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肥量和降雨对水稻田氮流失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量且不合理的施肥作业方式,往往导致了氮肥的大量流失,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造成了农业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能够及时监测氮肥流失的程度和原因,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对稻田水中氨态氮和硝态氮离子浓度的快速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德国WTW公司的氨氮硝氮在线检测传感器,采用实地取样的方式,对稻田水体环境中氨氮和硝氮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了不同天气条件下,农田水中氮的流失情况。结果表明,降雨对氮的流失程度有很大的影响,降雨造成的氮流失是农田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施肥量越高,氮的流失情况也越严重。控制农田氮流失必须从施肥方式、耕种方式和灌溉方式等方面进行改善。本研究对于如何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探索合理的氮肥施用方式以及在农田作业中实施最佳管理措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业工程技术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工作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农业非点源污染广泛性、随机性、滞后性、潜伏性、模糊性等特点,单一的防治技术无力实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防治,因而需要综合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主体技术和辅助技术,在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构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同时,还指出了构建过程中的关键点,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生态调节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调节与控制的三种途径:农田生态系统管理、建立植被缓冲带、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认为农田生态系统管理是从源头控制污染发生,通过优化种植制度、土壤合理耕作培肥、合理灌溉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可提高水体环境质量,保证农业稳产高产。指出建立植被缓冲带和湿地生态工程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调节措施,合理规划设计、优化结构和植物种类,可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4.
农业非点源污染及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机理、模型及管理与控制三个方面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认为模型模拟的尺度、数据的兼容性、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与3S技术的结合是未来非点源污染模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试论水环境中的氮污染行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水环境中氮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密切关注。城镇生活污水、含氮的工业废水和农田氮肥是水环境的主要氮污染源。影响水影响中氮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含氮污水的排放性状、纳污水体的环境容量以及人为与自然条件下氮素的物理、化学的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非点源污染负荷在水环境污染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而农业生产活动又是最大的非点源污染.由于没有固定的污染源,控制非点源污染要比控制点源污染困难得多.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能够降低水体的功能、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饮用水源、造成建筑物和财产的直接损失.为此,针对目前农业非点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为积极地开展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最主要的一类非点源污染,也是最普遍的非点源污染,其主要特征为发生区域的随机性、排放途径及排放污染物的不确定性、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随着对城市生活点源和工业点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分析了农业非点源的污染现状、机理及来源,并根据农业非点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旨在为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论水环境中的氮污染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中氮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密切关注。城镇生活污水、含氮的工业废水和农田氮肥是水环境的主要氮污染源。影响水环境中氮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含氮污水的排放性状、纳污水体的环境容量以及人为与自然条件下氮素的物理、化学的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伊通河流域为研究区,在构建伊通河流域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将SWAT模型与环境经济学方法相结合定量估算了研究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损失,为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达到了精度要求。研究区2010年农业非点源泥沙负荷、总氮负荷以及总磷负荷均为最高,2011年均为最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主要是由耕地引起的,占总量的96%以上。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损失折算成人民币约为52 845.42万元/a,年降雨量越大的年份损失越严重;总体上,伊通河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污染价值损失的大小顺序为:总氮污染价值损失泥沙淤积价值损失总磷污染价值损失土地废弃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10.
彭州市丹景山镇典型农作物输出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方式。根据现场实测,分析了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不同作物田的总氮、总磷输出系数,探讨了不同作物及不同典型水文年输出系数形成差异的原因,完善了输出系数模型,为控制丹景山镇农业氮素、磷素的输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