、苏坡奶牛场1975~1980年的1002头黑白花泌乳母牛,共1570次外貌评分与305天产奶量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次级样本含量不等资料的最小二乘分析方法是应用于畜牧科研中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和技术。该方法与电于计算机技术结合,处理数据量大,计算速度快,结果准确。 分析结果表明,原我国南方黑白花泌乳母牛外貌鉴定标准系根据当时育种工作者的经验所制订,与生产性能结合不紧密,有待修订。求得三大项(体型、乳房、四肢)评分与305天产奶量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即通径系数)分别为0.075~0.265,0.314~0.429,0.029~0.084;相对加权(%)分别为14.07~38.20,55.28~80.49,5.44~11.20,可供调整和制订新的外貌鉴定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宁夏玉美奶牛场3~7胎成年泌乳母牛进行体尺、体重测量及外貌鉴定,并对产奶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找出该场成母牛群与品种标准的差距。结果表明,该场牛群各项体尺、体重指标基本符合育种指标,主要体尺指数达到乳用牛标准,98%的成母牛外貌在Ⅱ级以上。但部分牛只外貌存在头部偏粗、尻斜等缺点,经分析认为该场应将胸围与体重二项指标固定在品种标准范围内,不宜再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乳牛饲养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饲料营养和疾病防治而忽视不同饲养阶段的生产措施和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导致乳牛群产乳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续时间短等。现将笔者多年的体会作一浅析,供参考。1加强牛群选种选配,提高牛群品种质量1.1选种培育高产、稳产乳牛,品种是关键,应选好品种。种公牛的选择,首先是根据其父母祖先系谱;其次是审查种公牛的外貌表现与生长发育情况;最后还要根据种公牛的后裔测定成绩。种母牛的选择,根据其本身的体型外貌、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等生产性能,来确定种公母牛的弃留。1.1.1种公牛的外貌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来源的广西三黄鸡与不同羽色的矮小型品种杂交,设计9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的外貌和生长性能进行比较,筛选出体型外貌符合广西三黄鸡特征、生长性能比市场主流品种略优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采用201♂×(317♂×202♀)♀的杂交组合后代,公鸡98日龄体重1 520 g、饲料转化率3.30∶1,母鸡112日龄上市体重1 612 g、饲料转化率3.70∶1,体型外貌符合广西三黄鸡特征。  相似文献   

10.
浅谈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线性外貌鉴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奶牛外貌评定技术。现将评分方法简明介绍如下。一、什么是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法线性评分法是根据奶牛的生物学特点进行的功能型外貌评分法。它将那些在经济上和生产性能上有重要作用并可通过遗传改进的外貌性状,用直线度量各性状表现的全过程,最后根据被评定奶牛各性状的实际表现状况进行评点给分。  相似文献   

11.
在肉牛生产中,国内外普遍应用杂交繁育,用于培育肉牛新品种或提高生产性能.杂交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公母牛交配.它是改良本地原有品种、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手段.当原有品种的体形外貌或生产性能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时,就可采用杂交繁育的方法,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与本地原有品种进行杂交繁育,育成一个体形外貌好、生产性能高,而且又能适应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以30头3岁及3岁以上空怀或怀孕6个月以前中等膘情母牛体重为依变量 y,以体斜长 x_1、胸围 x_2为自变量,利用二元回归原理,对渤海黑牛体重估测公式进行了推导。通过 F 检验(P<0.01)、复相关系数检验(P<0.01)和实践检验,体重估测值与实际平均值仅差2.3千克,每头误差绝对值平均11.03千克,误差率3.26%(P>0.05);较约翰逊估重公式所得6.88%误差率降低3.62%,说明所得回归方程=2.14x_1+3.37x_2-522.09较客观地反映了上述母牛体重的变化规律。然后,对相同年龄范围怀孕6个月以上中等膘情母牛,空怀或怀孕6个月以前的上等、下等膘情母牛及公、阉牛的体重估测公式进行了校正。为便于记忆和实际应用,对所得公式进行了简化。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二元回归原理推导渤海黑牛体重估测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以30头3岁及3岁以上空怀或怀孕6个月以前中等膘情母牛体重为依变量y,以体斜长x_1、胸围x_2为自变量,利用二元回归原理,对渤海黑牛体重估测公式进行了推导。通过F检验(P>0.01)、复相关系数检验(P<0.01)和实践检验,体重估测值与实际平均值仅差2.3kg,每头误差绝对值平均11.3kg,误差率3.26%(P>0.05);较约翰逊估重公式所得6.88%误差率降低3.62%,说明所得回归方程y=2.14x_1+3.37x_2-522.09较客观地反映了上述母牛体重的变化规律。然后,对相同年龄范围怀孕8个月以上中等膘情母牛空怀或怀孕6个月以前的上等,下等膘情母牛及公、阉牛的体重估测公式进行了校正。为便于记忆和实际应用,对所得公式进行了简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奶牛育种进展较快,鉴定工作及其测定项目逐步完善。据北方黑白花奶牛协作组(现已与南方组合为中国奶牛协会,体型外貌鉴定方法仍照前规定执行)体型外貌鉴定规定,母牛乳房评分在百分制中占30分,南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的体型外貌是躯体结构的外部表现,是品种特征之一,与生产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选种的主要性状。本次在宁夏玉美奶牛场的试验是通过对奶牛的体尺、体型测量、外貌鉴定以及与产奶性状相关因素进行的分析,找出该场成母牛与品种标准的差距,为今后该场的合理选种选配,进一步统一体型外貌,提高育种工作成效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模糊数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它是由美国著名控制论专家查德(I.A.Zadeh)教授创立。自它诞生以来,仅有十几年历史,可是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其中应用广泛的是综合评判的方法。家畜的外貌鉴定,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评判的问题。它依人的感官标准为依据,得出鉴定结果。感官标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使鉴定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了外貌鉴定的准确性。以乳牛的外貌鉴定为例。现行外貌鉴定的方法是把外貌剖分为三项指标即躯体,四肢,乳房,分别评分,然后按照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鉴定的结果。乐用现行外貌鉴定评分法,存在以下不足之  相似文献   

17.
母牛性成熟时期与品种、营养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小型母牛8~10月龄,早熟品种为6月龄。夏季出生的牛比冬季出生的牛早,营养完全充分时性成熟早。体成熟位于性成熟之后,犊牛年龄达到18个月才基本具有成年母牛的外貌特征。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产后第一次发情间隔通常为21~50天。  相似文献   

18.
奶牛外貌鉴定评分结果的一种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奶牛品种和良种登记以及各地组织的赛牛会等育种工作中,除了产奶量、乳脂率及体躯等可度量性状外,外貌性状要通过评分方式来确定,即组织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技术员或专门的鉴定人员,按照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中国黑白花奶牛外貌鉴定评分标准》),现场观察打分。对不同鉴定人员对同1头牛同一性状打分的处理,一般以打  相似文献   

19.
正难产即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或分娩困难,可能是由于分娩准备不足、胎位不正或者助产不当所致。要密切监视所有临产母牛,在母牛出现阵缩时及早确定胎位并及时校正。若犊牛胎位正常,只有在母牛或犊牛有危难时才应实施助产。1难产的判断1.1产犊难易的判断目前,奶业对奶牛产犊难易度评分体系是5分制。1分表示无需提供助产(顺产),5分表示分娩过程极度困难(难产)。在母牛分娩开始时校正胎位比在子宫收缩数小时后容易得多。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犊牛胎位倒置,如果及时发现也能调整到正常胎位。如果胎位倒置(后蹄先出来),几乎肯定会发生难产,而且由于脐带过早断裂或勒住脖子而导致犊牛窒息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20.
肉牛业中,国内外普遍应用杂交育种,育成肉用新品种或提高生产性能。杂交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公母牛的相互交配,是改良本地原始品种,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手段,当原有品种的体型外貌或生产性能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时,一般就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与当地原始品种进行杂交,以期育成一个体型外貌好,生产性能高,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