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减轻气象灾害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影响。[方法]利用2008~2011年冬季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晴天和多云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且晴天状况下温度变化幅度要大于多云天气;连阴天时日光温室内气温较低,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与温室外气温及温室内湿度、气温、地温相关性较好。[结论]试验建立了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利用最新资料对模型进行预报检验,不同天气状况下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值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0%。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光合有效辐射变化规律,更好地为本地区设施农业服务,利用2012年冬季日光温室内小气候和附近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相关统计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冬季不同天气类型日光温室中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及光合有效辐射占太阳总辐射的比值,建立了冬季不同天气类型日光温室光合有效辐射的预报模型,并对其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明:(1)晴天和多云天日光温室内PAR具有明显的日变化。阴天时日光温室内接受到的PAR最大值一般在1~38W/m2。(2)冬季典型多云天ηPAR最高,阴天次之,晴天最低。(3)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日光温室内日最高光合有效辐射、日光合有效辐射总量、日最大总辐射、日总辐射总量与外界气象要素的相关模型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进行了拟合检验,晴天和多云天4个要素的拟合效果较好,阴天4个要素的拟合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2~2013年大通县塔尔镇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观测资料和县气象局人工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县晴、多云、阴等不同天气类型下日光温室内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内,土壤温度日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幅度晴天多云天阴天,表层土壤温度变幅最大,20cm最小;月平均变化呈波峰波谷型,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在12月,随着深度增加,平均年较差逐渐减小;晴天、多云、阴天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平均日较差分别为9.6、8.3、6.1℃;日垂直变化仅在14时随着深度增加逐渐下降;除晴天室内最高温度外,其余温度要素与土壤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的日光温室内10cm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和地表最低温度预报模型,可以在专业气象服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山东冬春季双屋面日光温室温湿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12月—2015年2月章丘双屋面日光温室内小气候观测资料,对冬、春季阳屋面温室内气温、湿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不同天气类型下的日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日光温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冬、春季阳屋面温室内最高气温变化幅度均较大,但均未出现10℃以下的低温,春季易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最低气温较传统日光温室高1℃左右;冬、春季不同天气类型下阳屋面温室内气温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温室内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均为晴天多云天阴天,冬季分别出现在13时和7时,而春季日最高气温推迟1小时,日最低气温提前1小时;冬、春季阴天时阳屋面温室内日最大相对湿度均较传统日光温室高10%以上。阳屋面温室蓄热、保温性能更好,对喜温蔬菜作物生长有利,但高湿环境使作物病害风险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莫索湾垦区冬季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资料,对种植冬枣小气候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连续观测,分析棚内外温湿度的差异变化,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适合莫索湾垦区的棚内小气候环境日最低气温预报方程,并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晴天、多云条件下日变化剧烈,阴天时较平缓。棚内日最低气温在晴天、多云条件下比阴天时低,易出现低温冷害。棚内外日最低气温差平均为5.5 ℃。日最低气温预报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棚内最低气温预报值和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为1.6 ℃,晴天、多云和阴天3种天气类型下,分别为1.2 ℃、1.8 ℃、1.5 ℃。实际预报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内蒙古砖墙体日光温室的小气候观测资料,通过对日光温室内番茄生长发育资料及冻害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外最低气温回归模型,并确定了不同等级番茄冻害温室外最低温度指标。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番茄发生低温冻害不仅与日最低气温有关,而且与低温持续时间和相对湿度等有关。晴天、多云和阴天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日最低气温与温室外日最低气温的二次曲线拟合最优,相关系数分别为0.733、0.820、0.423。晴天、多云和阴天时番茄轻度冻害指标分别为-18.5~-10.4℃、-10.6~-7.4℃、-8.4~-4.4℃,中度冻害指标分别为-20.5~-18.5℃、-13.0~-10.6℃、-11.4~-8.4℃,而重度冻害指标分别为≤-20.5℃、≤-13.0℃、≤-11.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桂南地区夏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对单栋塑料大棚夏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对比分析棚内外小气候特征。[结果]棚内透光率为76%~7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1~2.9℃,晴天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22:00~06:00棚内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2~1.1℃;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明显高于棚外10℃,阴天则为5℃;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3种典型天气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2.2~4.2℃;晴天与多云天气地表最高温度棚内较棚外增温达15~16℃,最低气温增温则仅为1~2℃,日较差达13~14℃;3种典型天气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低于棚外3%,但8:00~18:00棚内湿度平均低于棚外8%,其他时次棚内湿度则平均高于棚外3%。[结论]该研究为农业工作者指导夏季大棚生产提供切实的小气候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日光温室气温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日光温室中短期气温预报模型,以2个冬季生产季的日光温室实时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建模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日光温室1~7d气温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以室外气温为输入要素的温室气温预报模型,最高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68~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3.1~6.3℃;2)最低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81~0.95,均方根误差(RMSE)1.5~2.2℃;3)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绝对误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Rate(≤2℃)为78%~95%;4)逐时气温预报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95~0.99,均方根误差(RMSE)为1.0~2.8℃,逐时气温预报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结合目前气象台站"周预报"结果,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报温室内1~7d最低气温,并模拟日光温室内气温的逐时变化,可为冬季日光温室低温灾害预警及室内气温调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小气候自动监测设备观测厚墙体日光温室室内气温,结合室外同期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分析秋季、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晴天、多云、阴天天气条件下气温变化特征及连续阴天条件下气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厚墙体日光温室室内气温日变化基本一致,均为单波峰曲线;各季节温室内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出现在晴天;不同季节,温室内外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室内气温普遍明显高于室外;连续阴天,室内气温逐渐降低,室内外温差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冬春季目光温室内气温的变化规律,于山东莱芜进行温室内小气候观测试验,对各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2、1和2月份的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为08时,阴天会推迟1h.且最低气温均在番茄的生长界限温度以下;3和4月份的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分别为07和06时;且最低气温均在阴天最高,多云天次之,晴天最低;(2)温室内外气温相关性阴天时最大,多云天次之.晴天最小;且白天相关性明显小于夜间;(3)冬季温室内增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为水稻育苗提供气象服务,利用2015年4—5月盘锦市大洼区水稻工厂化育苗棚内外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4种棚型(独栋、连栋玻璃温室和塑料温室)的工厂化育苗棚内小气候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棚型室内外小气候。结果表明:晴天、多云天及阴天独栋玻璃温室、连栋玻璃温室、独栋塑料温室内气温具有明显日变化,而连栋塑料温室内气温只在晴天、多云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不同天气条件下4种棚型温室内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均高于棚外,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玻璃温室内的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高于塑料温室。棚内外温差白天大,夜间小,夜间出现温度逆转现象。晴天、多云天及阴天4种棚型内相对湿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降雨天棚内相对湿度变化幅度小。湿度差白天小,夜间大,与温度差相反。结合水稻育苗期最适宜温度(28~32℃)和相对湿度(50%~90%)需求,连栋塑料温室最适宜水稻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12.
选用武汉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单体薄膜大棚、连栋薄膜大棚、PVC温室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晴天、多云、阴天室内外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并构建了不同覆盖方式下温室内气温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PVC温室保温性能最好;单体薄膜大棚内气温升降速度快,升降幅度大。模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2.2%~8.7%之间,均方根介于0.7~1.7℃。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为武汉市不同结构设施蔬菜的温室内温度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利用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影响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的因子进行分析,建立了包含天气类型、季节因子信息的日光温室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预报模型,克服了按照不同天气类型和不同季节分别建立预报模型的繁琐,所建模型简单易用,物理意义明确,均通过了统计检验,拟合回归好,预报准确率高,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可在防灾减灾救灾气象预报服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日光温室冬春室内外的气温变化规律,合理调控日光温室气温,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利用廊坊永清县海泽田农业园区2015年1—5月观测的室内外试验数据,对不同天气类型下室内外气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内室内外气温总体变化趋势一致,温室内外气温差异受太阳辐射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不同天气类型下白天温室气温变化速度表现为晴天多云阴天,试验期内单日最低气温与日出时间有关,一般出现在日出前1~2 h内。不同天气类型下温室内外气温相关性显著,相关性表现为阴天晴天多云天。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日光温室后墙蓄热效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一种后墙主动蓄热的青海型日光温室。对青海型日光温室与普通日光温室室内温度、光照、地温及不同深度墙体温度进行测定,比较2种类型温室室内温度、湿度、作物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青海型日光温室较普通日光温室,晴天夜间温度平均高2.1℃,阴天平均高0.9℃;湿度方面,青海型日光温室晴天白天平均低4.7%,夜间平均低2.6%,阴天白天平均低2.7%,夜间平均低2.2%;地温晴天平均高1.69℃,阴天平均高0.59℃;青海型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层深度为320~520mm;青海型日光温室中番茄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略优于普通日光温室,番茄采收期产量提高17.8%。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辽宁省清原县清原镇新立屯村香菇生产基地为平台,在成熟香菇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和深入生产场进行实地对比观测等方法,对香菇菌柱培养期(12月至翌年4月)的气象预报模式指标和气象服务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棚内温度始终是靠近适宜温度上限,棚内湿度始终是靠近适宜湿度下限;从菌棚内外温湿度昼夜变化情况看,两者有同步变化特征,棚内气温及相对湿度实况值与棚内预报值相关性较好,检验效果极显著(P0.01);应用棚内温度预测模型,预报棚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检验效果均极显著(P0.01),不同天气类型预测值得绝对误差均1℃,预报效果较好,其中多云天气最高温度和最低气温预报值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大于晴天及阴雨天。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优化下沉式日光温室结构,采用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与直立式南墙日光温室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斜坡式南墙对日光温室室内温光条件和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阴、晴天2种天气条件下,处理温室比对照温室气温和地温提高,特别是晴天更明显有利于气温和地温的提高。在晴天条件下,处理温室内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1.63℃、0.93℃和2.58℃,而在阴天条件下,处理温室内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比对照温室仅提高0.27℃、0.24℃和0.15℃。在晴天条件下,处理温室内0、5、10cm深处最高地温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3.59℃、2.90℃和1.33℃,最低地温也比对照温室分别高0.88℃、1.07℃和1.34℃,平均地温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1.71℃、1.80℃和1.34℃。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可以缩短南立墙在地面的太阳阴影宽度,增强了温室南部区域的光照强度;在晴天测量时段内,处理温室平均光照度比对照温室增加达40.25%。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黄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摩尔分数和蒸腾速率也均高于对照温室,其中比对照净光合速率最大值提高13.88%。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提高,也促进了越冬茬黄瓜前期的生长发育,其中处理温室内黄瓜结果数比对照温室提高达40.00%。综上,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能改善室内的温光条件,更有利于越冬茬黄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本溪市数值温度预报产品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本溪地面观测站温度资料,中央台(SCMOC)、T639 2 m气温、欧洲中心细网格2 m气温和天气在线气温指导产品及本溪市气象台的预报产品(SPCC)。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最低气温还是最高气温,气象台预报准确率最高,高于各家数值预报10%以上;各家数值预报产品,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最高气温,平均绝对误差均在2℃以内。最高气温各家差距明显,中央台和天气在线平均绝对误差在2℃以内,对最高气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T639和欧洲中心的平均绝对误差值较大,使用时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丹  范万新  梁萍  梁运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29-3630,3674
对桂南地区春季塑料大棚内外的光温湿特征的观测分析表明:棚内透光率很低,仅为52%~5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3~2.6 ℃,多云天气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棚内20:00~6:00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1~1.2 ℃;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高于棚外7~9 ℃,阴天高3 ℃;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 ℃;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效果阴天与多云天气接近,增温2~3 ℃,晴天地表0 cm负增温1.2 ℃;晴天及多云天气棚内12:00~16:00前后地表温度达到40 ℃以上;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高于棚外2%~4%,但中午前后高温时段棚内空气湿度低于棚外4%~8%,以晴天影响大,阴天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原非耕地地区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内蒙古阿拉善盟典型日光温室的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地表下10cm的土层温度、前屋面及后屋面的热流量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气温、地温、热量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典型温室日均温度为5~30℃,室内晴天最低温度为2~6℃,阴天2~8℃,室内最高温度20~30℃,室内外温差15~25℃,室内地温为7~13℃,变化较室外晚1.5h;热传递方面,晴天热流量峰值出现在14:00,阴天出现在盖帘后的2~3h。确定晴天14:00及阴天13:00为温室合理灌溉及通风换气的时间,不仅为进一步探究高原非耕地地区日光温室热环境特性提供了依据,还为温室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作物的管理方式、温室结构的改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