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2001,(9):14-14
1.荷仁豆-杂交早稻-绿、白菜花-西瓜-晚稻两年5茬水旱轮作。三门县农民近年摸索出荷仁豆-杂交早稻-绿、白菜花-西瓜-晚稻两年5茬水旱轮作模式,一般年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值3000元以上,粮食450千克左右。荷仁豆于11月上中旬播种;荷仁豆收后,将茎秆切碎翻入土中种植杂交早稻;绿、白菜花于8月中旬前  相似文献   

2.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6万亩(1亩1/15公顷),1年2茬,即春藕和秋藕,称“双季莲藕”。近几年来,为提高复种指数,农技部门摸索出了双季莲藕套种慈姑的配茬生产模式,一般每亩莲藕产量2500-3000公斤、慈姑700-800公斤,平均亩产值6000元以上。通过配茬,较大幅度提高了双季莲藕单位面积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顺义区日光温室上茬甜瓜下茬番茄种植模式,已有十几年历史。其产量和效益一直比较稳定。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2007年全区达到2000余亩,主要集中在李遂、北务等镇。上下两茬亩产量在8000~9000千克,亩产值1.5万~2万元。如李遂镇东营村郭秀芝是北京市蔬菜科技人户五星级示范户。2007年在她的1亩日光温室中,上茬种植甜瓜亩产量2225千克,亩产值13250元;  相似文献   

4.
现年47岁的邓竹生,是江西省永丰县佐龙乡邓家村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他中等身材,初看淳朴憨厚,但憨厚中蕴含着精明,纯朴中透着干练。1997年以来,邓竹生凭着自己特有的胆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辞去老板当菜农,率先在邓家村进行大面积叶菜种植,摸索出“空心菜-小白菜(两茬)-早芹菜-晚芹菜”1年5茬种植模式,创造出了亩(1亩=1/15公顷)超万元的好效益,走出了一条靠种植无公害叶菜发家致富的路子。他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叶菜生产大户,“双带”明星。  相似文献   

5.
苍山大蒜是我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20万亩,蒜茬复种大蒜是我地传统的种植模式.但蒜茬直播花生存在播种迟,收获晚,影响下茬大蒜正常播种,导致翌年蒜薹蒜头减产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裴凤  时明 《新农村》2009,(6):13-14
近年来,番茄长季节栽培作为一种新的高效种植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其种植期长达10个月,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量达1万千克以上,可谓“种一茬,长一年”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模式。番茄长季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卢龙县大棚蔬菜面积已发展到6000亩,而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上茬百利下茬青椒种植模式效益高,青椒后期储存1-2个月上市,亩产3600公斤。下面介绍青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如皋市如城镇建设村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青糯玉米,并探索出一年三熟青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般年亩产青玉米1700kg(第一茬600kg,第二茬500kg,第三茬600kg),每亩产值5500多元.2005年该村推广面积达1000多亩,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棉田冬季闲置期种植一茬越冬甘蓝,可实现亩增千元以上的效益,这是隆尧县近几年来为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利用棉田闲置期发展冬季农业、提高土地效益的重要模式,到目前,全县年示范应用面积3000亩以上,为黑龙港地区适宜区域发展冬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牟县土地平坦,全县耕地面积92.3万亩,其中大蒜种植面积35万亩,蒜茬地土壤肥沃,生产潜力较大。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改进种植模式,总结出蒜茬地种植中科四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中牟蒜农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袁寅年是余姚市大棚蔬菜的种植大户.他从2000年开始,经3年的实践,探索出了春番茄-春叶菜-夏莴苣-夏叶菜-秋莴苣全年种5茬,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效益超2万元的高效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滦南县小拱棚韭菜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该县的宋道口镇和方各庄镇。利用小拱棚实行韭菜反季节生产,当年可收割2—3茬,自第二年开始,每年可以收割3-4茬,平均亩产韭菜5000多公斤,亩收入可达8000--10000元。每个小拱棚占地0.3亩左右,投资2500元。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韭菜相比,这种种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并且风险低的特点,是当前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增收致富的好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河北省辛集市军齐村充分发挥蔬菜种植的优势,在大棚种植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早春西红柿-夏秋花椰菜-越冬菠菜一年三茬种植模式。每667m^2产西红柿5000kg、花椰菜2500kg、越冬菠菜3500kg,年纯利润7800元。现将大棚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荷兰豆属温带植物,耐寒不耐热,其幼苗能耐-3℃~-4℃低温,但花和嫩夹不耐冰冻,是丽水山区冬播春收的首选经济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蔬菜。甜玉米也是目前重要的餐桌上主选食物之一。随着消费者对荷兰豆和甜玉米需求的不断增加,生产面积也不断扩大。如何有机地开展荷兰豆和甜玉米生产,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增加年播茬数,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的重要内容。为此,2003年我们就在舒洪镇开展冬播荷兰豆——春播甜玉米——夏播甜玉米种植模式的探索,获得成功,并于2004-2005年在舒洪镇、溶江乡、双溪口乡扩大示范面积500亩,到2006年,该模式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00多亩,取得平均亩收入5038.4元的良好效益。其中一季荷兰豆平均亩收入2108元,春甜玉米平均亩收入1502.5元,夏甜玉米平均亩收入1427.9元。该种植模式已成为缙云山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模式之一,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种植技术已比较成熟。现将该模式的主要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2002年张北县农业局哈路良种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北京一家蔬菜经销公司合作种植以色列9283结球生菜50亩,采取网棚分期栽培,一年二茬,春提早秋延后实现错季上市,两茬菜平均亩产4260公斤,亩效益5960元,亩纯收入3160元,是露地一茬生菜收入的3倍。这种模式属高投入高产出,值得推广,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多年种植结构调整,我站探索示范推广的榨菜、毛豆、上海“金丝芥”等10种1年3茬或4茬亩收入3110~5660元的高效栽培新模式,比原来以棉花、榨菜等旧模式收入2060~3352元,亩增收1050~2308元,增收率为51%~68.9%。  相似文献   

17.
利用小拱棚实行韭菜反季节生产,当年可收割1~2茬,自第二年开始,每年可以收割2-3茬,平均亩产韭菜5000多公斤,亩收入可达8000.10000元。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韭菜相比,这种种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的特点,是当前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增收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8.
上茬马铃薯下茬栽种甘蓝的种植模式,今年在根德营子乡南洼村种植面积65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500千克,甘蓝平均亩产6000千克,平均亩产值12560元,亩纯收入1145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上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1.种薯处理选择脱毒早大白种薯,亩用种量150千克,播前40~45天从储藏窖转入室内,在散射光下低温催芽,要求温度12~18℃,最高不超过20℃,使芽粗壮,抗逆性强。播前1~2天切  相似文献   

19.
依安县总耕地面积401万亩,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27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7.8%。玉米已成为依安县的主导产业。 一、选茬整地 1、选茬。最好选用未使用影响玉米生长的高残留除草剂大豆茬、马铃薯茬。其次是肥沃的玉米茬。最好不选用连作三年以上的玉米茬。另外,选择高粱茬、甜菜茬、向日葵茬等茬口种植玉米,由于消耗地力较大,需增加施肥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县周庄镇、辛庄、丁楼等村,在生产实践中成功探索出大棚芹菜—番茄—苦瓜一年三茬连作高效种植模式。三熟合计产值14000元,扣除成本,亩纯收入10000元以上。目前,该种植模式在我县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