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侯珲  周增强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2):103-107
为了研究三唑类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形态和结构的影响,选择在生产上常用的防治苹果轮纹病的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轮纹病菌进行处理。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新型三唑类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三唑类杀菌剂处理能导致苹果轮纹病菌发生一系列变化:菌丝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再匍匐生长,而是向上生长。菌丝干瘪、畸形,分枝增多,分枝有长有短,很不规则,且不均匀膨大。一些菌丝出现不同程度的龟裂现象。这些变化会导致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的生长严重受阻,最终菌丝细胞解体死亡。  相似文献   

2.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08-112
为明确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河南省6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最高,EC50平均值是(1.0551±0.7765)mg/L;甲基硫菌灵次之,EC50平均值是(2.7031±0.9366)mg/L;吡唑醚菌酯最低,EC50平均值是(19.5117±11.8225)mg/L。对EC5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相互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3.
轮纹病菌侵染苹果植株,使树体减弱,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研究苹果轮纹病抗性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以期为揭示苹果轮纹病的抗病机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苹果课题组筛选出的抗病株系‘1-1-46’和感病株系‘1-1-40’为试材,对枝条接种轮纹病菌(B.berengeriana f.sp.piricola)和空白培养基,观察0~40 d内枝皮中的轮纹病抗性候选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接种轮纹病菌后感病株系‘1-1-40’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病变现象,皮孔凸起呈瘤状,抗病株系‘1-1-46’无明显的变化。对枝皮进行抗病候选基因Mdcf3、MdMBP2(苹果甘露糖结合蛋白)和MdACBP2(苹果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轮纹病菌后,Mdcf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感病株系‘1-1-40’低于抗病株系‘1-1-46’,MdACBP2基因和MdMBP2基因相对表达量抗病株系‘1-1-46’低于感病株系‘1-1-40’。由此认为,对一些试材测定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可以作为植株抗、感性鉴定的参考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为明确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研究人员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河南省6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最高,EC_(50)平均值是(1.0551±0.7765)mg/L;甲基硫菌灵次之,EC_(50)平均值是(2.7031±0.9366)mg/L;吡唑醚菌  相似文献   

5.
为控制采后南果梨轮纹病,本试验在离体和体内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处理对采后南果梨轮纹病的控制及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果梨轮纹病致病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离体试验中,1.0%碳酸氢钠和0.8%碳酸钠对梨轮纹病菌均有明显防效,可完全抑制病菌菌丝生长,显著降低菌丝干重和抑制孢子萌发(P<0.05)。碳酸钠对病菌抑制效果优于碳酸氢钠。在活体试验中,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处理显著降低了梨果在室温(20 ℃)条件下的自然发病率,减小了人工损伤接种B. dothidea梨果的病斑直径,但抑制率较低,分别为10.2%和11.0%。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可延缓初期果实硬度的下降,维持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碳酸钠可显著延缓果实可滴定酸的下降,而碳酸氢钠加速了可滴定酸的下降,但降幅较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对离体条件下轮纹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室温(20 ℃)活体接种轮纹病菌控制效果较差。因此,建议生产上采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结合冷藏等其他采后措施控制果蔬病害。  相似文献   

6.
苹果树腐烂病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酶活性的分析,研究证实苹果树腐烂病菌在活体外和寄主体内均能分泌一系列的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腐烂病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及达到酶活性高峰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诱导酶液对苹果愈伤组织具有明显的浸解作用,其中木聚糖为碳源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破坏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发现,腐烂病菌在寄主体内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不同,PMG和木聚糖酶在接种后最先被检测到活性显著升高,PMG酶活性于接种后第13天达到高峰,随后活性降低,而木聚糖酶和其他3种酶活性则随接种天数的增加活性不断增强;5种细胞壁降解酶中,Cx最大酶活性最低,而木聚糖酶活性最高,是其他酶最大活性的1.74~7.44倍。  相似文献   

7.
获得转化梨几丁质酶基因Lchi1的烟草,检测组成型表达Lchi1基因烟草是否能提高对梨腐烂病菌(Valsa ceratosperma)的抗性,从而初步确定Lchi1基因的功能,为进一步开展梨抗腐烂病分子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构建梨几丁质酶基因Lchi1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进而对转化的烟草T2代进行PCR及RT-PCR检测。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更直观地验证转基因烟草对梨腐烂病菌的抗性。Lchi1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在烟草T2代中有效表达,在接种腐烂病菌后转基因烟草较未转基因烟草的抗腐烂病菌能力明显增强。梨几丁质酶基因Lchi1与腐烂病抗性相关联,可作为今后梨的抗腐烂病分子育种研究重要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8.
<正>黑斑病是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主要梨产区普遍发生,梨树整个生育期及各个部位都会发病。叶片染病,先出现小黑斑,后逐渐扩大至直径1厘米的近圆形,微带有淡紫色轮纹,湿度大时表面产生黑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幼果染病,果面形成黑色圆形小斑,后逐渐扩大,略凹陷,产生黑霉,果实长大时果面龟裂,裂缝可深达果心。  相似文献   

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腈菌唑、甲基硫菌灵及其5种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轮纹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8和1:12两种配比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均有显著增效作用;以1:8配比最佳,对2病菌的增效系数分别是2.88、2.21。5种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增效系数均小于0.5,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绿豆轮纹病菌(Ascochyta phaseolorum Sacc)能产生毒素,此毒素对绿豆植株有强烈的致萎作用,可对绿豆叶片造成损伤,并抑制绿豆、辣椒、大豆、高粱等种子的萌发;绿豆轮纹病菌毒素耐高压高温、对光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山东半岛地区的木霉菌资源,从半岛地区采集的59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木霉菌株127株,采用形态学及ITS/5.8S测序分析,对这些木霉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ITS鉴定结果一致,共鉴定出7个木霉集合种:哈茨木霉、棘孢木霉、深绿木霉、黄绿木霉、粘绿木霉、橘绿木霉、长枝木霉。深绿木霉和哈茨木霉出现频率最高,分别是26.0%、25.2%,是土壤中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2.
11种木霉菌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它们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顶孢木霉(T.fertile)、黄绿木霉(T.aureoviride)、深绿木霉(T.atroviride)、钩状木霉(T.hamatum)以及T.sp1和T.sp2。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种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前四种木霉菌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对峙培养中对葡萄灰霉菌的拮抗系数为Ⅰ~Ⅱ,抑菌率达61.8%~77.6%。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木霉菌或缠绕或穿入葡萄灰霉菌菌丝生长,并发生菌丝断裂、消解以及细胞原生质浓缩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哈茨木霉与啶酰菌胺互作对番茄灰霉病的增效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杀菌剂与哈茨木霉菌互作防治植物病害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采用对峙法,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了哈茨木霉菌与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互作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用互作系数>1作为互作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在离体叶片上以互作前、后保护作用EC50值差异倍数>2及治疗作用EC50值差异倍数>10同时验证其增效作用。3种方法表明杀菌剂和木霉菌互作后对灰霉病的防效均高于两者单独处理的防效。用互作系数评价出啶酰菌胺、嘧菌酯、咯菌腈和啶菌噁唑与木霉菌互作有增效作用,氟啶胺无增效作用,与离体叶片法验证结果一致。互作系数作为木霉菌与杀菌剂互作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在生产上可作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室内通过对峙培养法测定了在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哈茨木霉TH-1对棉疫病菌PB-1、番茄枯萎病菌TF-5、棉花枯萎病菌WF-3、西瓜枯萎病菌SF-1和水稻恶苗病菌FF-2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哈茨木霉对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一,其中,以30℃黑暗条件哈茨木霉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峙培养72h后,木霉菌TH-1对PB-1、TF-5、WF-3、SF-1和FF-2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1.1%、74.1%、77.8%、65.7%和60%;25℃条件下次之;10℃、15℃和35℃条件下木霉菌  相似文献   

15.
哈茨木霉菌株TRI2的鉴定及其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生产上更好的防治根结线虫病害,同时为新型、高效的生物杀线剂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tef1序列分析方法鉴定木霉菌株TRI2为哈茨木霉,测定了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作用,并进行了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TRI2发酵液在48 h时可以100%杀死根结线虫,在盆栽试验中使黄瓜根结减退率达到63.5%,在田间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达到72.2%,且在田间与阿维菌素具有相似的防治效果。菌株TRI2的鉴定及防治效果的确定为研究其生防机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哈茨木霉H-13液体发酵产几丁质酶的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以产几丁质酶的哈茨木霉H-13为实验菌株,在相同基本培养基上,采用每次同一浓度不同碳源,同一碳源不同氮源浓度;相同浓度碳源和氮源,不同pH、温度对木霉产几丁质酶能力的影响,筛选出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因子,提高木霉产几丁质酶发酵的效果,促进该项发酵产品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哈茨木霉菌对小麦秸秆降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木霉菌产纤维素酶的能力,降解秸秆,有利于还田,减少生物质能源的浪费。通过连续多次提取木霉菌,以秸秆降解率为指标,研究木霉菌对秸秆降解能力。以秸秆失重率,秸秆中N、P、K中含量变化为指标,通过多次提取木霉菌,提高了其降解秸秆能力,提取到第4 次时,木霉对秸秆的降解率为最高,当提取到第5次时秸秆降解率略有下降,到第6次时下降最为明显。多次提取木霉菌,可能提高木霉菌降解秸秆的能力,但不是次数越多越好,以4次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串珠镰刀菌的原生质体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观察离心所产生沉淀的松紧度、原生质体复苏的再生率、离心后液体的OD值来研究甘蔗梢腐病病原菌--串珠镰刀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技术。文中对液体高度、离心力、离心管大小、离心机升速与减速的快慢、不同洗涤剂等因素对原生质体活性、沉淀松紧度及壁效应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不同酶浓度及不同酶系组成对原生质体产率也进行了影响。此外,还介绍了一种离心管平衡的方法。研究结果认为:10 mL 0.1g/mL溶壁酶对0.5 g串珠镰刀菌菌丝进行裂解可以得到大量原生质体;进行裂解时使用溶壁酶与崩溃酶混合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原生质体。以1 mol/L山梨醇或1.2 mol/L KCl洗涤沉淀并再离心, 使用底部较小的离心管和较少量的液体,并缓慢减速停止离心,有利于原生质体沉淀且能避免沉淀松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3):279-283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 种生物农药对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 clavata)的抑菌效果。8 种生物农药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抑菌效果好的为0.5%氨基寡糖素AS、3%中生菌WP、荧光假单胞杆菌WP和枯草芽孢杆菌WP。毒力最强为荧光假单胞杆菌WP,EC50值为0.93 mg/L;其次为哈茨木霉菌WP、枯草芽孢杆菌WP、0.5%氨基寡糖素AS和3%中生菌素WP,EC50分别为1.30、3.27、6.14、8.42 mg/L。荧光假单胞杆菌、0.5%氨基寡糖素AS、枯草芽孢杆菌和3%中生菌素WP均可有效抑制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20.
对31个烤梨及其鲜梨品种的13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品质指标变化,并对各项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核心指标,采用频数分布对核心指标进行分级,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品质评价指标权重以及评分标准,最后采用K类中心聚类分析和判别建立烤梨品质判别函数。结果表明,不同烤梨及其鲜梨各品种间品质指标离散程度有差异;相关性分析得出除果肉L*值外,其他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8项指标为烤梨品质评价核心指标;综合考虑8项指标对烤梨品质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分级,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8项指标的权重系数,由此建立烤梨评分标准;确定烤梨品质判别函数。不同烤梨品种品质可用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以雪青烤梨品质为优,鸭梨、雪花梨、佛见喜等13个品种烤梨品质为良,均可作为烤梨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