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两优E32(广城1号)水稻新组合在越南河西省制种,其父母本播期差在13d左右,父本E32播种至始穗天数为78.80d,母本培矮64S播种至始穗天数为64-66d。父母本栽插行比以2:16最佳,制种产量最高,为2.57t/hm^2,较2:12行比增产43.58%;对母本培矮64S喷施不同量“九二О”,以800g/hm^2用量最佳,制种产量高达3.12t/hm^2,每穗实粒数58粒,结实率36.94%;扬花期割叶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扬花期防治稻粒黑粉病,可使每穗少5粒病粒,可增加优质种子228.8kg/hm^2。  相似文献   

2.
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方法]以皖稻153的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为试验材料,直播田中母本1892S于6月1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1—72d,移栽田中母本1892S于5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6~77d。待种子成熟后,取3个田块进行实际测产,并随机抽取10穴植株测定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研究母本1892S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结果]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的播差期,直播田较移栽田推迟4~5d为宜。直播田的有效穗增加,每穴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相应减少。直播田的平均实际产量为143kg/hm2,移栽田为185kg/hm2。[结论]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具有省工、节能和效益高的特点,应提倡和推广该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根据临高县气候特点,结合博优253父、母本的播始历期,从确定父、母本播种适期,花期调节、"九二O"利用等制种关键环节介绍临高县博优253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技术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合理地确定父母本的播期及播差期是确保花期相遇的基础,确定播期及播差期的方法有时差法、叶差法、有效积温差法。温度是影响杂交水稻生育的主要因素,文章重点介绍了气象条件对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影响,提出了攸县杂交水稻制种最适花期,并根据杂交水稻制种播始历期的天数通过倒推法确定父本播期,运用双亲本从播种到始穗的有效积温差值确定母本的播种期,从而达到花期理想相遇,实现制种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晚籼组合福优964制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福优964的父母本特性,提出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①福恢964生育特性易受光温影响,制种基地宜选择海拔较低、温湿度高的义基地要相对固定,确定最佳的抽穗扬花期是获得高产的先决条件;②福伊A易感恶苗病、纹枯病,裂颖率较高,对“九二O”较钝感,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多次防治纹枯病,“九二O”的始喷期在抽穗3%—5%,用量210—240g/hm^2;②培育高产的母本群体,要求达到母本有效穗340—350万/hm^2、总颖花数3.3—3.6亿朵/hm^2、异交结实率60%以上。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技术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合理地确定父母本的播期及播差期是确保花期相遇的基础,确定播期及播差期的方法有时差法、叶差法、有效积温差法。温度是影响杂交水稻生育的主要因素,文章重点介绍了气象条件对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影响,提出了攸县杂交水稻制种最适花期,并根据杂交水稻制种播始历期的天数通过倒推法确定父本播期,运用双亲本从播种到始穗的有效积温差值确定母本的播种期,从而达到花期理想相遇,实现制种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组合培杂266是由不育系培矮64S与恢复系266配组育成,培矮64S对温度反应敏感,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3.5℃,抽穗期温度超过30℃出现滞育,桂南地区6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72-75天,对九二0反应不敏感,柱头外露率高,活力较差。恢复系266耐肥抗倒抗病,花粉量足,亲和力强,播始历期75-78天,对九二0敏感。制种关键是要保证不育系安全渡过转换敏感期,抽穗期日平均温处于28℃左右,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要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适时适量喷好九二0。  相似文献   

8.
优质杂交早稻"岳优10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3a的观察和制种实践,总结了"岳优108"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制种成败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播种期,在湘北丘陵地区"岳优108"父母本最为适宜的播差期为:母本"岳4A"在3月29日播种,父本"岳恢108"在4月10日播种,(一般以母本播后11~13d、叶龄2.5~2.7叶时播种父本为宜).同时要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促进双亲群体结构协调发展;加强肥水管理,创建高产群体结构;科学喷施"九二0",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质量;加强病虫防治等,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杂交粳稻的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方法]别通过手插秧播期试验、机插播期试验、喷施不同剂量多效唑化控试验、割叶试验、赤霉酸不同剂量处理试验和父母本不同行比试验,对影响杂交粳稻制种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始历期明显缩短;亲本机插种植的播期应比手插种植方式适当提早3~4d为宜。采用在秧苗喷多效唑有明显的控制株高的作用,多效唑用量应该根据不同亲本对多效唑的敏感性,施用600~900g/hm2为宜;割叶措施对提高结实率有一定的作用;杂交粳稻亲本赤霉素用量为75~90g/hm2为宜;母本与父本的行比以6∶2的配置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于2010年对两系杂交水稻组合Y58S/9311进行分期播种试验,观察其在海口的生育特性,并对父母本的播始历期与积温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父本的播始历期在93—113d之间,且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母本的播始历期在85—98d之间;父本的播始历期与积温表现为相关不显著,而母本的播始历期与积温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