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哲里木盟沙漠化土地正在逐年扩大,目前已扩大到4690万亩,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52%。其中流动沙丘709万亩,半流动沙丘1561万亩,其余是固定沙丘。为尽快治理沙化,迅速恢复植被,今年哲盟在奈曼旗兴隆沼林场搞了三万亩飞播试验。一、试验地自然概况。兴隆沼林场地处奈曼旗北部大沙带的半流动沙丘之中,海拔较低,年平均降雨量200至250毫米,最高年降雨量360毫米,最低年降雨量10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最高温度38.9℃,最低温度—29.3℃,无霜期132天。  相似文献   

2.
1981年进行了湿地松、火炬松与马尾松的苗期生长对比试验.试验地设在宜宾市翠屏山上,海拔350米;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温39.8℃,极端最低温度-18℃,年平均降雨量1077.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51天.  相似文献   

3.
我所檫樟混交林试验地,位于湘潭市到韶山的公路中间。北纬27°49′,年平均气温17.3℃,年平均降雨量1323毫米,海拔152米;主要母岩为硅质岩,部分砂岩,一般为薄层或中层砾土,部分红壤和泥炭土;pH 值4.5左右。原主要植被为马尾松、白茅等,属丘陵干燥瘠薄类型。先后两批造林,面积共225亩。  相似文献   

4.
一、试验内容和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兰州市东岗镇大青山本所试验基地。年平均降雨量326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70毫米,为降雨量的4.5倍。年平均气温9.4℃,绝对最高温度39.1℃,绝对最低温度-28.2℃。初霜期9月下旬,晚霜期5月上旬,无霜期为188天。圃地为轻粘壤土,PH值为8.0。 (二)种条来源与种条处理种条采自兰州市安宁区咸水沟河北杨天然林一年生根蘖苗。插穗长25厘米,其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启邦 《江苏林业科技》1991,18(3):38-38,41
1986年在营造水杉速生丰产林时进行了林农间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地处黄海之滨,大丰县林场五工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的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16天,年平均降雨量1068毫米,土壤为潮盐砂壤土,pH值8.0,含盐量0.83%。1986年春造林。  相似文献   

6.
常熟市虞山林场于六十年代开始引进毛竹,迄今已发展到1,700多亩。为提高毛竹经济效益,从1984年起,在石洞工区等地进行了毛竹笋、竹两用林的试验,现已取得较好的效果。9.6亩试验竹林总产值达1,739.64元,平均每亩产值181.21元,是一般材用竹林的2.51倍;总产笋量1,123.5公斤,平均每亩117公斤,是材用竹林的2.36倍。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本场石洞工区牛啃椿山东地的Ⅱ林班1小班竹林内,面积为9.6亩,地理位置北纬31°40′,东经120°43′,海拔20—3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050毫米。土壤为厚层黄棕壤,  相似文献   

7.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林业用地面积256.1万亩,其中有林地(含灌木林地)面积247.3万亩。该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19.7℃,极端最高温38.8℃,极端最低温-3℃,年日照时数为1628.5小时,年无霜期达318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46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581.9毫米。县境内以中、低山地貌为主,形  相似文献   

8.
<正> 里下河荡滩面积较大,近年来由于水系发生变化,芦苇产量逐年下降,经济收益较低。1978年以来,我们采用开沟筑垛的方法 (抬田法),在张轩乡白马荡共筑垛田1,966亩,挖水沟589亩,采取抬田法造池杉林,林间间作农作物,沟内水中养渔、禽的办法,把林、农、渔、禽生产结合起来,统一经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简报如下: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高邮县白马荡西北角的张轩乡。此地位于东经119°30′,北纬32°41′,年平均气温14.7℃,年降雨量1,023毫米,无霜期217天,常年辐射量118千卡/厘米~2。荡滩地  相似文献   

9.
高山竹一般矮小纤细,历来是自生自长,很少有人工林。我局自1987年对高山竹营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试验地位于岷山山系摩天岭北坡,面积0.8公顷;处于北纬32°55′、东经104°15′、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5.9℃,年平均降雨量大于700毫米,干燥度小于0.9的针阔混  相似文献   

10.
黑荆树引种我区以来,经观察发现有的有花不孕,个体性状变异不大,优良个体数量较少。为解决良种繁殖问题,于1984年5月—1985年7月采用正交设计L_9(3~4),进行扦插育苗试验,共扦插13080株。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海拔570米半阳坡,中部,坡度12度,年降雨量1193毫米,最大月降水量186毫米,7月份,6月份降水量154毫米。年平均气温17.3℃,6月份平均气温25℃,年极端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1.3℃。年平均地面温度18.8℃,6月份平均地面温度27.5℃,6月份最高地面温度40.2℃,年平均湿度79%,6月份平均湿度78%。  相似文献   

11.
试验地区在长沙市东郊30里,属湘中丘陵地带,中亚热带气候。特点是春季阴雨、低温、天气多变;夏初为梅雨季节;仲夏初秋干旱炎热;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7℃,年降雨量1,38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9%,无霜期280天。试验地为红壤,pH值为4.5,有机质含量低,质地比较粘重,属粘壤土,地下水位3米,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技术在蔬菜栽培和农业生产中已有应用。为探讨杨树扦插地膜覆盖育苗在本地区的可行性,我们于1985年春进行了杨树插条地膜覆盖育苗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梨树县榆树台林场苗卜。地势平坦,土壤为黑壤土,肥力均匀,PH值7.0,前茬作物为白菜,秋整地,春起垄。该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577毫米,蒸发  相似文献   

13.
1.主要试验地点及条件(1)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河北省北部,无霜期159天,年降雨量500-600mm,日照时数2695小时,年均温9.0℃。试验地土壤为粘性土。(2)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林业局:内蒙古中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30-150天,年降雨量350-500mm,日照时数2900-3000小时,年均温6.2℃,蒸发量大,试验地土壤为沙土。(3)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垦农科所: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03毫米,无霜期157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年平均气温8.5℃,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4)…  相似文献   

14.
<正> 黎明农场七分场,现有橡胶面积4,067亩,茶叶2,097由;1984年胶茶总产值达102万元,利润17.24万元,是一个胶茶并举的生产单位。 七分场胶茶林地在海拔850—1,0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平均日照39.4%,年平均降雨量1,355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596毫米,最小1,09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4%。以上综合因子基本符合橡胶发育生长及产胶的要求,但条件较差,有的年份橡胶寒害重,是一个典型的三类植胶区。  相似文献   

15.
营造杉阔混交林,是既能保证杉木速生丰产,又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可行方法,我们对此进行了小面积的试验。试验情况试验地设在县林科所种子园,小地形为山丘。面积9.03亩,海拔高550米。位于北纬26°45’,东径110°18’。年平均温度11.4℃,年降雨量1368毫米。土壤为砂岩母质发育而成的黄红壤,土层厚度65—150厘米,石砾含量5—30%。南坡或西南坡向,坡度20度左右。原有植被为(?)木,白栎、柃木等,土壤呈微酸性。1980年  相似文献   

16.
<正> 樟树是南方的一种珍贵用材和特用经济树种,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我区亦有天然零星分布。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原有天然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国需民用。我们于1961年营造了130亩樟树混交试验林,旨在探索樟树人工林的适宜混交树种和合理经营措施,以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已初步获得良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地处南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雨量1,650.7毫米,每年5-9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22.3℃,绝对最高温37.4℃,绝对最低温一般在0℃以上,时间极短,冬暖夏长,土层深厚,pH值5.0。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64%、全氮0.075%、全磷0.026%、全钾0.28%,系浅海沉积物母质发育而成的强酸性灰棕色砂壤土。植被属灌木低草群落。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华北落叶松在我省的迅速发展,从1974年起在店头林场李漳河营林区进行了引种育苗试验,现将3年来试验结果综合整理如下:一、试验概况试验地海拨800米,近3年平均气温8.9℃,最低一21.4℃,最高36.5℃,年降雨量777.6毫米,森林褐色  相似文献   

18.
对低产阔叶林实行带状伐开,在伐开带上栽植红松后,红松保存率及生长情况差异很大。为使带状改造的低产阔叶林栽植红松后,均能达到理想目的,本文就这几方面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试图探讨其中规律,以对解决生产急需有所裨益。一、不同宽度带上的红松生长情况(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长白山,系北端的镜泊湖东岸江山娇林场境内,试验地年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43℃,年降雨量500~700毫米.  相似文献   

19.
乌丹镇总土地面积15.4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81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819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4万亩,粮豆播种面积3.5万亩,平均亩产200公斤。年降雨量300~350毫米,无霜期125~130天。年≥10℃活动积温2.900℃左右,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65小时。土壤属于淡粟钙土和沙质盐碱草甸土。  相似文献   

20.
林分的合理经营密度是科学营林的重要问题.为了探讨赤松林的合理经营密度,我们于1973年春,在涛雒公社华山大队选择十三年生赤松林设置固定标准地5块,通过扶育间伐不断地调整林分的密度,改善林分的生长条件,提高林分的生产力,有效地促进了赤松速生丰产。现将试验测定结果初步总结如下.一、试验地的自然概况试验地气候条件,属北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据日照气象站(石臼所)的气候总结资料,主要气象要素为:年平均温度12.5℃,绝对最高温度37.5℃,绝对最低温度-14.5℃,年降雨量95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年平均风速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