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徐淮地区马铃薯品种种植结构单一,品种退化严重,导致病害加剧、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引进并筛选适宜当地栽种的高产、优质、抗病马铃薯新品种迫在眉睫.对新选育的4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连续2年的比较试验,以'中薯3号'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系)生育期、植株性状、丰产性和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对硒的吸收及生物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和马铃薯采集地土壤中的硒含量,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对硒元素的吸收及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马铃薯的硒累积量具有很大差异,品系‘0602-65’的硒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对硒的吸收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品系‘0602-65’对硒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品系‘09012-74’;对不同器官马铃薯的研究结果显示,马铃薯不同器官对硒的吸收富集能力也不同,其富集规律为茎>叶>根>块茎,马铃薯的茎干部位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硒元素主要富集在马铃薯的茎干部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攀枝花市高寒冷凉地区适宜发展的较优马铃薯品种(系),引进6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试验测定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和块茎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新品系'S04-921'对早、晚疫病抗性强;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产量34536 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10074 kg/hm2,增幅41....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铃薯》2017,(6):321-325
福建省马铃薯品种存在数量较少、多样性程度较低的问题,阻碍福建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为了推进福建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筛选出适宜福建省冬种的马铃薯新品种(系),从国内3个马铃薯育种单位引进9个马铃薯品种(系),以‘紫花851’为对照,在福州地区开展新品种比较试验,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鄂薯11号’和‘东农311’均无缺苗现象,其中‘鄂薯11号’的商品薯率较对照品种高4.43个百分点,产量较对照品种高17.87%;‘东农311’虽然商品薯率较对照品种低4.27个百分点,但产量表现较突出,较对照品种高33.71%。因此,‘鄂薯11号’和‘东农311’适宜在福州地区种植,可进一步筛选成为适宜福建省冬种的马铃薯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5.
抗机械损伤褐变马铃薯品种(系)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21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机械损伤条件下的褐变。筛选试验表明,4℃褐变24 h后,品种(系)云薯301、S03-259、S04-801和JS05-53-275的褐变度变化值为0.004~0.081,而且初始褐变度都很小,因此这4个品种(系)可作为抗机械损伤褐变品种(系)加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目的鉴定我省自育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以及纤维品质等,为我省大面积更换新品种提供依据。二、试验概况1989年全省棉花新品种区试的第五轮第一年。供试品种五个为:赣115系、武棉836、万年82—1、中5765、农大6号,以泗棉2号原种为全省区试统一对照种。全省共设六点:九江(省棉花所)、彭泽(县棉花原种场)、都昌(县农科所)、丰城(荣塘棉种场)、新建(省滨湖农科所)高安(县农科所)。试验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  相似文献   

7.
鄂马铃薯5号(原系号T962-76),是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1996年利用CIP抗晚疫病杂交组合实生种籽筛选的优系392143-12作母体,以新型栽培种轮回选择优系Ns51-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7年培育实生苗,从中筛选高抗晚疫病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单株,1998年进入选种圃,1999年升入鉴定圃,2000年进行品系预备试验,2001年、2002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3年、2004年参加湖北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04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通过多年筛选鉴定,在湖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2005年3月经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鄂马铃薯5号。1主要…  相似文献   

8.
以15个马铃薯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为材料,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供试马铃薯品种。研究检测了4个SSR位点在15份马铃薯育成品种(系)中的多态性。在15份马铃薯品种(系)中,共检测到等位基因26个,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个数最少为5个,最多为10个,平均6.5个。PIC(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值最高为0.9288;最低为0.8597,平均PIC值为0.8857。仅利用少数几对高PIC值的SSR引物,即能将全部供试品种(系)区分,因此,SSR技术有利于高效准确的鉴定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9.
恩施州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选育出适合恩施州及武陵山区多样性生态环境和栽培方式的马铃薯优良品种,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采用了目前在恩施州较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与从国际马铃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的优良亲本材料进行杂交,通过几年对杂交后代的选育,选出了12个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优良品系。以‘鄂马铃薯5号’为对照,对12个品种(系)进行生物学特性、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系‘HB0733-23’、‘HB0778-10’、‘HB0764-5’的综合评价表现较好,下一步可在恩施州及周边地区进行多点的生产试验或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0.
1 前 言50年代至今我省生产上引进推广一批优良马铃薯品种及其衍生品种(系)。主要有日本男爵(InshCobbler);德国的白头翁(Anemone)、米拉(Mira)和由波兰引入的抗晚疫病品种疫不加(Epoka)及期衍生的品种(系),符合国家统一编目标准的共有79个。其中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有较大种植面积的品种有克新1号、克新2号、克新3号、克新4号、克新12号、东农303及Fovorit等17个品种。这些品种(系)的问世,对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铃薯的…  相似文献   

11.
1987~1988年在3个病圃试验,10个不同地区的甜菜褐斑病分离菌对25个品种(系)的致病力测定结果看出,不同地区分离菌在不同品种(系)上、不同地区分离菌在同一品种(系)上、单一分离菌在不同品种(系)上致病力均存在差异,有的表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这种差异表现无规律或不稳定。因此初步认为,甜菜褐斑病菌致病力虽存在差异,但生理分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优良的品种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石。为了筛选出适宜大理州早冬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丽薯6号’和‘丽薯7号’作为对照,与近年来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选育出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可在大理州正常发育成熟,‘11~#’产量最高,达3 644 kg/667m~2,商品薯率最高,达88.10%,两者均较‘丽薯6号’(CK1)和‘丽薯7号’(CK2)高。该品种有望成为大理州早冬马铃薯的主栽品种,逐步替代‘丽薯6号’。  相似文献   

13.
棉花新品系中164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从1985年开始,采用新的混选——混交育种方法,在一轮群体中选育,1989年成系。组合为{[(5658×5245)×4067]×中10}×石1724。1991~1992年参加国家第16轮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子、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参试8个品种的首位,并且与对照(中棉12)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准。1990年江苏省常熟市农业局从中棉所直接引进中164。1990~1991年参加苏州市市级棉花抗枯、  相似文献   

14.
早熟陆地棉品种金垦108号(原代号金垦108-107)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2003年用本单位优系562为母本,引进K22系选早熟优系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次南繁加代,在枯黄萎病天然重病地鉴定、定向培育而成的早熟陆地棉品种2009-2010年参加本单位品系比较试验及多点试验,产量、品质、抗逆性均表现突出.2011-2012年参加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2013年1月通过甘肃省棉花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金垦108号(甘审棉2013004).  相似文献   

15.
1986~1987年为我国夏棉品种第四轮区域试验,分长江和黄河流域两个棉区进行。黄河流域棉区设试点15个,参试品种(系)3个,两年参加汇总的试点为25个。长江流域中下游棉区设试点5个,两年参加汇总试  相似文献   

16.
日喀则市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6,(3):129-134
针对西藏马铃薯品种单一、退化严重的现状,以‘艾玛土豆’为对照,在西藏日喀则市对引进的1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及1份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品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性状表现丰富,‘200905’、‘中薯18号’较当地对照增产明显,薯块经济性状较优,适宜在日喀则市推广种植,彩色马铃薯‘D613’产量高于‘黑美人’和‘黑金刚’。  相似文献   

17.
病毒病等病害是中国马铃薯产业的重要限制因子。为了马铃薯病毒病等病害的防治,研究通过病毒接种鉴定了15个北方晚熟马铃薯品种(系)对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和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四种主要马铃薯病毒的抗性,同时检测了这些品种部分病害的相关分子标记。有10份试验材料至少对一种病毒表现出抗性,其中‘京张薯4号’‘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2013-19-14’和‘2013-89-2’同时具有3种病毒抗性,表明京张薯和冀张薯系列马铃薯具有较好病毒综合抗性。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冀张薯8号’‘2013-38-32’和‘2013-89-2’的PVY抗性可能来源分别为Ryadg、Rychc、Rysto,而‘冀张薯12号’的PVX抗性可能来源于Rx1。根据标记与抗性表型的符合程度推测,上述马铃薯品种(系)的PVY抗性可能主要来源Rysto,PVX抗性可...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一个冬大麦(Hordeum vulgare L.)群体中评定了轮回选择的效应。用六个高产冬大麦品种与矮秆品种‘Onice’杂交创造出零轮回(即基础群体C_0)。将其F_1按双列杂交方案(不包括反交)进行杂交,共获得750个S_0植株并进行了评定,从中选出329个S_0植株并测验其后代(S_1系);从模仿随机交配产生的105个F_1杂种中选出15个S_1系作为第一轮(C_1)的亲本。然后,在两个点上随机选择C_0的103个S_1系和103个C_1的S_1系进行评定。试验观察到两轮选择间的籽粒产量有显著差异。从C_0到C_1,籽粒产量增加了307克/米~2(折合每公顷增加3.07吨)。其增加的产量是由于每平方米粒数的增加所致。两轮选择间,在株高、抽穗期和千粒重上无差异。本研究的明确结果表明,轮回选择在培育高产的亲本或品系(这些亲本或品系在其他重要农艺性状方面的变化不大)上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19.
一、品种来源昆仑10号系我所青稞育种组于1974年以昆仑8号作母本与南繁3号杂交,经多次单株选择培育而成。组合编号74—117,原代号“1039”。1977年品系定型。1979—1984年参加品种(系)产量比较试验。与此同时,在全省布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种,绝大部分的点增产,表现抗旱、耐寒、苗期耐地面最低温-12℃,抗病、优质、高产。具有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旱作区马铃薯种植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及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筛选适宜山西省旱地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山西省主推品种‘并薯26号’为对照品种,引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薯块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评价。试验品种(系)生育期为101~110 d,其中‘冀张薯14号’生育期最长,收获时仍有少部分花,生产中可适度控旺或育苗移栽延长生育期进行种植。‘141-2’‘141-3’和‘冀张薯14号’结实性比较好,可作为旱地马铃薯育种亲本利用。块茎产量最高的是‘冀张薯14号’为47 968 kg/hm2,其次是‘141-4’,这两个品种(系)产量超过对照品种‘并薯26号’,但差异不显著。‘141-4’及‘京张薯1号’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大于0.6,综合营养较好。通过试验鉴定,筛选出一些可在山西省旱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系),但还需要进一步种植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