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甜玉米果穗高品质的高产稳产早种栽培技术进行了本试验。过去采用除去分蘖法,而现在以山梨县为主在全国推广了不除分蘖的栽培技术,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一、提早上市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栽培甜玉米的目的当然是收获主茎着生的第一果穗,故以每株确保收获1个外形较好和品质较佳并具一定长度的果穗为主。因而在评  相似文献   

2.
玉米多穗现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穗是玉米果穗在形成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影响而异常发育的现象,分为分蘖多穗和单秆多穗,其中单秆多穗又分为多节多穗和一节多穗。对双穗遗传研究证明,多穗性状为隐性遗传,由基因的累加效应即多基因控制,属于数量性状遗传范畴。密度、氮素营养胁迫、温度、水分和光照以及玉米螟、蚜虫、玉米叶斑病等危害都会影响玉米果穗数量。大量培育优良玉米种质资源及混合选种可能是造成玉米雌穗异常发育的原因之一。一节多穗的出现跟环境密切相关,密度越大、播期越晚,多穗率越高,高温干旱、拔节期水肥过多、激素调控也是形成一节多穗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稳定的多节多穗和一节多穗遗传群体,通过分子标记等技术,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仅可以在分子水平揭示该现象,还可用于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3.
果穗长是玉米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穗的线性数量,首先是果穗的长度。因此,育种家在其研究中经常注意果穗长这个性状。掌握和利用不同栽培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玉米分蘖率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h4cv(高分蘖率)×A6(低分蘖率)DH群体分蘖率为研究对象,应用主基因+多基因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研究玉米分蘖率的遗传特性,并对近缘群体、杂优群体和自交系群体分蘖率进行推导分析,利用六世代(ph6wc×ph4cv)分蘖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玉米分蘖率是由4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决定的,主基因遗传力为95.6%,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主基因决定玉米分蘖率的稳定性,微效多基因是否表现及表现大小决定该群体的分蘖率。  相似文献   

5.
糯玉米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本文就糯玉米杂交育种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使用有限结实和无限结实两个概念对玉米的结实性进行了分类.作者认为:(1)有限结实习性对玉米的丰产、稳产和糯玉米的外观商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2)与株高穗位性状一样,果穗大小和子粒大小的一致性是体现各类玉米产量杂种优势的另一重要因素,(3)吐丝快、花期协调可保证玉米果穗上子粒间的授粉、发育基本同步,从而使同一果穗上子粒间的养分竞争趋于平衡,在发育好的果穗上表现为子粒大小基本一致,少有小粒、瘪粒存在,从而为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以及糯玉米杂交种果穗的外观商品品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西藏林芝地区玉米地膜与露地栽培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栾运芳  何燕 《玉米科学》2006,14(2):115-118
玉米地膜覆盖、露地栽培两种种植方式的生长发育特点、植株形态及产量性状是完全不同的。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种植方式都表现为果穗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大。地膜玉米的穗位高度、果穗重、单株绿叶面积对产量有较大影响;露地玉米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的性状是百粒重、果穗重和株高。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地膜玉米应种植75000株/hm2,产量可达到6750~7500kg/hm2,果穗粒重必须保持88.9g,穗位高78cm,单果穗重170g,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为2。而露地玉米产量在3750~4500kg/hm2,果穗粒重是60g以上,百粒重30~31g,单果穗重80~90g,植株高度应达到105cm,在西藏林芝及气候相似地区种中熟玉米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7.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结实长大的现象。秃顶是指果穗顶部不结实,当雌穗顶部花丝抽出时,雄穗已散粉完毕,或者是不良气候影响,导致花粉败育,因而得不到花粉授粉受精。缺粒有两种,一是果穗的一面有若干行由基部到顶部都不结实,即缺行;一种是满天星缺粒,即果穗上只结少数子粒。  相似文献   

8.
目前,玉米果穗烘干主要是经由输送机、布料系统等相关设备,将湿果穗运送散布堆放在烘干仓内的带有筛孔的斜烘干床上;烘干过程中,经加热后的热风由鼓风机吹进进烘干室内,热风首先需要通过斜床上的筛孔,再通过堆放于其上的果穗堆中的果穗与果穗间的空隙与果穗进行接触,产生热量交换,把湿气带走排入空气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循环,达到将湿果穗烘干为符合要求的干果穗;烘干后的果穗要求干湿度基本均匀。  相似文献   

9.
在苏联的许多地区,中欧和北欧各国以及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由于种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的粒用玉米,造成了烘干籽粒的额外能耗和康拜因收割困难。计算表明,将玉米籽粒含水量由30%降至13%所消耗的能量,高于生产等量玉米所需的能量。因此,降低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研究很有实际意义。玉米收获时间由成熟后的籽粒干燥强度决定。果穗的生长发育分为4个时期:1.果穗分化和受精;2.果穗迅速生长,此时叶片面积达  相似文献   

10.
在制种玉米生产上结实性差一般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整个果穗结子很少,呈"花棒"甚至呈空棒;二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轴向没有子粒的一侧弯曲;三是果穗秃尖、秃尾。据调查制种玉米由于结实性差一般造成15%左右的减产,  相似文献   

11.
近3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韩城市春播、早夏播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区域出现一株多穗现象,7月15-21日农业专家田间调查发现,玉米生长进入抽雄授粉期,65%的植株上结了2~3个果穗,30%的植株结了4~5个果穗。从玉米的生物学特性来看,除茎秆上部第5节外,每个茎节上都有腋芽(潜伏芽),每个腋芽都有形成果穗的可能,一般情况下,只有第6~8节腋芽可以分化成果穗,其中大部分在发育中退化。  相似文献   

12.
玉米的籽粒产量由各种产量因素所决定,其中占首位的是单株果穗数、籽粒重、穗行数及行粒数,其次是第一果穗的籽粒重和穗粒数,而穗粒数又直接与穗的行数及行粒数有关。环境条件或遗传饰变能改变一个或几个产  相似文献   

13.
气象因素对玉米果穗建成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大田不同播期试验,研究播期气象因素差异对不同品种玉米果穗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穗率对穗数具有显著的间接负效应,空秆率对穗数具有显著的直接负效应,果穗分蘖率是影响空秆率的重要因素。播期对果穗建成因素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种间穗数无差异,但双穗率和空秆率差异显著。出苗至拔节期日温差越高和适当降雨,双穗率和空秆率越低,穗数越多;出苗至拔节期和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内高温危害,以及拔节至吐丝期夜温升高、日温差变小和渍涝胁迫,均显著提高双穗率和空秆率;吐丝后14 d内高温天数导致花丝受精率降低或者受精花丝子粒败育,降低穗数。通过调整播期调控玉米果穗建成期气象因素是构建高产多穗群体的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灌浆期玉米果穗水分及其与生理成熟和籽粒干燥的关系Ianr.Brooking玉米果穗的干物质与含水量从抽丝期到收获期都在变化着。籽粒中干物质的积累决定了玉米的产量,并且这一过程通常根据积累的速率和持续的时期而进行分析。在生理成熟期之后的失水决定了玉米收...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花丝和穗轴中可溶性糖、淀粉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一般大田环境中,控制玉米果穗的授粉情况,研究果穗在套袋和自然授粉时可溶性糖和淀粉在花丝和穗轴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丝和穗轴中的可溶性糖、淀粉浓度均呈单峰变化,可溶性糖以及花丝中淀粉浓度峰值出现在吐丝后第5天,而穗轴中的淀粉浓度峰值出现时间提前2天。花丝不同部位间可溶性糖浓度由基部向顶部依次下降。而积累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上升,但后期花丝中的物质含量相对稳定。从总体来说,无论套袋还是自然授粉的果穗,各物质变化趋势一致,但后期授粉果穗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量高于套袋果穗。  相似文献   

16.
玉米果穗的大小、粗细和品种有直接关系,但同一个品种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果穗发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玉米果穗的发育是从玉米拔节开始一直到大喇叭口期,也就是玉米长出第10~18片叶时。这个时期的降水、气温、光照和施肥对玉米果穗的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玉米植株成熟时有许多外观特征。大多数生产者都知道籽粒基部出现黑层即标志灌浆停止,但不了解籽粒乳线的位置也是指示玉米成熟的有用标志。玉米籽粒凹陷后,很快在胚乳一侧出现乳线。它是籽粒中固态胚乳和液态胚乳的交界(图)。当果穗最顶部的淀粉或胚乳变硬时颜色变黄,而果穗最基部的胚乳仍保持乳白状。随  相似文献   

18.
玉米籽粒和果穗离体培养技术的改进及在籽粒败育研究中的应用张风路,王志敏,王纪华,赵明,王树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100094)赵久然,郭景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00081)玉米籽粒和果穗的离体培养是将人工授粉后的玉米果穗或籽粒在一定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在某些栽培条件下,玉米果穗会出现败育的籽粒,特别是在穗上部。在这些发育不全的果穗(秃尖长短不一)上,籽粒体积表现出逐渐地或突然地缩小,因此果穗顶:部出现败育籽粒(瘪粒)。据 Hanft(1986)报道,籽粒败育12.4%可导致产量下降6%。计算结果表明在瑞士高密度种植下的玉米如果果穗的秃尖长度达10%,籽粒产量将下降42%,茎秆产量将下  相似文献   

20.
玉米空秆即玉米不结果穗或虽有果穗但不结实.国家玉米区域试验中规定果穗结实20粒以下者为空秆。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的同一年份,产生玉米空秆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外乎生理、外界和品种等三方面的因素。因此,防止玉米空秆,要因地制宜,找到产生空秆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实起到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